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人教版)一、单选题1.下列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B.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60km/h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B.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C.月食的形成D.水中山的“倒影”4.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正确的说法是()A.质量是物质所含物体的多少B.同种物质的密度总是相同的,与其它因素都没有关系C.向篮球充气时,篮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都增大D.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样本,质量和密度均变小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棒冰解热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C.秋天早晨的“大雾” 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6.如图所示是烧开水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是周围的空气液化形成的C.“白气”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壶嘴最近处没有“白气”是因为温度太高,水蒸气无法遇冷液化7.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9.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由照片A、B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行驶C.照片中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因为车是光源D.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10.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m3,煤油的密度0.8×103㎏/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C.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D.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1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B.能在光屏上成像,一定是虚像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也有烛焰清晰的像12.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1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14.一个质量为0.2kg的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kg;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供你参考,你经过分析可知该液体为()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银13.6×103纯水 1.0×103硫酸 1.8×103酒精0.8×103A.硫酸B.酒精C.水银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5.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乙是同时出发的D.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____ (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17.一瓶食用油密度为0.9×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12,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kg/m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13。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kg/m3。
18.如图所示,练功房中,演员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姿势.假设某演员的身高为1.60 m,她离镜面的距离为0.7 m,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若演员远离镜面一些,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选填“左”或“右”或“仍在O点”)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或“仍在O点”)侧.三、作图题20.请在图中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的光路图(F为透镜的焦点)。
2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射向凹透镜后的对应出射光线.22.如图所示,观察者的眼睛在A处能看到发光点S在玻璃板中的像S'.请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题23.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此实验中:(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大小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
发现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这是因为_____。
(3)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小丽测了三组数据,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
24.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
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物距/cm 50 40 35 30 25 20 15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_____(选填“大”或“小”)。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
(3)图2中,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移动凸透镜。
25.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里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
(填写字母)(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
(选填“左”或“右”)(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_____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o;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_____为m2;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ρ=_____。
五、计算题26.张老师元旦放假驾车从丹江口到神农架滑雪,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5h到达房县,休息18min后,再以85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2h到达神农架.求:(1)丹江口到房县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丹江口到神农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7.将质量为178g的铜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内,当铜球完全浸没时溢出了30g的水。
(ρ铜=8.9×103kg/m3)。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是空心的,则将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铜球与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但2.6m=260cm 远远大于20cm,故A不符合实际;B.飞机飞行速度极快,正常飞行的速度不小于500km/h,故B不符合实际;C.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洗澡水的温度略高,大约是4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A【解析】【详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的行人、从身旁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C. 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3.D【解析】【详解】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插在水中的笔好像弯折了,这是笔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月食是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详解】A.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故A错;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有关,故B错;C.向篮球充气时,由于篮球的体积不变,则篮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都增大,故C正确;D.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样本,质量和密度均不变,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