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
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
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
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
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
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昆虫的营养价值:昆虫是人类向自然界摄取蛋白质的途径之一,据记载:从古时,在人民生活困难的时候,就主要使用昆虫。
目前在世界贫穷的国家:如非洲,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均以昆虫和草根为生,昆虫已成为他们的重要摄取脂肪,蛋白质的途径。
从营养价值来看,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虫体的含量高达百分之30~百分之70而且由20多种重要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与动物无法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须的2种氨基酸,干的蝉含有百分之72,蚂蚁含百分之42,黄蜂含百分之81蟋蟀含百分之65,并且昆虫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
其脂肪中百分之85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易被人体所吸收。
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由于昆虫数量多,繁殖多,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即使大量捕捉也很难造成生态破坏,并且很多国家的养虫业很发达。
我国蚕业,蝗虫资源都很丰富,并且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它们的习惯。
我国曾多次向外国出口蝗虫,蚕蛹等~~~~国外也以开办:苍蝇工厂,蚯蚓工厂等,利用其产卵多,生命力强等特点向大众提供大量蛋白质。
全世界约有3000种昆虫可以食用,我国约有800种。
由于昆虫的食物转换率高,食用3kg植物蛋白可以换1kg昆虫蛋白,而牛需要8kg 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羊则10kg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所以因为昆虫繁殖快,数量多,生命力强等特点,昆虫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使用昆虫的利用情况:在现实社会中,昆虫不仅还可以用作食物,还可以用做医药,许多药如:僵蚕,九香虫,蝉蜕,龙凤,冬虫夏草等既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对人生体进行滋补。
在古代,昆虫就在人们的食谱上曾有过重要的地位,至今,很多国家还保留着这些习惯。
墨西哥的外号叫“昆虫之乡”,有370多种昆虫可以作为佳肴,列入品牌的有60多种,所以墨西哥每年因这个原因吸引了世界很多游客。
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
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
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
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1.昆虫文化源远流长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
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
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
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
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
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
”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
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
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
而且现在研究昆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
2.民俗风情中的虫文化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不尽相同,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特色。
令人叹为观止。
2.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
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
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
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
如我国拉祜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
蜂蜡灯在拉祜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
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
不知何故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来这棵花树下采蜜。
