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开挖到距离设计标高20cm后采取人工清底,应检查基坑尺寸、标高和基底承载力等,符合要求后,及时联系现场技术员、由现场技术员联系监理验槽,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坑几何尺寸等,并由现场技术员进行基坑拍照。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由现场技术人员及时和监理和设计单位意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基底的开挖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坑壁放坡系数为1:0.5。当基坑开挖中地下水渗出时,应及时设置集水坑抽水,确保基坑无积水。开挖完成及时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
e.浇注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4)掺加片石技术要求:
毛石掺入量不得大于总体积的25%,埋放毛石遵守下列规定:
a.毛石应人工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
b.毛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不小于30cm.
c.毛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
三、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挖好后,四周做好围护并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2、如在雨季施工,严格作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3、墙身灌注时,要注意模板变化及灌注速度,防止出现模板变形过大。
4、振捣混凝土的工人必须认真负责,杜绝漏振、过振的情况发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四、注意事项
1、挡土墙采用分段跳槽开挖法,并及时砌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填筑。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表水渗入挡墙基坑、墙背。
2)立模:
所有模板必须采1.5×1.2米的定型组合钢模板,钢管支撑,纵横支撑间距不大于70cm。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打磨、并刷脱模剂。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摸等现象,必须采用φ8的对拉筋对模板加固,对拉筋间距60cm×75cm,成梅花桩布置。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
3)浇筑混凝土:
基础和墙顶1m一下墙身范围内为C20混凝土,至墙顶1m范围内为C25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灌车运输到现场后,用吊车吊装混凝土入模,用插入式震动棒震捣,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应,应符合下列规定:
(2)对原材料的要求
1)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标号为C20和C25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2)片石的要求:
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卵形和薄毛石不能使用,强度不低于30MPa,毛石应无裂纹、无风化、无夹层、无水锈,石块的最大尺寸不超过填放处结构最小尺寸的1/4(约为40cm),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所用的片石均冲冼干净,不得留有其它杂物。
2、浇筑混凝土时放置片时不能砸到模板。
3、挡土墙基础开挖时务必注意避开雨污水管线。
4、因临近既有线施工,施工计划必须报大屯施工前现场作业单,施工机械作业时需派专人防护。
本交底未尽事宜及交底不明确或对交底有疑问之处请及时与现场技术员联系。
项目负责人
现场技术员
班组签认
俯斜式挡土墙尺寸表
H
H1
h
B1
B2
B3
B4
要求承载力(kPa)
200
50
33
65
222
50
40
150
250
50
37
75
248
50
40
150
300
60
44
90
290
60
40
160
400
80
56
110
373
80
50
160
500
100
68
120
457
110
60
200
600
125
82
135
545
140
70
200
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通过溜槽下落。
b.浇注砼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c.砼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砼的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设计的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布置接茬石。
d.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根据线路情况确定,构造要求为2cm厚的沥青木丝板墙身。因分层浇筑,下层次砼浇注前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并铺一层厚度为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2)挡土墙墙身在地面30cm处设置底层Φ0.1m泄水孔,泄水孔上下层布置间距为2m,上下排交错布置,底层泄水孔墙背设置片石盲沟,沟底夯填粘土15cm,沟内填石渣。其他层排水孔在墙背夯填粘土和碎石隔水层。
3)挡土墙顶部设置1m高C25素凝土帽石,并在墙顶预埋防撞护栏预埋件。
4)挡墙设计结构尺寸详见下表:
注:表中尺寸以cm为单位,挡土墙墙高H值。
注:图中尺寸以厘米为单位。
二、施工工艺
因挡土墙设计高度在0.5~6.5m范围,先采取混凝土浇筑方式为基础一次,墙身部分为1m高一次,在每次浇筑完成后必须种植石笋满足下次混凝土浇筑连接,植入混凝土的深度为长度的3/1。如下示意图: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如下:
1、施工工艺流程图
d.毛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得小于25cm。
e.混凝土浇筑高于0.5m以后才能埋放片石,每浇筑0.5m投放一次。
毛石埋放要求示意图如下:
注:图中尺寸以cm为单位。
5)养护拆摸:
砼采用覆盖洒水养生,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必须一直保持砌体表面的湿润;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6)沉降缝设置:
墙身伸缩缝设置按设计图纸施工,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m设置一道宽2cm宽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设置沥青木板。
7)泄水孔设置及墙背回填:
墙身按设计图纸设置泄水孔,间距2~3米,上、下、交错布置,地下水发育地段,应加密泄水孔设置,泄水孔外倾斜5%,孔径为10 cm的PVC管;墙背设盲沟和碎石反滤层,墙背泄水孔底部用粘土夯实封闭。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换填非冻胀土→坡面防护→立模板→浇注混凝土→养护→墙背回填
2、施工技术要求
(1)对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1)工班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认真规划,临时设施必须规范,合理组织安排人力物力。
2)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和材料必须齐全,如挖掘机、运输汽车、吊车、混凝土灌车、电动打夯机、混凝土振棒、水池、钢模板、钢管和毛石等。
技术交底书
单位:北京住总正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项目
片石混凝土
工程部位
俯斜式挡土墙
接受班组
及有关人员
工程数量
详见图纸
进度要求
按项目部要求
日期
交底内容:
一、依据设计图纸要求,K0+240-K0+363段右侧路基接桥段变坡挡土墙:
1)挡土墙基础采用C20素混凝土,墙身底至离墙顶1m范围内采用C20毛石混凝土,至墙顶1m范围内采用C25素混凝土,毛石强度不小于30MPa,毛石掺用量不得大于总体积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