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ava 对数值进行排序

java 对数值进行排序

(4)将数组中相邻的两个数值,分别赋与两个变量。然后通过if语句,判断数值之间的大小,并将最小的数值排列到后面。
int a = m[j];
int b = m[j + 1];
if (a < b) {
m[j] = b;
m[j + 1] = a;
}
}
}
(5)当排序完成后,返回m数组中的内容。
return m;
}
m[k] = i;
}
(8)定义n为数组,调用sort(m)方法,并将m数组传递给该方法。然后,将sort( )方法返回的数组,赋与n数组。最后,再通过for循环语句,将数组中的值输出来。
int[] n = sort(m);
for (int j = 0; j < m.length; j++) {
System.out.println(n[j]);
}
}
}
(9)执行代码,分别输入5个数值,如12、7、20、15和30,如图4-2所示。
(10)通过冒泡排序之后,将调整数值的排列,如显示为30、20、15、12和7,如图4-3所示。java
排序可以说,每一个编程人员在学习过程中,都接触过程的内容。本实例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排序与数组之间的应用。
在本实例中,通过用户输入的5个数字值,然后使用冒泡法进行由大到小的进行排序,并逐个将数组中的值输出来。冒泡法的思路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内层循环保证遍历一次后,集合中最小(大)元素出现在它的正确位置,下一次就是次小元素等等。
操作步骤:
(1)导入java的io包类,并创建PaiXu类。然后,再创建sort(int[] m)数组的方法,传递参数为数组方式。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PaiXu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m) {
(2)创建for循环语句,其中循环的长度为数组的个数,如i<m.length语句中,m.length为获取数组的长度,即数组的个数。
}
(6)创建main主方法,并分别定义s为字符串类型赋值为空、i为整数型赋值为0,再定义m为5个长度的一维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null;
int i = 0;
int[] m = new int[5];
(7)创始for循环语句,并设置循环的长度为5。而该循环体主要通过System.in语句来接收用户分别输入的5个字符流。
Buf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
System.in));
try {
s = in.readLine();
i = Integer.parseInt(s);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or (int i = 0; i < m.length; i++) {
(3)创建for循环语句,其循环的长度随着i变量值的变大而循环次数减少。因此,在循环过程中每执行一次,都会将最小的数排在数组的最后面,所以第二次循环时数组中最后一个数值,已经为最小值就不用再进行比对。
for (int j = 0; j < m.length - i - 1; j++) {
然后,分别通过in.readLine()和Integer.parseInt( )方法,将输入的内容转换成字符串,再将字符串转换成整数型。最后,再将整数型数值,赋与数组。
for (int k = 0; k < 5; k++) {
System.out.print("请输入第" + (k + 1) + "数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