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科技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20XX 年宏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1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即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为)(Q f p d =,价格为0P 使得消费者需求量为0Q ,则消费者需求为⎰-=QQ P dQ Q f CS 000)(.2 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3 准租金供给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服务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也可以表示为固定总成本和经济利润.准租金=总收益-可变成本=固定不变成本+经济利润. 4 支出法用支出法衡量需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进出口这些内容.公式:GDP=C+I+G+(X-M),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G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X-M为净出口,可正可负. 5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6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二 简答题1 假设一个生产函数的边际产量在要素增加到一个程度后下降为负值,它的等产量曲线有什么特点?答: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绝对值.dl dk MRTS LK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即必有:K L MP MP dl dk //=-,由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公式得:K L LK MP MP MRTS /=,可见,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要素的边际产量为负值,那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也为负值,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值.这意味着如果厂商使用更多的劳动,他就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资本以保持在等产量曲线上,如果使用更多的劳动而资本量不变,产量水平将下降.所以说,当要素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等产量曲线特点是正斜率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2垄断厂商的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有什么关系?答:由于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如下关系:设P=P(Q),则TR(Q)=P(Q)Q,MR(Q)=P+QdP/dQ=P(1+QdPPdQ),所以,MR=P(1-1/Ed),从以上证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1)当Ed>1时,MR>0,则厂商的总收益与商品销售量成同方向变动,与商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动;(2)当Ed<1时,MR<0,则厂商的总收益与商品销售量成反方向变动,与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动;(3)当Ed=1时,MR=0,则厂商的总收益不会受商品销售量变化的影响,且TR此时达到极大值.3什么是财政政策?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意义何在?答:(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达到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供给主要有两类:支出类: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收入类:变动税收和公债.(2)财政政策作用机制:政府购买构成总需求一部分,作用作为直接.对国民收入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通过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作用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影响程度取决于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作用途径有两条:一是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二是税率高低将改变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税收乘数.(3)积极的财政政策市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增支减税.(4)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拉动内需,使IS曲线上移,引起AD曲线的上移,引起产出水平增加,利率升高,财政政策关键要克服挤出效应.4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答:(1)IS-LM模型:IS曲线在经济中的含义是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IS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引起IS线移动的几个原因为乘数性因素,自主性因素,政府弱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引起IS线向右上方平移,若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IS线向左下方平移.LM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引起LM曲线移动的两个因素为货币需求对收入及利率的敏感系数,实际货币供给量.IS-LM分析: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在LM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线与LM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会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有超额产品供给,从而导致收入下降,组合点左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线左上方时,货币需求小雨货币供给,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利率下降,提高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下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线右下方时,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上升.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调整:若IS 线和LM 线移动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都会发生变动.(2) IS-LM模型的含义:西方学者用IS-LM模型作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简明而直观的工具.由于在分析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时,会由移动看出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效果.三 计算题1 设一个消费者是用两种商品(X,Y),效用函数为4/14/310Y X U =,商品价格5=Px 元,3=Py 元,(1) 设他的收入为40元,求消费者均衡.(2) 求恩格尔曲线.解:(1) 效用最大化问题:4/14/310max Y X U =,使得1=+Y P X P Y X ,对效用函数做对数变换,最大化问题等价于Y X U ln 4/1ln 4/310ln ln max ++=,使得1=+Y P X P Y X ,当5=Px ,3=Py ,40=I 时,有Y X U ln 4/1ln 4/310ln ln max ++=,使得4035=+Y X .设)4035(ln 4/1ln 4/310ln -++++=Y X Y X L λ,则034/1/.054/3/=+=∂∂=+=∂∂λλY Y L X X L ,04035/=-+=∂∂Y X L λ,得出3/10,640/1,3/10,6**==→-===Y X Y X 消费者均衡λ(2) 由(1)的最大化条件知5/9/=Y X ,代入约束条件I Y X =+35得:X的恩格尔曲线:20/33/55I X I X X =→=+.Y的恩格尔曲线:12/39I Y I Y Y =→=+. 2 设有两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生产成本均为C(Q)=10Q.市场需求P=15-0.01Q.两个厂商独立决定产量.(1) 求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2) 求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解:设两个厂商分别为A和B,其产量为QA,QB,利润为B A ππ,,市场总需求量QB QA Q +=,市场反需求函数为)(01.015QB QA P +-=(1) 厂商A利润B A A A A B A A A A A Q Q Q Q Q Q Q Q Q QC PQ A 01.001.051001.001.015)(22--=---=-=π,其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B A B A A Q Q Q Q Q A 5.0250001.002.050/-=→=--→=∂∂π,所以厂商A的反应函数为:B A Q Q 5.0250-=.类似可得,厂商B的利润:B A BB B B Q Q Q Q QC PQ B 01.001.05)(2--=-=π,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A B B Q Q Q B 5.02500/-=→=∂∂π,所以厂商B的反应函数为:A B Q Q 05.0250-=.