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诊断报告

内部控制诊断报告

熠晖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概述 (5)1.1内部控制诊断报告的编制背景及目的 (5)1.2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涉及范围 (5)1.3内部控制诊断的方法和依据 (6)1.4内部控制诊断报告主体结构 (6)第二部分熠晖集团经营环境分析 (7)2.1熠晖集团的优势与机会分析 (7)2.2熠晖集团面临的威胁与风险分析 (7)第三部分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9)3.1环境控制现状分析 (9)3.2系统控制现状分析 (17)3.2.1计划与预算。

(17)3.2.2沟通与监控。

(19)3.2.3制度与流程 (23)3.3作业控制现状分析 (23)3.3.1资金管理 (23)3.3.2资产管理 (25)3.3.3采购业务。

(26)3.3.4营销业务 (28)3.3.5工程项目 (30)3.3.6合同管理 (32)3.3.7人力资源 (33)3.3.8 生产业务 (34)3.4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36)3.4.3内部控制现状总体结论。

(38)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2第四部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9)4.1环境控制存在问题 (39)4.1.1发展战略 (39)4.1.2组织架构 (41)4.1.3人力资源政策 (42)4.1.4企业文化 (44)4.1.5社会责任 (45)4.2系统控制存在的问题 (47)4.2.1计划与预算 (47)4.2.2沟通与监督 (48)4.2.3制度与流程 (50)4.3作业控制存在的问题 (50)4.3.1采购业务 (50)4.3.2营销业务 (53)4.3.3资金管理 (54)4.3.4工程项目 (55)4.3.5资产管理 (57)4.3.6人力资源 (59)4.3.7合同管理 (60)4.3.8生产业务 (60)4.4内部控制问题综述 (62)第五部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思路 (62)5.1环境控制问题对策思路 (62)5.1.1组织结构。

(62)5.1.2发展战略 (63)5.1.3人力资源政策 (64)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35.1.4企业文化 (64)5.1.5社会责任 (65)5.2系统控制问题对策 (65)5.2.1计划与预算 (65)5.2.2沟通与监控 (66)5.2.3制度与流程 (66)5.3作业控制问题对策 (67)5.4内部控制问题对策思路综述 (67)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4第一部分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概述1.1内部控制诊断报告的编制背景及目的。

熠晖集团有限公司在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易熠的带领下,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现在已经从单一企业、单一产品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跨领域、跨区域,在国内行业领域享有较高美誉的企业集团。

目前集团在四川、青海、内蒙等地拥有9家子公司,分别为达州市金源电化有限公司,广安市鸿源电化有限公司,蓬安县恒诚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大竹县升泰硅锰有限责任公司,射洪县宏盛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熠晖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丰镇市晋发铁合金有限公司,达州市湘粤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丰镇市华兴化工有限公司。

熠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熠晖集团)目前作为铬铁合金生产的标杆企业之一,12年高速发展,积累和沉淀了十分重要的企业管理经验、方法、机制。

这些经验、方法和机制是熠晖集团发展的宝贵财富,既需要传承,又面临新情况、新形势,需要不断探索更新。

传承过去的经验、方法和机制依靠制度和流程,并不断地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高效的方法、经验、机制对流程和制度持续改进,这是熠晖集团持续发展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熠晖集团健康持续发展的合理保证。

企业经营始终面临两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一是绩效管理,二是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一直备受企业管理者重视,然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

如何创造好的绩效,又把企业经营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应该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企业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熠晖集团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是在全集团高层、中层、员工三个层级上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扑公司)实地穿行测试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资料分析、数据统计和验证基础上对现行的制度、流程状况、风险控制状况进行甄别、评价编制的。

编制内部控制诊断报告目的有二,一是对熠晖集团现行的制度流程设计以及产生实效的方法、经验、机制提炼出来,以便在内控制度设计时加以引用;二是对熠晖集团整个经营业务中的关键风险点进行评价,对现行制度、流程不足的地方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在内控制度建设时进行设计。

1.2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涉及范围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5内部控制诊断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是涉及熠晖集团各个方面,融合熠晖集团人、财、物管理的系统性分析报告。

实施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营运效率、提高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

本报告具体包括熠晖集团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生产业务、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报告、投资业务、子公司管理、工程业务等。

1.3内部控制诊断的方法和依据熠晖集团内部控制诊断,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穿行测试、个别访谈、资料分析、实地观察等方法和工具。

资料收集与整理。

拓扑公司收集整理分析了熠晖集团现行的管控制度和流程共172份,清单见附件三。

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共发放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90份。

拓扑公司分别从高层领导、集团总部员工、子公司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的数据量超过10万个。

