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旗下讲话】克服玻璃心,学海乐作舟

【国旗下讲话】克服玻璃心,学海乐作舟

【国旗下讲话】克服玻璃心,学海乐作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班的。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克服玻璃心,学海乐作舟。

前不久,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湖北武汉一名14岁男生被母亲打耳光后跳楼坠亡。

正当大家对死者的父母甚至老师口诛笔伐时,我的奶奶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甚至说如果被打两巴掌就跳楼,那应该早点跳。

我相信我奶奶至少代表了部分老辈人的看法。

我不同意奶奶的看法。

在扼腕痛惜之余,我在思考,同为初中生,我们怎么去避免类似的悲剧?我想从“玻璃心”的成因,以及如何去克服谈谈我的看法。

“玻璃心”就是指心理素质特别差,像玻璃一样易碎。

首先,“玻璃心”来源于外在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

现在,无论是不是学霸,大家都差不多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勤学早读”,但名牌大学的招生数也就那么多。

学习成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其次,错误的“自尊”认知和教育。

一方面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家的压力承受能力却没有应激增强,反而越来越弱了。

之前的父母经常体罚孩子,但这些孩子也不会跳楼,并不是因为过去没有高楼,而是因为过去的孩子没有这么强的“自尊心”。

谈到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就避不开“自尊”这个大家各有理解、但由此产生更多误解的心理学概念。

中国现在的教育比上一代更加强调学生的自尊,这多少是西方的“自尊运动”传到东方带来的影响。

当然,低自尊往往意味着麻木、呆滞和退步,而高自尊则意味着思想和文明的进步。

但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自尊运动是失败的。

自尊运动的初衷是好的,人有羞耻心就能够被高自尊驱动而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

但很遗憾,自尊运动的结果却是抑郁症的成倍增长,教育也变成了“我我我教育”。

自尊运动屏蔽了青少年成长中的负面评价,只剩下正面的“Excellent”、“Fantastic”这样的溢美之词。

这样,大家的自我认知就出现了偏差。

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低自尊,也不是变形的高自尊,而是稳定的高自尊。

自尊有三个支柱:自信、自爱和自我观。

自信和自爱不多说。

下面说说自我观。

建立在他人称赞上的自我观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一旦这些称赞被发现是虚伪的或者突然接受负面评价,自我观会随之坍塌,这种变形的高自尊产生的羞耻心会让人难以承受。

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高自尊,其实就是合理的自我评价。

怎么样才能培养稳定的高自尊?我以为,谈到学习,家庭教育要改善,不要总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

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乐学,“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习当然是辛苦的,但是很多时候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和行动。

我的态度是“学习使我快乐”,而不是“学习使我妈快乐”。

快乐还应该与意义有关。

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沉迷在没有意义但得来不费功夫的低级快乐中。

他们躲避生活中的阳光,慵懒于阴暗的沙发,沉迷在多巴胺的快乐中。

要知道,多巴胺的效用会递减,会对大脑的刺激无效,这时,人就很可能会什么都不想做,觉得无聊,空虚。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海无涯,舟乐行之。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