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东软实习基地考察报告篇一:东软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题目:智慧医疗之医生掌中宝班学哈尔滨工程大学20XX年7月22日本次实习来到了沈阳的东软集团,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实习的内容是嵌入式开发,主要是学习了Linux系统的操作,并且巩固拓展了c语言的知识。
初次运用ubuntu虚拟机,其中的Linux系统是不同于windows系统,在Vmareworkstation上操作命令全部是用键盘敲入命令,而不是用鼠标,这一点非常有趣。
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纯键盘输入比较麻烦,即使是进入上一个文件夹或者是删除某个文件,都要键入好多的字符,不如鼠标来的便捷。
但是当这些命令敲得多了,也就慢慢体会到这种命令方式的优点。
在某些命令上键盘操作是优于鼠标操作的,这也就是Linux系统经久不衰的原因。
Linux的很多操作都比较有意思,在这里我要简单说一说一些命令的神奇之处。
①cat与vi。
其中cat是在ubuntu操作上显示文档内容,但是这个像我们平时用的只读阅读器,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文件里的内容,但是却不可修改。
而vi命令却是像我们平时使用的word编辑器,可以看到内容,又可以修改内容。
②touch与mkdir。
这两个命令都是创建的功能,touch 是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创建好之后可以用上面提到的vi 来编辑内容。
mkdir是创建一个空的目录,即mkdir是一个目录,我们可以用cd命令进入这个目录,从而又可以使用touch创建文档了。
③mv与cp。
mv是迁移的命令,这个命令可以讲一个文件夹里的文档或子文件夹迁移到另一个文件夹中,二cp是复制的命令,与mv不同的是cp命令是时候原文件夹还保存着被操作的文件,而mv命令则否。
这种存在异同的有趣的命令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我说一说c文件的编译。
普通的c文件编译仅用到gcc即可,例如我想要编译一个名为hello.c的文件,那么我就可以简单的输入命令:gcc-ohellohello.c或者gcchello.c-ohello。
但是很有可能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想要编译的文件不在当前文件夹里,这个时候我们要找到它的相对路径,此时需要在编译时加上-I。
gcc命令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同时编译不止一个源文件。
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是库文件。
库文件又分为静态库与动态库,静态库是以.a为后缀结尾,动态库是以.so为后缀结尾。
静态库和动态库在创建的过程中是存在差别的,例如制作静态库,首先要生成目标文件,然后再用ar命令使之归档。
使用的时候,要将库文件连接到main函数里,然后再编译。
编译的时候如果gcc所能找到库目录同时有两种版本,则优先链接动态库,若是想要使用静态库则需要在库名称前加上-static。
有些程序很长,我们在调试运行的时候会输入一大串的命令,如果遇到了程序出错我们会一遍一遍的调试,这个时候键入命令就会变得很繁琐,Linux系统中的makefile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makefile中编辑每一次编译程序所用到的命令,把它存储在与程序相同的文件夹里,这样每次调试的时候只需要加入make,便能够快速执行所有敲在makefile里的命令了,这样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最有意思的我认为莫过于gTK界面的制作。
gTK是一套用于创建图形用户界面的工具包,这个界面有一点像mATLAb 中的guI界面,构建一些函数来实现功能,然后这个界面就可用于接下来的鼠标操作,。
包括如何创建窗口、显示窗口、设置各种参数等。
为了在gTK中添加一些想要的文字按钮或者编辑框,gTK中包含了框的规则。
框在gTK中是一种不可见的widget容器,它有水平框和垂直框两种。
水平框是指构建放入窗口的顺序水平排列,垂直矿是指构建放入窗口的顺序垂直排列。
水平框可以看作是只有一行的表格,而垂直框可以看作是只有一列的表格。
但是他们的操作比表格更加简单,防止构件时不需要考虑构件的位置。
当大部分的操作了解后,我们就可以将arm2440与ubuntu相连接,使用uDp或者Tcp进行传输数据了。
Tcp和uDp的相同点是服务器进程都需要创建套接字,并把自己的本地地址绑定到这个套接字上,Tcp中客户端只需要连接到服务器就可以了,uDp中客户端必须创建套接字并绑定地址。
除了Linux系统的学习,培训老师还带领我们复习并拓展了c语言学习,包括一些数组的运用,函数调用,指针运用等,每天晚上大家都会最一些小的练习巩固一天所学。
实习最后的几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一个最终项目——智慧医疗之医生掌中宝,这个项目有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把我们之前培训所学到的所有内容全部应用到了,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没有学习的东西,这就是来考验我们自学的能力了。
两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回想起来比较怀念培训的时光。
培训的时候每天早上来到培训基地,然后就是上午下午的培训,晚上还有晚自习,结束后八点半才能回寝室,每天的工作量长达八个半小时,虽然脑力劳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光过得很快,尤其是这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学一种从来没接触到的系统,短短的两周时间,让我们从陌生到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种精神上带来的喜悦是什么都掩盖不住的。
Linux系统是一个很有用的系统,我们看到的很多程序员在完成项目的时候都是放弃鼠标仅用键盘,这次实习结束以后,我想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学习有关Linux的知识。
最后我要感谢东软集团刘志韬老师对我们的细心讲解与耐心答疑,让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觉艰难。
篇二:东软实训报告东软实习报告20XX年7月27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沈阳东软睿道集团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实训。
