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21世纪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21世纪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周宁(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2)长期以来.信息组织与检索一直是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经典课题的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把信息生产与消费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然而,过去的信息组织与榆索方法比较专业,越来越不适应大众化的要求。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需要快速、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与知识参与国际竞争}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Internet已成为最大的信息源,而如今因特网的信息量猛增、检索效率低已成为瓶颈,解决连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信息可视化、智能化处理。

如何方便、直观地表示信息与知识,快速、准确地检索已成为信息生产与消费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由此提出了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的新课题。

1信息组织与检索可视化、智能化研究的现状信息可视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研究和技术应用界的重视。

1995年以来,IEEE主办了一系列信息可视化专题研讨会,讨论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有两大学术会议系列:一是北美地区每年10月在美国选定一个城市召开信息可视化学术会议;二是欧洲每年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一次信息可视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讨论的专题已发展到20多个:如,信息可视化(InformarinvisuBIization)、数字图书馆(DigitalI.ibrary),可视化教育与艺术(visuBlizatlonEducationandArt)、web图形与可视化(webGraphicsandVisualizatlon)、虚拟现实建造(VirtulRealityinConstruction)等。

国内对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方面,对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在商业软件方面.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智能化检索方面,国外出现了诸如IBM公司的qBIC系统、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VisualsEEK系统等应用系统,在理论研究方面,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智能信息检索研究中心(cIIR)的研究成果颇具代表性。

许多国家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巳形成~种氛围。

例如,亚洲地区的日本成立了信息可视化协会,既出版了信息可视化与智能化检索的期刊,又举办了多次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信息可视化与智艟化检索的研究与应用正趋向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的发展方向,信息可视化技术将是智能化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

借助图书馆、情报与文献系统领域的优势,开辟智能化信息服务的新阶段。

收祷日期t200202一06·4’信息可视化模式、智能检索模型和方法研究将丰富数字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成果,可视化的信息处理与操作将加快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进程。

消除数字鸿沟,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信息可视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信息可视化研究包括信息对象特征描述与组织的可视化、信息检索操作的可视化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

①信息对象特征描述与组织的可视化。

“一幅图胜过一千句话”.这是对信息可视化作用的生动写照。

根据备类对象的不同特征,并结合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对信息对象提出可视化的组织模式。

②信息处理与操作的可视化。

用户勿须接触各类指令,避免了繁琐的操作格式规程,而符合人性化的可视化界面撵作菜单和按钮,使用户更直接,方便、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③检索结果的可视化。

由于信息对象特征描述与组织的可视化,因而检索结果的提取与组织也就自然为可视化形式的提供。

用户可以得劐形象直观的榆索结果。

3智能化信息检索模型方法研究国内外已取得大量的知识检索与信息挖掘的研究成果,结合信息资源、知识管理的实际,研究新型的、易理解的智能化检索方法与知识发现模型。

如,语义模型、多维模型、超链接模型等。

信息检索结合人工智能、现代化集成等新技术,以文本知识检索为重点,探索智能化检索方法。

例如,基于概念的检索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知识的柱索方法、基于推理的检索方法、基于学习的检索方法、分布式多维检索方法和智能导航浏览方法等。

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

而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把信息组织与检索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可视化数据挖掘用数据或知识可视化技术从大的数据集中发现隐含的和有用的知识,人们的视觉系统是由眼请和人(下转第6页)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充分总结中国数字图书馆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散宇图书馆标准化件系,进丽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4)市场建设方面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市场建设方面同样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数字图书馆产品一般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世界市场。

我国数字图书馆市场不要说两个市场了,就是国内市场还投有得到充分发展.还不成熟。

还存在着无序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要一手向内,一手向外,将中文数字图书馆产品稳步推向海外,形成国内和世界两个市场。

(5)理论研究方面理论是宴践昀先导,投有理论指导的实贱是盲目的宴政。

我国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国外相比,差距同样较大。

主要体现在逮样几个方面:以译介外文资料为主,缺乏独创性;以解决局部问题为主,缺乏宏观性}以单纯的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践性;以就事论事研究为主,缺乏前瞻性。

克眼上述问题,需要不断总结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实践。

并认真吸收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切优秀经验,谐心研究,以形成独其特色的中国散字髑书馆理论体系。

中国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化信息工程,其实现必须依靠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因此市场化的宣传与推广就是影响其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我认为目前国内图书情报技术界专业媒体应在理论研究、市场培育、加强出版单位、企业、用户等数字图书馆等主要参与单位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理论研究对于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t专业媒体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促进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媒体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层次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宣传、普及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知识,参与市场的培育和形成·这是专业媒体独到的优势。

