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物理总复习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实验中学教师,作为物理学科代表和大家交流,非
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我就从物理复习的角度介绍
一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
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物理总复习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的教学内容、查漏
补缺的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
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当然也是迎接中
考所必须的一个过程。

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
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就物理组总复习的一
些做法整理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顺序。

我们学校寒假开学一周到两周,结束九年级下册内容,
基本上从3月份开始进入总复习。

到四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不能完成一轮复习,到第二次模拟考试时,完成第一轮的基
础知识,突破重点的复习,也进行了重点专题复习,这样在
中考之前的一个月内,进行精选的模拟训练。

复习顺序要根
据实际情况和教学标准和要求进行大胆的调整。

教辅书一般
先声、光、热然后再力学和电学。

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我们先进行光学复习,其中突破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突破
难点光学作图,然后热学中先复习内能和比热容,之后开始
重点进行力学复习,这是因为一是力学所占比例较大,再就
是力学在八年级学习的,间隔时间较长,并且由于学生的年
龄特点,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把重点复习放在了力学
复习上。

这样把比较容易的又需要记忆的内容:声和物态变化,内能的利用及能源、电和磁的关系放在总复习结束之前
进行。

由于时间原因,电学部分我们没有一二轮复习,寒假
前一学期重点都在学习和复习电学中,寒假作业一般也是布
置总结复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方面。

也就是说力学复习完结
后我们就结束第一轮复习,进入了专题复习中。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

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

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


中压强,浮力、密度综合是历年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
是最难入手的知识。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二者
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等效电路图的问题也要重点
突破。

(二)声学、热学、光学和电与磁
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

尤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三、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就是立足课标,依据教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上,依据大纲,充分挖掘教材,决不能舍
本逐末,好高骛远。

也就是第一轮复习要踏踏实实过一遍课本,当然也用着一本教辅资料做练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有三:(1)记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
和公式。

没有准确的记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结果。

(2)基本方法。

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的理解等。

(3)基本的解题技巧。

要求熟练掌握解各种基础题型的解题
思路。

在第一轮复习中,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
习每一部分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准备好错
题本,及时记录总结。

在总复习中要立足课本,但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
初中物理新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
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心
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便于新课教学,但是,到了复习阶段,
就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方面来考虑,指导学生把章节中零散
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过的物理概念,
定律,公式等联系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联成
网,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辨
别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别,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本
内容。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题目变形,必须深钻课本,触类旁通。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
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
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热情和自信心,并创
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
题化,专题规律化。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
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
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
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几个专题复习,如“力学实验探究题”、“电学实验探究题”“作图题”、“多项选择题”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
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

专题要有代表
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
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

适当加大学生的
练习量,一边练一边总结。

(三)第三轮复习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做中考模拟题,研究历年的中考
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

时间的安排,题量的
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
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严。

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让严格的评分教
育学生,解题要规范。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

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
主要依据。

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
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
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

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7)立足一个“透”字。

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
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
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教师讲过的内容,
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

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
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0)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
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四、倡导团结协作与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但人再多,如果人心不齐,劲不向一
块使也是没用的。

首先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的初三物理组的
集备时间都要充分得到保证。

在每次集体备课以前,安排专
人进行准备,主要从每章节的教材体系、进度、重难点、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