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在经济改革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了解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重要性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中,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推进的浪潮中,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并且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这两种影响同时并存、相互交锋、复合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重构了利益格局,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凸现。

这一变化,拓宽了大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参照系。

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和正当利益观念等新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普遍获得了青睐与张扬。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已经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市场经济所弘扬的各种观念,作为一种社会导向和未来挑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更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市场经济的发展,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其知识的更新和才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市场经济就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主要是依据效益来进行的。

这一事实无疑给大学生知识更新和才能锻炼注入了现实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于自身个性和素质的培养,注重职业性能力的提高,努力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团结合作、组织等能力,以便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谋求更好的自身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商品意识以及和会活动能力。

3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展开的前提是个体的成熟,它是以生产者的独立自主作为参与前提,以等价交换作为实现的手段,以开放作为发展的条件,以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作为企业兴衰存亡的衡量标准。

这些特点与大学生个体逐渐成熟,自主意识的觉悟与增强,追求上进勇于创新的思想特点相融合,使得自主意识、竞争观念、民主平等观念、效率观点与开拓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确立和张扬。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的,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能以市场经济的导向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主动性、适应性都有很大提高。

基于这种自主意识,使得面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上,不再拘泥于一个模式,一种观点。

在各种思潮和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不再附和,善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判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混乱,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价值取向由精神尺度转向物质尺度,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

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错误的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迷失了自我,从而追求商品的多元化和货币的无限化,陷入了追求名牌、时尚、奢侈的贪图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泥潭大潮之中不能自拔。

现在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丰富的精神境界,而是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拥有的权利和财富。

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大学生们意识到物质衡量事物价值的重要性,引起了大学生对物质财富的普遍敬仰和追求,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提高,使精神价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2 崇拜自我,个人主义盛行。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摆脱了依赖集体社会的心理而自立自强,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个人竞争力。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充分肯定与尊重.所形成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人主义的盛行。

大学生中出现了极端自私,缺乏关爱,集体意识淡薄等不良现象。

大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少了,生活上的互相关心也少了。

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而轻视了集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凝聚力。

3 急功近利,导致对传统观念的淡漠和政治修养的淡化。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尊重和肯定使大学生趋于求实创新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

物质利益的追求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的心态,将目光拘泥于实用性课程,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的培养和提高。

再加上当今社会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中“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思想形成巨大的冲突,导致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缺乏理性自觉,思想政治素质日益低下。

为了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极大削减或者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指导和控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全面更新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观念、形式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还用计划经济下的虚假空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求我们不能不顾大学生的利益和价值需要于不顾,因此做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摒弃过去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刻板、封闭、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树立起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

教育的内容和观念必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教育方法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教育形式必须由单一式向社会性转化。

必须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多种渠道和途径,对于那些新鲜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识、精神观念予以充分肯定;对那些陈旧迂腐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个人意识观念予以批判和抨击,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向光明,引向世界,引向未来。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用集体主义原则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集体主义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伦理原则,也是大学生坚持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基础。

要教育大学生把握好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不能忽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不顾,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已,人一旦离开社会,就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进步,个人也就无法存在。

社会集体固然要尊重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但不能迁就个人主义泛滥,要坚定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因此,一方面,要在人生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为社会集体做贡献,明确只有贡献大于索取,才会有社会的进步,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最大利益。

另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立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增强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对自身能力、素质、性格、潜能等各方面有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客服自以为是,盲目创新的倾向,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大学生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了精神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不能损人利己、伤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要以贡献为前提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已大局为重,充分考虑社会的综合效益和价值。

3、创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其思维范式和行为准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

我们很难设想在一个金钱至上、权利至上、个人利益至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泛滥社会主义道德受到抑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社会环境方面,首先,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适当引导。

大众传媒的信息很容易被大学生的思想所同化和接受,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传媒,此时,就要大众传媒发挥本行业的职业操守,担负起社会职责,用积极的信息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次,学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做好纪律规范,整顿校纪校风,坚决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对纯洁的校园文化的腐蚀和侵袭。

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辩证的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取其精华,取其糟粕,避免陷入崇洋媚外的困境。

社会集体要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典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很快调整自我认识,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行为模式,确立价值观的正确认知。

大学生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加全面地认知、认同社会,避免认知偏差进而对社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理性选择1、正确认识功利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功利观念。

只有马克西主义的功利观才是利义兼顾的功利观,其强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之下,谋求个人正当利益;它提倡大公无私,坚持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利益相结合。

坚决反对为牟取个人利益而牺牲和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坚决反对只顾享受,见利忘义,丧失理想和追求的庸俗主义观念;坚决反对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主义。

2、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巨大责任,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应,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有必要地牺牲精神。

多为社会做贡献,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3、求实创新,适应社会和时代特点。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和转型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外开放,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国际敌对势力沉渣泛起等复杂的环境迎面而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求实创新,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紧跟时代脚步,不断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如此才能立足于强手如林的土地不被淘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