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采石场石料开采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采石场石料开采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3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1.4项目建设内容 (1)1.5项目建设时间 (2)1.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2)1.7项目经济效益 (2)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10结论 (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2.1XXXXXXX矿产资源背景 (6)2.2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 (6)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6)第三章建设条件 (9)3.1建设地点 (9)3.2建设条件 (9)第四章市场分析 (14)4.1建筑石料行业发展现状 (14)4.2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15)4.3矿产品需求预测 (15)第五章矿产资源概况 (17)5.1区域地质背景 (17)5.2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17)5.3工程地质条件 (18)5.4矿体(层)地址特征 (18)第六章建设方案 (20)6.1矿山概况 (20)6.2项目生产规模、工作制度 (20)6.3工艺技术方案 (21)6.4主体工程方案 (23)6.5辅助工程方案 (25)6.6设备购置方案 (25)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28)7.1设计标准及依据 (28)7.2建设期对环境影响及采取措施 (28)7.3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29)7.4矿山工业场地的有害物质的影响 (30)7.5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7.6环境保护措施 (31)7.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2)7.8建议 (33)第八章劳动卫生、安全与消防 (34)8.1劳动卫生、安全 (34)8.2消防 (36)第九章节能 (37)8.1国家节能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 (37)8.2主要能源种类和消耗量 (38)8.3项目节能措施综述 (39)8.4效果分析 (42)8.5资源综合利用 (42)第十章项目组织及人力资源配置 (44)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4)10.2管理措施 (45)10.3技术培训 (45)第十一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46)11.1项目管理 (46)11.2项目招投标 (47)11.3项目实施进度 (53)11.4项目实施建议 (54)第十二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56)12.1编制依据 (56)12.2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56)12.3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57)12.4社会稳定风险估计 (59)12.5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59)12.6社会稳定风险等级 (60)12.7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结论 (60)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62)13.1编制依据及原则 (62)13.2总投资估算 (62)13.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66)13.4资金使用和管理 (6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67)14.1财务评价依据 (67)14.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67)14.3财务评价指标 (68)14.4不确定性分析 (70)14.5财务评价结论 (71)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 (73)15.1研究结论 (73)15.2建议 (74)附表:财务评价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石料开采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四组南1.0kmXXXXXXX中。

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采石厂地址:XXXXXXXXXXXXXX乡XXXXXXX四组1.3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建筑用花岗岩石料10万立方米。

1.4 项目建设内容1.建安工程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碎石场内外建筑物,以便于管理,便于生产等,尽量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本项目生产区位于矿区北侧约400处,生产区设置两条生产线,并建设2层工棚2座,32间,总建筑面积640平方米,每栋占地160平方米。

结构为砖混结构。

生产区配套建设供配电室等其他辅助用房。

办公区位于生产区北侧约300处,建设1层办公用房1座,10间,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300平方米。

结构为砖混结构。

炸药库位于生产区西侧,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1860㎡,总占地面积1540㎡,建筑密度15.40%,容积率0.19,绿化率11.00%,场地利用系数58.60%。

2.仪器设备购置该项目共购置生产设备及辅助生产设备58台/套。

1.5 项目建设时间本项目计划分1年建设,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建设完成。

1.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217.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87.2元,铺底流动资金130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7 项目经济效益表1-1 项目主要经济数据及评价指标表单位:万元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XXXX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XXXX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0 结论本报告主要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土地利用情况、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涉及的职业安全卫生消防、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背景必要性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通过市场分析可知,本项目对促进当地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项目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3、通过项目方案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方案合理;进度计划的安排比较适宜,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通过财务评价分析可知,项目财务评价显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财务评价角度分析经济可行。

5、通过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可知,本项目采区范围内无住户;无重要建筑和设施;无重要水源地;无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

区域内主要为未利用荒地。

参考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本项目整体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低”。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XXXXXXX矿产资源背景《XXXX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指出:2008-2020年是XXXXX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

XXXXXXX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的时期继续加强矿产资源工作尤为重要。

矿业是XXXX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XXXXXXX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XXXXXXX工业化进程,陕北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化工基地。

矿业发展带动了XXXXXXX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建材、化工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XXXXXXX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2 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明确把“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矿石碎料和板材边角料综合利用生产及工艺装备开发”列为鼓励类项目,本项目产品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山开采自动机械化程度高,属于以上条款范畴内,属国家鼓励投资项目。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3.1 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30万平方米/年以上超薄复合石材生产;机械化石材矿山开采;矿石碎料和板材边角料综合利用生产及工艺装备开发”的范畴,本项目产品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山开采自动机械化程度高,属于以上条款范畴内,属国家鼓励投资项目。

2.3.2 项目建设是优化XXXXXXX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的需要为了拉动内需,近几年,XXXXXXX将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兴修公路、铁路、桥梁等以石料为原材料的基础工程。

2012年XXXXXXX 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总产值3471亿元,工业增加值1637亿元,利润总额580亿元,税金总额29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61%、69%、84%和72%;矿产品进出口总值14.1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68.88亿美元的20.6%;XXXXXXX矿山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44.30亿元,实现利税557.41亿元。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我省工业化进程,XXXXXXX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化工基地。

矿业发展带动了XXXXXXX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建材、化工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XXXXXXX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3.3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矿山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乡XXXXXXX四组,该地地处XXXXXXX北坡,可耕地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该地所辖区内有丰富的建筑石料资源。

本项目的兴建,可以加大山区人民的就业力度,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可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有力的支持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使山区找到一条建设和谐农村之路。

2.3.4项目建设是吸纳就业人口,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项目不仅在建设期可吸纳周边大量劳动力,而且在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解决当地多名社会劳动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第三章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四组南1.0kmXXXXXXX中,采石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28″,北纬34°00′04″。

3.2 建设条件3.2.1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XXXXXXX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各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为XXXXXXX北麓延伸地带,东部为骊山南麓沟壑区,中、西部川原相间,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全境,XXXXXXX地貌类型分河谷冲积阶地、黄土台塬、黄土丘陵、XXXXXXX山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