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区域主题探究北美洲 (共20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区域主题探究北美洲 (共20张PPT)
第 13 页
思维建构: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 14 页
探究主题4:产业转移——从冷冻地带走向阳光地带
情境材料 美国的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 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 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 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 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 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 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区工厂 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增加,遗弃的工厂设备锈 迹斑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该地区为“锈带”、“冷 冻地带”。由此,美国工业开始向西部、南部地 区的“阳光地带”发展。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 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 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说明其农业区 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通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冷藏、保鲜技 术的进步;市场需求 变化;农业生产技术 的提高;灌溉条件的 改善;城市发展。
(3)6月22日,某观测者测得图2中标志碑影子的最小面积是0.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 间10:30)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1)美国X号州际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是城__市__分__布;影响该公路北段城市密度大 于南段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气__候___。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的设想,降低生产 成本,吸引纺织工业回归,主要依赖于_先__进__的_。纺织技术
第 19 页
材料二 洛杉矶市(34°N,118°W)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剧增, 20世纪40年代初,该市汽车拥有量迭250万辆之多。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 时有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和旅游业迅速发展
第 16 页
思维建构:产业转移
第 17 页
概念辨析:工业集聚与工业扩 散
集聚表现为小区域内有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扩散表现为大范围内 有联系的工厂远距离的协作关系。其区别如下:
类型
原因
直接目的
最终目的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 协作厂之间存在 联系;共用基础设施 或劳动力资源
探究主题1: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80ºW
河
斯乙
②
伦
劳
7m 蒙特利尔
圣①
甲
75m
探究问题 (1)推断图示区域冬季盛行的风向 及性质。
西北风(西风和北风),干冷。 (2)说出湖泊对冬季过境气流的影
40ºN
响。增温增湿。
河流 水域
75m 水面高程 雪带
(3)简述图中雪带的分布特征,并
分分析布在原湖因泊。的东岸、南岸、东南岸。五大湖地
第4页
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寒 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哥 湾,气温急剧下降,形成暴 风雪寒潮天气。
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 呈南北狭长的条带状。地形、 洋流、西风带等。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夏季, 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 自由北上,使中部和东部地 区普拉遍美暖地形热图。
第5页
90ºW
城市
谷物运输方向 铁路
第 11 页
探究主题3:现代农业——地区专门化
探究问题 (2)简述美国实施农业生产地区专 门化和发展精确农业的好处。 实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 发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 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施精准农业, 可以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 源的利用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省 工省时;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3页
读图指南
1.找出北美洲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并说 出其原因。
盛行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地 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增湿。 的位置。加拿大西南部沿海地区。西风带
2.比较北美洲东西两岸等降水量线的疏密 差异,并思考其原因。 西岸:由于高大的海岸山脉阻挡,使得太平 洋的暖湿气流在西侧的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 水,而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和盆 地降水少,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等降水 量线密集。东岸: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 的水汽阻挡不明显,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等降水量线稀疏。
面积错误。6月22日洛杉矶正午时太阳高度为79.5°(大于45°),影子长度小于0.5米,面积小
于0.3平方米。朝向正确。(6月22日北京时间10:30,当地地方时18:38,接近日落)太阳位
于西北方,影子朝向东南。
第 20 页
⊙☉ ☉⊙ ☉
沙漠
(4)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出现断流 ⊙☉ 主要城市 现象的人为原因。
30°
◆ 国家公园 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
中下游分界 求量增多,河流梯级开发和引水截留大
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
第 10 页
探究主题3:现代农业——地区专门化
探究问题 (1)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 的角度,分析其对美国乳畜带、小麦带 和玉米带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罗拉多 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30°
◆ 国家公园
中下游分界
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致地壳 隆起抬升,形成高原;后期在风化和强 烈的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大峡谷。
第9页
探究主题2:鬼斧神工——科罗拉多大峡谷
探究问题
120°
105°
2000-3000
(3)科罗拉多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
1000-2000 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
☉
甲
500-1000 200-500
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
4301
0-200
☉
◆
0~-200
R ⊙☉西⊙☉☉北风(⊙西◆风大峡和谷 ☉北风◆ ),干冷。-2季00节~河-1000
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气流下沉增温, 形成荒漠;北边为湿润气流迎风坡, 降水多;南边为背风坡,降水少。
第 15 页
(1)18世纪美国五大湖区工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有哪
些? 汽车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
(石3)油分危析机20;世日纪本中、期以德来国,等底国特家律汽日车趋业衰的落冲,击直至;陷房入地财产政崩危溃机;的产具业体结原构因单。一;新 技术革命冲击等。
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 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宜种植谷物,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这里形成了 美国的乳畜带。 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降水较少,比较适宜 种植小麦。因此,这里形成了美国的小麦区。 乳畜带以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 期为160~200天,年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因此,这 里形成了美国的玉米带。。
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 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 形成降雪,
(4)举例说出中国、日本能出现类 似五大湖雪带的地区。
第6页
思维建构:大湖效应示意图
第7页
思维建构:降水成因分析
第8页
探究主题2:鬼斧神工——科罗拉多大峡谷
120°
105°
2000பைடு நூலகம்3000 1000-2000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 低成本;加强信息交 流与技术协作
工业扩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 地价、工资上涨,资 源紧张,污染严重; 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 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 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 料,占领市场,寻求 最优区位,利于环境 保护
降低
,提
高经济效益
第 18 页
材料一 图1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X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 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 图2为该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
浙江省汤国荣名师工作室
第五章 北美洲
制作:赵兴利
读图指南
1.落基山脉、海岸山脉、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央大平原、纽芬兰 的岛位、置密。西西比河。(略)
2.沿北纬40°线,绘制地形剖面图。
北美地形图
第2页
北美地形图
读图指南 2.读图结合剖面图思考北美地形特点对 其水系的分布有何影响? 的位置。 ①地势东西高,河流发源于东西高山、高 原地区;②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 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地区,注入大西 洋(墨西哥湾)或者北冰洋,这些河流都有 较大的汇水面积;例如:密西西比河。③ 发源于西部高山区的一些河流,注入太平 洋,这些河流大都短小急促。
第 12 页
探究主题3:现代农业——地区专门化
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黑风暴席卷了美 国东部辽阔的土地(图3)。风暴从美国西部土 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黑色的 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持续了3天。 3亿吨土壤被刮走,风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 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
☉
甲
500-1000 200-500
☉
4301
0-200
☉ ⊙⊙
☉☉
☉
◆
◆
☉
R ⊙ 大峡谷
◆
0~-200 -200~-1000 季节河
⊙☉
沙漠
西北风☉⊙(西☉ 风和北风),干冷⊙。☉ 主要城市
探究问题 (1)结合材料,推断科罗拉多大峡 谷地区的主要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 沉积岩。水平层理明显,具有代表性 化石.寒武纪到新生代岩层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