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软睿道)由东软创办,是东软基于20年来对IT产业实践的理解和对IT教育实践的洞察,整合国内外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的教育资源和产品,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的组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来实现交互式与实践式学习的教育与人才服务提供商。
东软睿道倡导“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未来”的经营理念,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公司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无锡、天津、郑州、南昌、青岛、广州建立了10个分布式的人才基地,与全球500所高校、400家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深度合作。
东软睿道工程教育是大学生及大学后提高职业技能的平台。
他们面向高校、个人、政府提供以东软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面向企业构建以“高绩效金字塔”为基础,以建立高绩效组织为目标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咨询、培训、人才服务及IT信息系统等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领域,他们提供国内领先的学习管理系统skillbase及依托东软20余年IT行业技术与经验积淀的数字内容;针对人才的评测与成长,我们提供基于云平台的睿云评测服务系统、睿鼎实训平台、睿博IT人才技能测评系统、分布式考试系统等系列产品。
东软睿道人才服务是专业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者,萃取东软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精髓,为中国软件行业提供高质量、规范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
东软睿道人才服务总部设于沈阳,已在大连、北京、天津、青岛、南京、无锡、上海、武汉、成都、广州设有分支机构,提供近岸外包、人才猎聘、定制培养、招聘代理等服务形式。
他们以覆盖全国的业务布局,优化的全国性IT类资源配比,快速准确地对应中国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为成为中国最大最先进的IT人力资源供应者而不断完善努力。
东软发展的很快。
1991年:东软创立伊始,与东北大学合作设立“软件加强班”,联合培养人才。
1999年:与microsoft、oracle、cisco、sun等厂商深度合作,展开了面对企业和个人的培训服务。
2000年:东软在大连、成都、南海先后设立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开始大规模为社会培养专门的IT人才。
20XX年:成立软开事业部,开展IT人才派遣业务。
20XX年:东软设立人才储备中心,与全国高校开展软件人才的“定制培养”,为东软自身输送合格人才。
20XX年:东软设立人才实训中心,构造了分布式的实训基地,搭建面向全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20XX年:东软成为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开始大规模实施面向软件相关专业大学生实训,合作院校200余所,培养学员2万人;面向全国100多家企业提供人才供给服务。
20XX年:东软继沈阳、大连、成都外,在南京、无锡、郑州、天津、南昌等地建立了培训基地,合作院校500余所,培养学员5万人;近岸服务规模扩大至全国20多个城市。
20XX年:东软成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软整合全球教育资源,组建东软睿道公司,致力于中国领先的工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为全国近300家企业提供人才服务,近岸服务外包人员突破2500人。
在东软我主要学习了JAVA的相关知识,Java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以下简称Java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
用Java 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支持Javaapplet)显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
从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现在均支持Javaapplet。
另一方面,Java技术也不断更新。
Java平台由Java虚拟机(JavaVirtualmachine,简称JVm)和Java 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简称ApI)构成。
Java应用编程接口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接口,可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
在硬件或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一个Java平台之后,Java应用程序就可运行。
现在Java平台已经嵌入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
这样Java程序可以只编译一次,就可以在各种系统中运行。
Java应用编程接口已经从1.1x版发展到1.2版。
目前常用的Java平台基于Java1.4,最近版本为Java1.7。
Java 分为三个体系Javase(Java2platformstandardedition,java平台标准版),Javaee(Java2platform,enterpriseeditio,java平台企业版),Javame(Java2platformmicroedition,java平台微型版)。
与传统程序不同,sun公司在推出Java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
全球数以万计的Java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Java软件必须相互兼容。
“Java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sun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
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