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形象学导论及领导者形象理论基础

3:形象学导论及领导者形象理论基础

或这样或那样的评价,这就是形象。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二)形象含义的延展与丰富 主客体关系而言,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由其
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 形象是关系,是在一定条件的人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 • 由于条件的单一或多重作用,形象常常是可变的。 • 当然,由这一维度也不应推出形象是毫无标准可言的东西,只要 条件大致相同,其标准当然也就不言而喻。
接收方式
形成变数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1. 主体而言,形象是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 在表现。 形象首先是一种实存,而且是一种直接的外在实存,没
有这种实存,一切印象、评价、关系等不可能发生。
实存可能与内在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尤其
是在人的世界里,不一致更是经常的、普遍的。
即使相左,溢美或饰丑的外在表现都是由主体的内在特 点所决定的。
从强调外在到强调内外兼修,从强调人、事物、社会组
织的区分、区别、形式到强调其独特性、社会性、个性。 从主体(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本身)、客体(人或事物的观察者、
反映者、思想者)、主客体关系三个维度来界定。


听 性別
地 事
主体
面对面 口耳相传 物 大众传媒
客体
年龄 教育 职业


讯息来源
传递方式
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这不外乎说,君主既然以
半人半兽的怪物为师,他就必须知道:怎样运用人性和兽性,并且必须 知道:如果只具有一种性质而缺乏另一种性质,不论哪一种性质都是不
经用的。
狐狸与狮子
君主既然必需懂得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他就应当同时效法 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 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 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一位君主总是不乏正当的理由为其背信弃义涂脂抹粉。关于
形象学导论及领导者 形象理论基础
第一节 形象的本质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一)形象概念
1. “形”:形体、形状、(人之)容貌等。
• “形” :《荀子·无论》云:“形具而神生”
• 《孙子兵法·虚实》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 王充《论衡·齐世》云:“形而且恶”。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一)形象概念
• 美的表现和展现是通过形象实现的。形象即美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领袖形象理论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鲜明的提出: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经 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
骨干和领导者
一、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人格形象理论
尼科洛· 马基雅维里(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1527)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巨人,威 尔· 杜兰(Will Durant)在《文艺复兴》说: “有一个人始终不易予以分类,他是外交家、 历史学家、戏剧家、哲学家。”
口是心非、犬儒主义及不择手段等方法,他们在治国技巧中
都是可以接受的方法。永远不要断绝自己的退路。如果可能 的话,要永远保持迷人的魅力、清醒的头脑和鲜明的形象。
——亨利.基辛格: 《选择的必要性:美国对外政策的观察》
在评价一位领袖时,对于他的行为特点,关键不是看他们是 否得人心或令人讨厌,而是看他们是否有用。在一般情况下, 诡计多端、爱慕虚荣和装聋作哑是令人讨厌的习性。然而对
弄任何人,但你无法在任何时候愚弄所有的人”——林

