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游客人数(1~11月)万人
-
次
旅游营业收入(1~11月)万元10%以上123253
二、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全区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140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与去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个百分点。
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幅度加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强劲。
2、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六大重点行业“三增两减一平”
2018年以来,工业总产值高开低走,上半年处于下行通道,三季度在低位徘徊,四季度逐步回升。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全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产销率%(见图1)。
图1 全年工业产值情况
全区六大重点行业呈现“三增两减一平”态势,共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下降%)。
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产值亿元,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亿元,增长%;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亿元,增长%。
两个重点行业产值同比下降,其中,金属制品业产值亿元,下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亿元,下降%。
另外,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亿元,与去年持平(见表2)。
表2 全年六大重点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1~12月份
产值同比(%)
总计亿元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亿元
仪器仪表制造业亿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亿元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
亿元
输设备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亿元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亿元
2018年,全区海洋装备业共实现产值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长%(前三季度下降%)。
3、财税收入快速增长,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2018年全区财政、税收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3-11月连续9个月同比增幅超三成。
全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5%。
财政收入增速在八个郊区中排名第一。
全年区级财政支出亿元,同比增长%,依然集中在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教育及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
全年实现税收亿元,同比增长%。
从主要税种看,实现增值税亿元,增长%;企业所得税亿元,增长%;个人所得税亿元,增长%(见图2、图3)。
图2 全年财政收入情况
2018年,全区招商引进企业57498户,同比增长%。
招商企业实现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年度税收目标亿元的%。
横沙、长兴、富盛和工业园区表现依旧突出,实现税收位列前四,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合计亿元,占招商税收总额的%。
横沙、港西、新海、庙镇、东平等5个招商主体实现税收增幅均在50%以上,其中横沙表现尤其亮眼,税收增幅高达%。
4、固定资产投资稳中略升,房地产投资强劲
201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从资金来源看,财政性投资53亿元,占比%,增长%;社会性投资亿元,占比%,下降%。
从区域分布看,三大重点地区完成投资114亿元,占比%,同比增长%。
其中,长兴地区投资亿元,增长%;新城公司投资亿元,同比增长%;陈家镇地区投资亿元,下降%。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亿元,占比1%,下降%;第二产业投资亿元,占比2%,下降%;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占比97%,增长%(见图4)。
6、市场活力有效激发,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亿元,增长%;零售业实现亿元,增长%;餐饮业实现亿元,增长%;住宿业实现亿元,增长%。
从用途看,吃、穿、用、烧分别实现亿元、亿元、52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3亿元,同比增长%(见图5)。
图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7、新增就业完成较好,个体私营企业激增
全区实现新增就业岗位9746个,完成年度目标的%。
其中,乡镇单位新增就业5386个,完成年度目标的%;区属单位新增就业436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
另外,自主创业241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
全区营商环境继续优化,私营、个体企业户数快速增长。
2018年,全区新增私营企业55932户,较去年同期的35516户多20416户;新增个体工商业企业962户。
8、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实到外资有所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区实现进出口亿元,同比增长39%。
其中,出口创汇19亿元,同比下降%;进口亿元,同比增长%,主要是矿产品、机电音像设备及珠宝贵金属进口额大幅增加。
2018年,全区新批准三资企业265个,同比增长%;三资企业合同外资72692万美元,同比增长%;实到外资5514万美元,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