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

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

4 34 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2019052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和液溴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溴苯B .C 4H 2Cl 8 有 8 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C .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D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9. 某溶液中除水电离出的 OH -、H +之外含 Na +、Fe 2+、Al 3+、Ba 2+、SO 2-、NO -、Cl -中的 4 种,这 4 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0.1 mol 。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溶液中肯定不含Ba 2+B.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减少一种C.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滤出沉淀,洗净灼烧后最多能得 8.0g 固体D. 该溶液中除水电离出的 OH -、H +之外所含离子是 Na +、Fe 2+、SO 2-、NO -10. 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 与 c 同周期且相邻。

物质 X 、Y 、Z 均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且为中学常见强电解质,可发生反应X+Y=Z+H 2O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B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D .d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11.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12.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如图用该水激活电池为电源电解 NaCl 溶液的实验中,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II 为正极,其反应式为Ag+ + e–=AgB.水激活电池内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C.每转移1 mole-,U 型管中消耗0. 5mol H2OD.开始时U 型管中Y 极附近pH 逐渐增大13.用AG 表示溶液酸度:AG = lgc(H +)-。

在室温下,用0.1mol•L-1 的NaOH 溶液滴定20.00mL c(OH )0.1mol•L-1的CH3 COOH 溶液,滴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1mol•L-1的CH3 COOH 溶液的pH=3.4B.A 点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00mLC.滴定过程中,c(CH3COO-)/c(H+)逐渐减小D.B 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CH3COO-)> c(OH-)>c(H+)26.(14 分)Ba(NO3)2可用于生产烟花。

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某种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FeO2)2、极少量CuCO3 等]制取Ba(NO3)2 晶体,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分别为3.2 和9.7。

(1)酸溶时不使用浓硝酸的原因是。

(2)酸溶后溶液中pH=1,Ba(FeO2)2 与HNO3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中和选用的X 为(填化学式);中和使溶液中(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滤液得到Ba(NO3)2 晶体的操作依次为、、过滤。

(5)该厂生产的Ba(NO3)2 晶体含有少量Cu2+。

化学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法富集Cu 时,发现电解装置的阴极还有少量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为。

(6 )Ba2+致死量为355mg/kg 。

误食Ba2+可以服用MgSO4 溶液解毒,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请对上述流程中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改进措施是。

27.(14 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1) 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

(2) 分析现象i 、ii 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 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 a ”是。

(3) 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I :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 H 2SO 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 H 2SO 4 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4) 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实验 1:测得溶液的pH≈5实验 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Ag 2O 的作用是。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

(5) 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 中现象 i 、现象 iii 蓝色褪去的原因:。

28.(15 分) 研究 CO 2 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一定条件下,在 CO 2 与足量碳反应所得平衡体系中加入H 2 和适当催化剂,有下列反应发生:CO(g)+3H 2(g) CH 4(g)+H 2O(g) ∆H 1=-206.2 kJ/mol CO(g)+H 2O(g)CO 2(g)+H 2(g) ∆H 2若 CO 2 还原 H 2 生成 0.1mol CH 4(g)和一定量的H 2O(g),整个过程中放 出的热量为 16.5kJ ,则△H 2 =。

(2) 为研究 CO 2 与 CO 之间的转化。

让一定量的CO 2 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 2CO(g) ∆H ,测得压强、温度对 CO 的体积分数(φ(CO)%)的影响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 p 1、p 2、p 3 的大小关系是 ,图中 a 、b 、c 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

② 900 ℃、1.013 MPa 时,1 mol CO 2 与足量碳反应达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 VL , CO 2 的转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③将②中平衡体系温度降至 640 ℃,压强降至 0.1013 MPa ,重新达到平衡后 CO 2 的体积分数为 50%。

条件改变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3) CO 2 可用于工业制备草酸锌,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Zn 电极是 极。

已知在Pb 电极区得到 ZnC 2O 4,则 P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氯磺酰氰酯(结构简式为)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合成试剂,在 HClO 4-NaClO 4 介质中,K 5[Co 3+O 4W 12O 36](简写为 Co 3+W)可催化合成氯磺酰氰酯。

(1) 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组成HClO 4-NaClO 4的 4 种 元 素 的 电 负 性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为 。

(2) 氯磺酰氰酯分子中硫原子和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1 个氯磺酰氰酯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 。

氯磺酰氰酯中 5 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 ClO 4- 的 空 间 构 型 为 。

(4) 一种由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 电石(CaC 2)是制备氯化氰(ClCN)的重要原料。

四方相碳化钙(CaC 2)的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其晶胞参数分别为 a 、b 、c ,且 a=b ,c =640 pm 。

已知四方相碳化钙的密度为 1.85 g·cm -3,中键长为 120 pm 。

则成键的碳原子与钙原子的距离为 pm 和 pm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6×10 23)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高分子H 是一种成膜良好的树脂,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②(1)A 的结构简式为,G 中官能团名称为(2)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

(3)D 的系统命名为。

(4)化合物E 的沸点(选填“>”,“<”或者“=”)2-甲基丙烷。

(5)F 与新制Cu(OH)2 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 的结构简式为。

(7)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分子中无环状结构且无支链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其中官能团能与H2 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4 4 3 2 3; 3V2 4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20190522)7-13:C C B D D B D参考答案26. (14 分)(1) 浓 HNO 3 易挥发、分解(1 分)(合理答案即可) (2) Ba(FeO 2)2+8HNO 3=Ba(NO 3)2+2Fe( NO 3)3+4H 2O (2 分) (3)BaCO 3(1 分) ;Fe 3+、H +(2 分)(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 分)(5)NO -+ 6H O +8e -=NH ↑+ 9OH -(2 分 ) (6)Ba 2+ + SO 2- = BaSO ↓(2 分) 洗涤废渣并回收洗涤液(2 分)27. (14 分) (1) I 2;(1 分)(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

(1 分)(3)溶液中存在平衡H ++I -+ HIO I 2+H 2O ,加入硫酸,c(H +)升高,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

(2 分)(4)①Ag 2O+2I - +2H+=2AgI ↓+H 2O ;(2 分) ②同时除去 I 和H +;(2 分) ③HIO (2 分)(5)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 中 i 步骤加热后碘歧化,蓝色褪去;(2分) 而在ⅲ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蓝色最终再次褪去。

(2 分) 28. (15 分)(1)-41.2 kJ/mol (2 分)(2)①p1<p2<p3(2 分);Ka =Kb <Kc ;(2 分)②66.7%(2 分) 16mol/L(2 分);③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1 分);v(正)<v(逆);(1 分)(3)阳(1 分);2CO 2+2e -=C O 2-(2 分)35.(15 分)(1)1s 22s 22p 63s 23p 63d 74s 2 (或[Ar3d 74s 2])(2 分); Na<H<Cl<O(2 分)(2)sp 3(1 分);sp(1 分);5(1 分);N>O>Cl>C>S(2 分) (3)正四面体(2 分)(4)Fe 3C(2 分)(5)260(1 分);306(1 分)36. (15 分) (1)(1 分) 羧基(1 分)(2)(2 分)(3) 2-甲基-1,2-二溴丙烷(1 分) (4) >(2 分)(5) (2 分)(2 分)(7) 6(2 分)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