二、马克斯.韦伯的统治人格形象理论
马克斯· 韦伯 (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 会学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 马 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 杜尔凯姆(Durkheim))。
积极面:从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出发,谈论应该做什么和硬 挨怎样做,不重理论而重实际行动,其中不乏历史合理性, 对近代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产生过积极影响 消极面:“建议领导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使用诡 计和欺诈手段,甚至不惜动用赤裸裸的武力”政治权术思想,
对政治舞台投入了“非道德”影响,被称为“马基雅维里主
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的。权威能消 除混乱,带来秩序,实现组织目标,推进社会发展。马克 斯· 韦伯是对权威进行理论剖析的第一人,他对权威进行了历 史的考察,认为正当的(或称为合法的)权威不外乎三种历 史形态。即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
1.法理型权威(legal authority)
就没有艺术
二、形象的本质
(二)形象本质上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首先,形象追求真
• 主要指的是“事实真”,即形象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的客观状况的符合 (或一致)
其次,形象追求善
• 形象善表现为“我”对“他人”的关注,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满足,
表现为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再次,形象追求美
2. “象”:“象征”、“物象”、“肖像”、
“相貌”。
• “象”:《易·系辞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卦
象万物。 • 《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 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 《老子》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即物的外形、轮廓。 • 《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象乃肖像、相貌之意。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二)形象含义的延展与丰富
就客体而言
• 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的总体评价和印象,人是
形象的确定者和评定者。
• 形象是感觉、认知客观事物所形成的印象,也即人们在实践活动 中,以一定的条件为背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
获取关于对象世界的信息,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或深或浅的印象、
这是多么值得赞美呵!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
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 们晕头转向,并且终于把那些一本信义的人们征服了。
狐狸与狮子
我能够提出近代无数的实例为证,它们表明:许多和约和许多诺言由于 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怎样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 功。 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方法是运用法律,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武力。 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特有的,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属于野兽的。但是, 因为前者常常有所不足,所以必须诉诸后者。因此,君主必须懂得怎样
你要显得慈悲为怀、笃守信义、合乎人道,清廉正直,
虔敬信神…… 一位君主应当十分注意,千万不要从自己的口中溜出一言半 语不是洋溢着“美德”的话,并且注意使那些看见君主和听 到君主谈话的人都觉得君主是位非常慈悲为怀、笃守信义、
讲究人道、虔敬信神的人。
形象传播对君主相当重要 人们进行判断,一般依靠眼睛更甚于依靠双手,因为每 一个人都能够看到你,但是很少人能够接触你;每一个 人都看到你的外表是怎样的,但很少人摸透你是怎样一 个人
二、形象的本质
(一)形象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第一,形象具有人为的性质
• 那些纳入了人类实践视野的万事万物的形象里,无不潜藏着人的 形象的影子 • 形象所包含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内容、人的精神需要等内容
第二,形象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 人类有关形象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自由自觉的 活动”。最突出表现在艺术上,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没有形象,
• 最后,它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淮南
子·精神训》云:“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又如《易传》云:“在天 成象,在地成形。”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二)形象含义的延展与丰富
“形象” 逐渐在改变、深化、发展它的含义,逐渐由
“figure”或“image”发展到“identity”。
这种权威又可称之为法定权威,是建立在相信规章制度和行 为规则的合法性基础之上。法理型权威以规则为统治的出发 点和最终的归宿点,只有根据法定规则所发布的命令才具有 权威,人们普遍遵守规则、信守规则,规则代表了一种大家 都遵守的普遍秩序。法律和规章有契约式的,也有强制式的,
但是,法理权威的形成依赖于法律和规章表现出来的理性。
正是这种从理性所衍生出来的规则成为了法理型权威所赖以 存在的基础。法理权威的本质是“理性”。 比较富有诸如“规则”、“制度”等形象信息
2.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 经验、祖训等等。由传统权威支配的社会组织,统治者依照 传统形成的组织规则来治理臣民,芸芸众生对长官的服从来 自于传统赋予长官的固有尊严。这种社会组织就是人们常说 的家长制。在家长制组织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并
一、形象的含义与特征
(一)形象概念
3. “形象”
• 首先,当指人、物之相貌形状:
官以所梦之形象”去民间寻找。 《尚书·诰命》的疏注中,说到殷王武
丁梦见天帝送给他一个助手,于是回忆梦中之所见,令百工“刻其形象”,“使百
• 其次,是指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们产生印象、观念、思
想及情感活动的物质。
这一点,我能够提出近代无数的实例为证,它们表明:许多
和约和许多诺言由于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 怎样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功。但是君主必须深知怎样 掩饰这种兽性,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注意保护好君主的人格面具 如果具备这一切品质并且常常本着这些品质行事,那是 有害的;可是如果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那却是有益的。
于领袖人物来说,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领袖人物就得
诡计多端,这正是施政的需要。为了给公众一个恰当的印象, 需要有一定的虚荣感。有时还不得不装聋作哑,为了在某些 关键问题上以占上风。 ——尼克松:《领导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