(2) 联立厂商A,B的反应函数,有→==→-=-=3/50005.0250,5.0250**B A A B B A Q Q Q Q Q Q 市场均衡价格为→=3/35*P 均衡利润:9/2500***===B A πππ3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200亿元,C=60+0.8Yd,T=100亿元,I=150亿元,G=100亿元.(1) 求IS和LM方程.(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 政府支出从10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 IS:1150100)100(2.060100150=→+-+-+→+=+Y Y T S G ILM:2002.0102.0200-=→-=→=y r r Y L M(2) 均衡条件:150,32002.0,1150****==-==→=I Y r Y LM IS(3)当120'=G 时,IS:1250100)100(2.060120150'*=→+-+-=+→+=+Y Y T S G I .LM:15052002.0102.0200*=→=-→-=→=I Y r Y L M .易知,均衡收入上升(由1150上升至1250),利率上升(由3上升至5),投资不变. (4) 由于政府增支所引起的利率上升没有导致投资的下降,故无挤出效应.四 论述题1 论述并推导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答:(1)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如果某一点处于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时,则该点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成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所构成的曲线成为交换的契约线,他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就是要求任何两种商品对于任何同时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B XY A XY MRS MRS =.(2)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如果某一点处于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时,则该点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成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有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所构成的曲线称为生产的契约线,他表示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就是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于任何同时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的生产者来说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Y LK X LK MRTS MRTS =.(3)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契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了一定量的投入要素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的产出.在将这些产出描绘在一个坐标轴上就可以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两个特点:一是他向右下方倾斜,二是他向右上方凸出.一般将生产可能性曲线右上方的区域称为生产不可能性区域,而把生产可能性曲线左下方的区域称为生产无效率区域.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友条件就是要求任何两种产品或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XY XY MRS MRT =.2 论述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你认为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并加以分析.答:(1)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主义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作用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2,充分就业其含义是指在某以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实现了就业.3,失业有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三种不同类型,摩擦失业时只有与劳动市场上出现了暂时的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他不是真正对劳动力需求不足造成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工人拒绝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而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指那种虽然劳动者愿意按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但却仍然得不到工作的失业现象,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失业.4,社会的总就业量决定与总需求量.5,有效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2)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进步性评价:1,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否定了萨伊定律,打破了“供给会自动创造自身需求”的深化.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的调节是有缺陷的,他难以做到使经济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均衡.2,他继承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思想,作为补充和发展,他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的概念.3,他主张用积极的有规划的政府干预取代消极放任的自由经营,并把保持充分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和充分发挥经济潜力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开创了政府维持充分就业,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先河.(3)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局限性:1,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产生,其直接目的就是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命运,寻求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他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来的表面联系上徘徊,而不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去探索.2,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构筑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基础之上.心理上的消费秦想使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预期时利润率出现偏低的趋势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因此引起投资需求不足.这种把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无法确定的心理因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3,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实施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当经济处于对内有失业,对外有顺差时才是有效的.4,凯恩斯本人对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分析常常是混乱的.他的一些经济方案和措施也主要是针对现状的.(4)凯恩斯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问题如失业问题具有很有效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如下:1,充分就业并非人人就业,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常态,Ethan Frome 应转化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就业应理解为合理就业或适度失业,也就是说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2,对失业问题市场不能自发调节,政府必须干预,要把就业目标纳入政府宏观调控之中.3,根据凯恩斯就业理论,就业问题存在或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4,加快失业救济和保险体系的建设,应积极制定失业救济有关法规,规范政府的失业救济行为,并且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的失业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5,发展经济以增加就业,创造基业机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失业增加就业,根本的是靠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治本的措施.页脚内容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