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教程
第二章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教程
场址选择的主要内容
1.选点 —— 建设地点的选择 2.定址 —— 具体地址的选择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3-
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既要满足企业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又应有利于所在 城镇和工业小区的总体规划,不能危害四周环境、城镇、河流 及景观。具体要求如下: ① 厂区必须满足厂房按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要求, 场地同样需要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能合理布置建筑物及 配套的构筑物; ② 厂区地形力求平坦或略有坡度,以减少土方工程,又便于 排水; ③ 厂区应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严防在 断层、有岩溶、流沙层、有用矿床上、洪水淹没区、采矿塌陷 区和滑坡下选址。厂区地下水位置最好低于建筑物的基准面, 还应选在地震烈度低的地方;
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它研究各环
境单元的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变 化趋势,揭露人类自身活动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了 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了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2-
射台应远离允轨电杆等等,在选择厂址时都应进行具体调合分 析,经过周密思考,慎重从事。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5-
用环境容量推算受纳环 总量控制的类型 境的允许纳污总量。
1. 容量总量控制 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环境具体功能所对 应的环境标准范围内。 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 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 容量总量控制一般工作过程 P19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4-
④ 厂区靠近水源,并便于污水排放和处理; ⑤ 需要专用线的工厂,宜接近铁路沿线选址,便于接轨; ⑥ 厂址应便于供电、供热和其他协作条件的建立。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而走,如
钟表工业要远离强磁场,感光材料厂要远离放射源,无线电发
设计图纸 设计说明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材料设备表 施工预算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2-
第四节 环境工程项目场址选择原则
场址选择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服从国家长远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2.与选定的处理工艺相适应 3.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条件 4.注重节约用地 5.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6.施工便利的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7-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环境容量
静态容量:容纳某种污染物的静态最大量 动态容量:该种污染物的动态自净能力
2.受纳环境区域容许纳污量 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划分不同的环境保护功能区,并根据功 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给定的排污地点、方式与数量,在单位 时间内功能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 3.控制区域容许排污量 按照各环境要素的污染控制目标,或将受纳环境区域容许纳 污量乘以安全系数,或根据控制区域内排污总量的控制要求, 选定代表年或消减率,经过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后所确定的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2. 目标总量控制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管理上人为规定能达到的允 许限额。 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 管理目标 目标总量控制方法 P19
针对性强、灵活度大
3. 容量总量控制与目标总量控制的相互关系
容量总量控制以质量标准为控制基点,以污染源可控性 、环境目标可达性两个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制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 研究入手,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技术先进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节约资源
1.认真贯彻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 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 2.选用先进技术原则 设计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成熟的、适用的技术
3.坚持安全可靠、质量第一原则 保证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长期安全正常生产
4.坚持经济合理原则 较低投资、较短建设周期,实现技术经济最优化。 5.资源节约利用原则
按专业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 化工程设计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医疗废物处置 城镇生活垃圾处置 焚烧工程、卫生填埋工程、堆肥工程 噪声与振动治理
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设计 污染修复工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电池污染防治
污染水体、土壤、矿山修复等工程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0-
环境工程设计的分类、步骤和分段 环境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介绍环境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章内容
1. 环境工程设计原则
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3. 环境工程设计的分类、步骤和分段 4. 环境工程项目厂址选择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
第一节 环境工程设计原则
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
环境工程设计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标准和技术政策,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 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建设。在实施重点污染 “三同 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需符合重点污染物总量的控 时”制 制要求。 度。 2.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坚持技术进步,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进现有生产工艺,采用能耗、物 耗低、环境影响小的生产工艺,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 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4-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5-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6-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7-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8-
第三节 环境工程设计的分类、步骤和分段 环境工程设计的分类
“总量控制”目标。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6-
补充:排污权交易
• 意义:
排污权交易作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安排,它对企业 的经济激励在于排污权的卖出方由于超量减排而使排污权 剩余,之后通过出售剩余排污权获得经济回报,这实质是 市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补偿。买方由于新增排污权不得不 付出代价,其支出的费用实质上是环境污染的代价。排污 权交易制度的意义在于它可使企业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 的积极性,使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真正得以实现。这样。治 污就从政府的强制行为变为企业自觉的市场行为,其交易 也从政府与企业行政交易变成市场的经济交易。可以说排 污权交易制度不失为实行总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1.按投资额分类
分类方法 工程设计名称 大型工程设计 中型工程设计 小型工程设计 说明 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 投资额在500万~2000万元 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下
特大型工程设计 投资额超过亿元
按投资额分类
2.按专业分类。 水污染防治设计 大气污染防治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设计 污染修复工程设计
总量控制的四个基本量
1.环境容量 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 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 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5-
补充:排污权交易
• 含义: 排污权交易是在政府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鼓励 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环境治理,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总量, 并将治污获取的富余指标进行有偿转让和变更。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发达国家为控制排污总量广泛采取的一 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 手段之一。与“排污收费”的“付费即可排污”的污染控 制办法相比,排污权交易制度不仅能体现“总量控制”的 污染物控制策略,而且能依靠市场手段使企业主动实现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3-
环境工程设计原则 环境工程设计的依据
1.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和政策 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建筑工程建设标准 设计规范、技术政策和设计深度规定 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决策的依据
对工程项目进行全 面分析和论证评估 的书面报告。
3.政府有关批文和设计委托
环境保护审查批文、土地使用批文、消防审查批文 委托设计合同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4-
第二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简称“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 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 之内,使其达到预定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 总量控制的核心:负荷分配-排污权交易 技术关键:源与目标间的输入响应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0-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总量控制的关键
1.功能区划分 2.设计条件的确定 3.排放清单的开列
4.模型参数的识别
5.负荷分配优化技术
6.总量控制项目的选择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 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第二章 环境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4.排污口总量控制负荷
根据污染源位置、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染物排放种类,以及 污染物排放单位的管理水平,技术经济承受能力等,对逐厂、逐 排放口进行控制区域内容许排污总量负荷的分配,并经行政决策 部门批准后所确定的各排污口容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