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专业代码:590102)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2013年8月目录一、课程概况 (3)二、课程简介 (3)三、课程教学目标 (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4)五、课程学时分配 (9)六、实施建议 (9)七、其他 (11)《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编号44022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4课程性质专业课考核类别考试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必修课程,计划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践部分32学时,占总学时的50%,本课程4学分。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网络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特别是通过学生课后的实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网络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1.职业性。
本课程是针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设计,充分考虑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协调,充分考虑课程和社会岗位的协调,内容选取紧紧网络网站开发管理岗位进行,其内容容量和内容模式都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的特点,理论够用,注重训练和实践。
2.能力性。
本课程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网络网站开发管理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特点,课程设计上重视各类实训,设计有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实训等内容。
3.科学性。
除了注重内容选择、容量方面的合理,我们还注意内容顺序、教学模式、效果考核等方面的合理,整体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合理,教学模式和手段多样化,效果考核指标清晰,落到实处。
4.现代性。
现代性一是指借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另一是指能与时俱进,有开放性,能有效进行内容更新,适应课程发展需要。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熟悉小型局域网的组网方法,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2.能力目标具备互联网服务的简单使用和配置等网络操作技能,如双绞线的制作、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简单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ISO/OSI参考模型(4)TCP/IP参考模型(5)数据封装(6)传输介质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的定义与发展;(2)熟悉网络的分类;(3)了解局域网及其设备(4)了解数据的封装过程(5)了解传输介质教学重点及难点:(1)ISO/OSI参考模型(2)TCP/IP参考模型(3)数据封装(4)传输介质第二章网络硬件设备与构建网络基本内容:(1)网络硬件设备(2)局域网的组建基本要求:(1)认识常见网络硬件设备(2)掌握双绞线组网方法(3)能够区分标准、快速、千兆以太网络教学重点及难点:(1)网络硬件设备第三章网络综合布线实施基本内容:(1)线缆制作(2)综合布线(3)实训一双绞线的制作基本要求:(1)正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制作各种RJ-45双绞连线(2)了解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节本概念和基本知识(3)掌握各种线缆常识教学重点及难点:(1)线缆制作(2)综合布线第四章子网划分与交换机的使用基本内容:(1)IP地址和物理地址(2)IP地址的分类以及特殊的IP地址(3)子网掩码和IP寻址基础(4)交换机的原理、VLAN以及高层交换技术(5)实训二利用二层交换机实验网段隔离(6)实训三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基本实验(7)实训四跨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网络的互连(8)实训五子网划分基本要求:(1)掌握IP地址的分类(2)掌握子网掩码和变长子网掩码(3)熟悉掌握划分子网及交换机的使用(4)掌握虚拟局域网技术教学重点及难点:(1)IP地址和物理地址(2)IP地址的分类以及特殊的IP地址(3)子网掩码和IP寻址基础(4)交换机的原理、VLAN以及高层交换技术第五章网络互联与系统调试基本内容:(1)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解决方案(2)IP数据报(3)TCP和UDP协议(4)控制报文协议ICMP(5)常用的网络配置和测试命令(6)静态路由配置(7)实训六Ping命令测试(8)实训七TCP/IP配置与测试基本要求:(1)了解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基本概念(2)掌握IP数据报的基本组成及结构(3)掌握TCP、UDP的差异(4)熟练使用Windows下的基本网络命令和工具教学重点及难点:(1)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解决方案(2)IP数据报(3)TCP和UDP协议(4)控制报文协议ICMP(5)常用的网络配置和测试命令(6)静态路由配置第六章网络操作系统选择与网络配置基本内容:(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2003server的安装(3)Windows2003组网(4)Internet接入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和熟练安装Windows Service2003系统(3)了解Internet接入技术教学重点及难点:(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2003组网(3)Internet接入第七章网络安全基本内容:(1)网络安全概述(2)网络安全技术(3)网络安全的攻与防(4)实训八配置个人防火墙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安全的定义(2)了解数据加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了解防火墙的知识(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掌握防治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网络安全概述(2)网络安全技术(3)网络安全的攻与防第八章网络管理与维护基本内容:(1)网络管理及网络管理系统(2)网络管理协议(3)网络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4)实训九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基本要求:(1)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能够利用网络故障检测的技术手段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教学重点及难点:(1)网络管理及网络管理系统(2)网络管理协议(3)网络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五、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一。
六、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堂讨论和课后自学等教学形式。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据通信网和协议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网络分析方法。
并且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的主要协议及工作机制。
(二)考核及成绩评定本着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考核的原则,针对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具体考核方式如下:1、考试项目说明《计算网络基础》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卷面100分。
(1)考试内容以教材为主,注重知识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考试时长普通教室,时间90分钟。
(3)考题类型填空题、单选题、连线题、简答题、计算机题。
(4)通过分数线综合成绩=卷面×70%+平时成绩×30%2、考试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5%)这部分涉及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等。
(2)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0%)这部分以计算、画图为主。
(3)局域网技术(15%)注重知识的变通性,以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简答题为主。
(4)广域网技术(10%)以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5)网络互连技术(10%)掌握各层的网络互联设备,涉及简答题、选择题等。
(6)Internet协议及其技术(20%)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涉及IP地址解决方案,以计算机题和连线题为主。
(7)网络应用服务器构建(4%)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系统,以课后习题为主。
(8)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3%)了解网络管理软件、掌握网络病毒的基本知识。
(9)网络工程设计(3%)结合第四章知识对小型局域网进行合理的规划。
3、考试评分标准笔试考试单选题、填空题、连线题、计算题(画图题)有唯一答案,简答题注重知识点的涵盖,对IP地址的规划,以合理性为采分点。
注意事项:如出现雷同答案,所有雷同的考生,视为无效试卷,试卷记为0分。
(三)教材选用建议推荐使用由周鸿旋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版)。
该教材是新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1]张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汪双顶、韩立凡.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在这九个课内实训中,每个实验小组需要用到如下仪器设备:双绞钳一把、路由器2台、三层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2台、网线若干、局域网PC 机若干;消耗材料:RJ-45水晶头、5类屏蔽/非屏蔽双绞线;七、其他1.编写人:荣喜丰2.审核人:3.分院领导:4.编写日期:2013年10月20日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