穿行测试。

穿行测试涉及熠晖集团关键风险控制点332个,通过对关键风险控制点的内部控制缺陷类别、风险影响程度、风险发生概率、内部控制效果和内部控制策略五个维度进行分析评价,测试结果表明需要新建制度的关键控制点124个,需要重建制度的关键控制点37个,需要调整制度的关键控制点26个,需要完善制度的关键控制点86个,形成风险数据库数据高达上万个。

穿行测试、风险评价表见附件一。

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20人次,涉及生产、财务、营销、审计、采购、统计、库管、安全、计划、质量等。

我们同时访谈了外部专家6人次。

外部信息收集。

内控项目组还参阅了大量的行业政策、生产技术、价格信息等,以便正确理解熠晖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

1.4内部控制诊断报告主体结构本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内部控制诊断报告概述。

主要简略介绍编制目的、范围、依据和诊断方法。

第二部分熠晖集团经营环境分析。

该部分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熠晖集团的内外环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6境、机会与威胁进行简要分析,有利于内部控制关键点的识别和制度建设的理解。

第三部分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该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穿行测试的统计分析,用图表方式呈现熠晖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方面。

第四部分内部控制缺陷。

这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统计分析基础上,综合阐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最佳实践案例,通过比较认识差距,以便在制度建设中融入。

第五部分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这部分概略地阐述内部控制改进的对策思路。

第二部分熠晖集团经营环境分析2.1熠晖集团的优势与机会分析熠晖集团的外部优势与机会。

熠晖集团外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地位。

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发展,熠晖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铬系铁合金生产规模位居行业第二的行业标杆企业。

◆进货渠道。

熠晖集团与国内外上游供应商建立起了稳定的原材料进货渠道。

◆营销渠道。

熠晖集团与国内主要不锈钢生产企业,形成了稳定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

◆社会关系。

熠晖集团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诚实守信的经营法则获得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的信任,培育起来的广泛的社会关系对熠晖集团的发展构建了和谐的生存环境。

熠晖集团内部优势与机会分析。

熠晖集团在总裁易熠的带领下,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集铬系铁合金生产、贸易、水电开发的多元化集团企业,沉淀的企业经营智慧和高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被员工和管理阶层广泛认可。

有这样的内部环境,熠晖集团有能力实施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克服宏观经济衰退给熠晖集团产生的困难。

熠晖集团进入水电项目,给熠晖集团未来现金流稳定,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提供很好的机会。

拓扑公司认为,熠晖集团目前的主业产生现金流增量有下降的风险,而水电行业是一个现金流稳定的行业,进入并有效利用水电行业这个新机会,对熠晖集团的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从战略角度看,进入水电行业投资,彰显了熠晖集团董事会的英明决策与睿智。

2.2熠晖集团面临的威胁与风险分析成都拓扑财税咨询有限司 7当前中国经济下滑的幅度在过去30年中实属罕见。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经济衰退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衰退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

制造企业面临空前的困境,期盼企业象过去那样一条直线向上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合符实际。

我们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熠晖集团外部威胁与风险。

中钢协发布:“9月7日的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显示,历经18年涨跌轮回,钢价回到起点之下。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才仅仅开了个头。

中国的钢铁产能历经了短缺—局部过剩—结构性过剩—全面过剩之后,钢铁产能已经步入体制性过剩时代。

宏观经济衰退,需求量下降的威胁,正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熠晖集团的经营绩效“。

◆在需求量下降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熠晖集团的铬系铁合金生产的规模优势,不能转化为成本优势,生产和停产都很纠结,现有资产不能充分利用,收益和现金流下降的风险增大。

靠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经营策略,隐含的风险重大。

目前,钢铁行业尽管面临全行业亏损的严峻形势,但钢厂所有生产线都正常运转,最多也只是限产,价格低迷与产量增长并存,需求下行与产能扩张并举,高库存而高产量,低效益而高投资的情况并存,对熠晖集团这样的上游企业还没有产生特别巨大的冲击,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关停并转的可怕情势迟早会到来。

保存实力、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回收率、降低成本,确保比行业其他企业更高的获利能力之路是熠晖集团实现战略转型的选项之一。

◆生产技术工艺更新的威胁。

熠晖集团从2001年至今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规模高速扩张,产能跻身行业前列,但是,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的能力在同行中的优势并不突出,回收率低于行业先进水平和吨成本指标高于行业先进水平,使得熠晖集团在未来的经营中,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熠晖集团现阶段的产品毛利率水平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和管理创新得以提升,是不足以支持熠晖集团持续发展的。

熠晖集团的内部威胁与风险。

熠晖集团的内部威胁与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技术和工艺人员不足的风险。

熠晖集团现有的技术人员、工艺人员的数量和知识结构,不足以实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提升经营绩效的目的,需要采取与科研院所合作和引进人才并举的措施。

◆现金流不足引致的财务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