另外,加强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事业相关单位的联系也是专业媒体天然的职能,这种联系和沟通会极大地促进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们书生公司已经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推出书生核心元数据第一稿,实现了与CN—MARC的双向兼容,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兼容开发进展顺利,完成了系统硬件平台标准等若干标准的制订。

我们要通过3_一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形成一套能够指导、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中国散字图书馆标准体系。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但标准本身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标准体系的建立.恰恰会极大地促进上述目的的实现。

【编后语】近年来.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事业中最重要的潮流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众多公司围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数字图书馆战略思路、版权建设、资源数字化、技术研发、标准化推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为此本刊以论谈方式,邀请了书生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刘锦山总经理就2l世纪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刘锦山先生的论谈内容,本刊略有删减,特此说明)(上接第4页)脑控制的,后者可看作一个强有力且高度并行的处理和推理引擎,它带有一个大的知识库。

可视化数据挖掘把这些强大的组件有效地组合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有效的工具,用来对数据的属性、模式、簇和孤立点进行综合分析。

可视化数据挖掘可看作是由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两个学科融合而成的。

它也和计算机图形、多媒体系统、人机接口、模式识别和高性能计算紧密相关。

总之,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数据可视化: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散据可看作具有不同的粒度或不同的抽象级别t也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属性和堆组台起来的。

数据能用多种可视化方式进行描述,比如盎状图、三维立方俸、数据分布图表、曲线、曲面、连接图等,完戚数据组织的可视化。

(2)数据挖掘过程可视化;这种可视化用可视化形式描述各种挖掘过程,从中用户可以看出数据是从哪个数据库或敢据仓库中抽取出来的,怎样抽堆的以及怎样清理、集成、预处理和挖掘的。

而且,可以看出数据挖掘选用的方法,结果存储的地方及显示方式。

(3)数据挖掘结果可视化:数据挖掘结果可视化指将数据挖掘后得到的知识和结果用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些形式包括散刿图(scatterPIot)和盒牡图(通过描述性的数据挖掘中获得),以及决策树、孤立点、簇、关联规则等。

·6‘5信息组织与检索可视化、智能化的应用前景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将促进信息生产与消费由专家型向大众型的转变。

要完成遗一转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通用模式的研究。

一个通用的.简拮的信息可视化模式非常重要t它是信息检索可视化、智能化的基础。

(2)智能化信息检索方法的研究。

在多维检索、推理检索、专家型知识检索的基础上.要加强模式识剐、模糊检索、学习综合、集成算法的研究。

(3)多媒体信息检索接口的配置。

多媒体信息有其鲜明的特征,图像、文本、声频,视频信息的组织方法各异。

因而需要配置各粪媒体信息检索的专用接口t才能与可视化通用模式和智能化检索方法融为一体,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智能化检索。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是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它在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业资源计划(ERP)、知识资源管理(KRM)和IT产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1世纪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可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作者:周宁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刊名: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英文刊名:NEW TECHNOLOG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年,卷(期):2002,(4)引用次数:17次1.王华金.蔡虔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综述[期刊论文]-科技广场 2009(1)2.张云霞试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期刊论文]-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2)3.王挺数字信息可视化及其实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广场 2008(8)4.杨峰ICV:信息交流的可视化模型[期刊论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8(5)5.陈亮.卢欣荣.曹文梁数据挖掘方法与可视化[期刊论文]-福建电脑 2007(07)6.韩进军网络信息检索的研究与探讨[期刊论文]-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7(01)7.张帆.李爱明现代信息组织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情报资料工作 2006(05)8.宋蓓玲.王新浅析构建网络信息检索体系[期刊论文]-现代情报 2005(06)9.芦红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之间的数据迁移[期刊论文]-图书馆论丛 2005(01)10.曹锦丹.王丽伟.齐艳丽可视化技术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05(08)11.郭杰光21世纪信息组织研究计量分析[期刊论文]-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05)12.王知津.李明珍十年来我国信息检索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12)13.高丹网络信息组织研究概述[期刊论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09)14.李学静.谢蓉信息可视化与Web信息检索[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03)15.高凡网络信息检索的发展方向[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02)16.曾珠知识检索系统及其性能评价研究[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08)17.李春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特征属性[期刊论文]-图书情报工作 2003(03)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tsqbjs200204002.aspx下载时间:2010年4月1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