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复习——太阳辐射

高考专题复习——太阳辐射


(1)900S 南极点1月份均为白昼,日照时数多;6月(或7月) (2)低纬(或赤道)高纬(或两极) (3)从3月和9月向其它月份递减 。 (4)相反 (1分) (5)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因雨量多所以生长的植物品种也多,亚寒带针叶林 是位于亚寒带,气候较寒冷与干燥,雨量也少,所以能生长的多以针叶植物为主
高考真题对接:1.(2009· 安徽文综)下图表示“27°N某地 坡向 (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 响”,纵坐标表示该地 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 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 素)。完 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例.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
7.M地最可能位于( A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8.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C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9.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 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图中四条反映太阳辐射量的曲线中,1月的曲线变化最大,说明此季节该地坡向对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 A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据图可知,地形坡度为10°时,a点数值大于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a点数值与地 形坡度呈正相关,故地形坡度增大到15°时,a点数值将增大。
二、几种辐射的关系——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红外区
紫 外 区
画出大气辐射示意图
可 大气辐射 见 光 为 可见光:0.4——0.76微米 主 波长: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较少像太阳能
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 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
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
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日照总量,并绘出下图(图中等值线
由内至外依次为:4 186、8 372、12 558、16 744、18 837)。结 合图中信息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 可能是 ( C) A.悉尼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广州 D.基多 墙面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取 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太阳 光线与墙面夹角的大小。
3.下图是“我国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 图”,读图完成(1)
~(2)题。 (1)图
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 的共同原因有 ①纬度低 上空臭氧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 C) ④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②我国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6题。
3.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将导致 D A.A减少 B.B1增加 C.C增加 D.D增加 4.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 D A.A增加 B.B1增加 C.B增加 D.E增加 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D A.A B.B和Bl C. C D.D 6.晚秋至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其有关的是 A A.A B.B C.Bl D.D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多少? (2)试分析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差异及其原因。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部________,西北地区应 如何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答案:(1)1 200小时 2 400小时 (2)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得多。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 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 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 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 果等特色农业
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天气: 地形:
正午太阳高度(最主要) 昼夜长短
低纬---高纬
沿海---内陆
晴天与阴雨降水(云层)
迎风坡---背风坡
大气密度 大气厚度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 阳辐射强的 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
昼长 地势越高昼越长 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向阳坡与背阴坡
2.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
典型例题:13.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 布示意”图,回答:
( 1 ) 1 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________; 900N 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_。 ( 2 )全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 3 )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南北半球相应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的规律大致 ________(相同、相反)。 ( 5 )热带雨林地区的生物量是2千克/米²年,亚寒带针叶林带是 · 0.84千克/米²年,结合上图分析原因。 ·
六、太阳能-----能源的优缺点: 1、优势: 清洁、可再生、能量总量大
能量分散、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开发技 2、缺点: 术要求高,建设电站占地广、 投资大。
3、地位: 4.太阳能利用
地球能量源泉
(1)直接利用: ①光热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 ②太阳能发电; ③光化学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分解水制氢。
3.世界分布:
1.区分概念: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 600 太阳辐射
300
低纬向高纬递减
00 300
600
3.世界分布: ①最高: 原因: 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
气候因素:热 带沙漠气候,降 水少,云量少, 光照强 纬度因素:纬 度较低,平均正 午太阳高度较大 青藏高原
②年等太阳辐射线 含义:一年中太阳辐射量相等的点的连线
高考地理系列复习
一、概念:1.电磁波——三大波段
2.区分(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例:下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 读图并回答1~2题。
1.“温室效应”会使 C [ ] A.A部分增大 B.B部分缩小 C.C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 2.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 [B ] 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 C.B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
晴天多,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
小结: 考查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时,同纬 度比较可以考虑天气状况或地势高低的影响; 不同纬度可以考虑太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 影响;季节差异时要重点考虑太阳高度角或 白昼长短的影响。 对某一地点的太阳辐射强弱进行分析时要 综合考虑纬度(影响太阳高度大小)、地势、 天气状况(晴天与阴天状况)。 太阳辐射总量不仅要考虑太阳高度,还要 考虑日照时间长短,以及太阳光线与墙体的 夹角
D 10.图中曲线中(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1.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 C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12.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 B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高频考点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岳阳模拟)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 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巧突破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是________和 _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值大约是_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 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A、B的纬度值应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 大的原因是什么?
(3)该地在下列坡度中,a 点的数值达到最大的是( C ) A. 10° B. 30° C. 50° D. 70°
2. 我国广州某校地理小组,在不同时间对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
量情况进行测定。据此回答(1)~(2)题。 (1).下表数据为1月份各朝向外墙面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值,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表示朝南墙面的数码是
(3)、局部地区
①台湾 ②雅鲁藏布江谷地 ③海南岛
描述台湾太阳 辐射总量空间 分布规律,并 分析成因?
大致由西南部向 东北部递减 ,东 部比西部少。
(天气因素)东岸位 于夏季风的迎风岸, 加上地形的影响,东 岸多阴雨;而西岸位 于背风坡,多晴天。 (纬度因素)南部纬 度较低。
例14
B
C
( 真题对接)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 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 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