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
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
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
昆虫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2.2千古之恋化作蝶。
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
也难怪早在140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凤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蛱蝶》)的诗句。
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
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
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
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2.3民间食虫见文化。
很早以前有人就注意到了昆虫的可食性及其文化意义。
“唐贞观元年夏蝗。
民蒸蝗爆,去翅而食”记载于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
《吴书》上“袁木在寿春,百姓饥饿,以桑椹、蝗虫为干饭”记载了将蝗虫充作粮食。
云南基诺人喜食蚂蚁和屎蜣螂。
湖南湘西一带喜欢吃炒、烤蜂巢。
湖南通道、城步等地喜喝虫茶。
印度、泰国、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人有食蚁习俗。
墨西哥将吃昆虫与许多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联系起来,如吃蚂蚁卵、幼虫和蛹,既是古代阿斯特克皇宫中的佳肴,也是宗教庆典上进贡上帝的首选佳品。
美国卡立顿自然博物馆曾举办过别具一格的“百虫宴”,品种有油炸臭虫、蟋蟀拌花生米、甲虫色拉、蜻蜓浓汤、蚜虫鱼子酱和蟑螂三明治等。
法国巴黎开出了“昆虫餐厅”,设有丰富可口的昆虫菜肴100多种,主要有油炸苍蝇、蚂蚁狮子头、清炖蛐蛐汤、烤蟑螂、蒸蛆、甲虫馅饼等等。
昆虫食品及食虫活动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类食品文化和生活之中。
看着真让人口馋哦!2.4昆虫节日名目多。
有关专家曾对昆虫节日做了详尽的统计和描述。
仅在中国,各种名目的民间传统节日多达2000余个,其中与昆虫有关的竟有44个,且多有寓意。
如广西山区地佬族人一年一度的“吃虫节”(农历六月初二)是他们传统的节日,防虫灾获丰收。
户户设宴,有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等。
每逢清明节前后,也多有昆虫节,但形式和内容地区差异极大。
如过“送百虫节”是南通一带乡间的风俗,“清明送百虫,一走定无踪”的红纸条帖在墙上,同时在地头田边燃火灭虫;浙江地区蚕农清明期间多有祭蚕神保丰收的活动,用豆腐干等素食品祭供。
山东蚕农则在每年卧蚕之日杀鸡设宴祭蚕神。
此外,龙蚕会、祭虫节、虫王节、蚕神祭等都是祭神消虫灾望丰收的昆虫节。
“送蚕花”表祝愿,在江南蚕乡颇为盛行。
在春节期间,乡间时常可听到“送蚕花”的民歌声和问候声,养蚕户往往还要对送歌上门者送些米、糕等“年货”,而且在春节当天清晨,养蚕女都要依俗“扫蚕花地”,即从外向里清扫蚕房,意在扫进来蚕花、蚕茧获丰收。
3.昆虫艺术多姿多彩有关昆虫的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影视、剧作、书画、工艺品等,精良之处大有美不胜收之感。
3.1昆虫钱币。
古往今来有许多艺术性很高的硬币,其中可以见到许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图案,如蜜蜂、蝴蝶、甲虫、蚱蜢、蚂蚁、蝉、螳螂等。
据说昆虫可以作为神的象征而被推崇铸币,如蜜蜂代表了在以弗所神庙中的阿尔忒弥斯女神。
有人统计,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就有300多种铸造精良的昆虫钱币。
古罗马在公元前44年已有200多种。
然而,自凯撒大帝到公元16世纪,“昆虫硬币”几乎绝迹。
而当今世界上也仅有100多种。
3.2昆虫像章。
在各种各样的纪念章、徽章、奖章中,也常出现昆虫图案。
如为了纪念北京昆虫学会成立40周年,为与会代表特制了精美的昆虫纪念币和纪念章,上有螳螂图案。
美国犹他州的州徽上有蜜蜂和蜂房的图案。
蝴蝶纪念章常象征死亡与复活,多为祭奠国王或名人的死亡。
德国的蝗虫纪念章是为纪念几次大规模的蝗灾特制的。
蚂蚁徽章在国外的一些大银行可以见到,常作为行徽以表示要厉行节约。
3.3昆虫邮票。
在邮票上印制上神采各异、色彩亮丽的昆虫形象,这类昆虫邮票往往为广大邮迷朋友竟相收藏。
在邮票上一展风采的昆虫种类很多,有蝴蝶、蜻蜓、蟋蟀、螽斯、各种甲虫、蜜蜂、蝗虫、蝉、椿象、螳螂、天牛等,其中无论从数量和种类上,恐怕要数蝴蝶邮票最得宠了。
从1950~1957年,瑞士每年发行一套冬季慈善邮票,都以昆虫为题,其中共有蝴蝶邮票13枚;11963年,中国发行了20枚蝴蝶邮票。
80年代后,蝴蝶邮票的发行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主题突出。
还有以保护野生动物、以纪念名人、科学家等等为主题的蝴蝶邮票。
因此昆虫邮票不仅精美、好看、可收藏,而且它所体现的主题,已经与人类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了。
3.4昆虫书法。
你大概没有见过由昆虫“书写”的文字吧?现在有人已发现了昆虫美妙而奇特的“书法”。
据报载,日本书法家佐佐木洋对昆虫“书法”颇有研究,他在长期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许多被虫潜食或啃食过的植物叶片所留下的食痕非常奇妙,从中可以寻觅到许多种“文字”,有汉字、阿拉伯字、日本片假名字母等,各种字形字体不仅形似,而且极具“书法”特色,他将这些昆虫“书法”的叶片收集起来,别出心裁出版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