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梁永昌
发表时间:2018-09-26T17:04:17.8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梁永昌[导读] 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探讨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作的重点课题。
本文分析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时,强调的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主要内涵及其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梁永昌
身份证号码:44120319XXXX150998 摘要: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现行应该重点关注的工程是管线的综合布置,这里涉及到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
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探讨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作的重点课题。
本文分析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时,强调的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主要内涵及其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引言:
建筑工程大空间开放式平面及开放式天花设计已开始占据建筑市场。
怎么在有限的建筑净空高度及大平面中合理布置管线已成为重点。
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社会背景对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进行探讨,需要关注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支持,需要使用到绘图软件及相应的数据整理软件等。
合理的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进行应用,并积极的结合信息技术,能够尽可能的模拟出管线布置的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管线布置方案,对提高整体的机电设备安装质量而言意义重大。
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概述 1.1 内容
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首先对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进行设计,需要设计的主要管线平衡内容包括管线设计的优化与复核、管线布置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等。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管线在出现交叉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人员要关注管线交叉问题,要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管线交叉的管线布置位置,并通过合理的平衡设计将交叉点处理好。
一般对于较大机电工程出现交叉点的管线位置,要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此时需要采取信息技术软件对管线交叉点进行处理和重新布置(例如:三维建模、BIM技术“revit”,优化安装工程的管线路径等方案)。
其次要做好管线设计的复核工作,管线设计人员要系统的对管线平衡设计进行评估,要全面的考虑管线平衡设计质量及各专业间管线的配合,并将其对建筑结构和空间的影响进行评估。
最后是综合管线各专业的安装顺序及安装协调,使综合管线横平竖直、节约空间和美观。
1.2 原则
在当前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使用的是计算机的三维建模及BIM技术,需要应用在施工图纸设计与管线框架设计中。
在设计管线线路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一般机电工程涵盖通风空调、给排水、强电、建筑智能等多项分部工程,管道包括风管、水管、电线槽等,当管道交叉时,上下左右及跨越排布在施工前应明确,一般自上而下应为电、风、水。
由于风管的截面最大,一般在管道综合排布时应首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但同时要考虑大管径水管的布置,尽量避免风管和水管多次交叉。
一般布置原则是水管让风管、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
遵守的原则为防交叉原则和定位原则,其次还要遵循排列原则和空间原则。
当设计人员严格遵循这四个设计原则时,则可以实现优化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方案的设计。
1.3 流程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用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需要遵照相应的流程。
根据具体的工程实践可知,应按照以下设计流程进行:首先要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纸,在图纸绘制完成以后要对图纸进行审核和交底,接着要召开设计方案研讨会,进一步复核与优化设计方案,设备总包方也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根据安装技术上的经验和流程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完善图纸,当图纸审核无误后,监理部门和业主要进行审批。
总包工程负责人要了解设计的意图,要根据设计、甲方要求和合同对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做出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班组技术交底,并按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确定出合理的工期等。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施工要点
(1)管线定位
在进行管线工程的施工时,要做好管线定位,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顺序进行管线施工。
施工顺序一般由难到易,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重后轻。
布置好施工质量控制点,施工人员要抓住A级控制点重点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A级控制点工程的质量监控,必须由施工、监理和业主三方质量质检人员共同检验;接着对B级质量控制点工程的施工,由施工、监理双方质量质检人员共同检验;C级质量控制点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少由施工方质检人员自行检查。
在安装具体的机电设备和管线时,一定要协调好水、电、风各专业间的安装程序,减少返工和材料的浪费。
(2)管线配比
管线配比要求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合理排列管线,要使管线之间的间距合理,以满足各专业管道安装间距要求,留好相应的安装和检修位置。
管线的配比主要应做好风管、消防给水管和强弱电线管的安装配比,为了加大楼层的净空高度,风管、消防给水管和强弱电线管应尽量减少上下层的叠加,做好交叉部位上下排列,在符合规范和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同时调整各专业的管线尺寸。
(3)避免管线交叉管线交叉的避让方案一般为工艺管道优先、大型通风管优先和无压水管优先,且要首先保证大直径管道的和主要管道的安装合理,其他的管道要尽量利用间隙空间排布。
遵循管线安装规范,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公司的安装经验,做到有序安装,排布整洁合理。
2.2 制图
(1)熟悉及绘制图纸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图纸的绘制需要严格参照图纸的绘制标准,要熟悉图纸格式和设计规范,设计人员要善于参照以前的设计图纸、绘图样式和安装公司以往的安装经验,避免在制作图纸的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设备安装位置重叠和设备安装位置不符合使用要求。
设计人员要首先了解机电工程中的管线的具体情况,机电施工图纸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气管线、环控管线、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由于涉及的专业较多,很多时候是由多个设计人员来设计,从而造成各专业的施工位置重叠。
施工图纸的设计人员要严格保证整体安装效果,各设计专业间多交流,确保出图完整、清晰,减少图纸的更改。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施工图纸的绘制要参照各专业工序进行,一般情况下要对每一个系统进行逐一绘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管线交叉布置合情合理。
图纸的绘制人员要严格参照现行的制图标准和行业规范绘制施工图纸。
(3)确定标高
在绘制管线平衡图时,要确定好管线的标高。
标高的设计要遵守业主的要求,并且设计人员要对安装技术的标准有所了解。
在最终确定标高时,要进一步对机电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有所了解,要安排专业的标高测绘和计算人员,得出科学的标高参数。
当设定完标高后,各方要一起研讨,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该标高是否符合工程质量标准,若符合,则可以最终确定下来。
(4)平衡图纸
标高绘制完成之后,要接着调整管线系统,即最后的图纸平衡部分。
这部分工作的要点是对可能存在的管线碰撞环节进行探讨,根据工程实际管线布设要求对标高进行调整。
部分管线工程中有的部位必须要出现管线交叉,此时要设计出合理的管线穿越方案,使其符合设计规范。
2.3 综合平衡技术处理难点
在设计和布置管线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管线较为密集的区域,这也是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处理难点。
一般情况下,管线综合布置需要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图和机电管线剖面布置图,由三维建模、BIM软件技术做出立体图形,各设计专业对综合管线图纸提出相应的想法一起协商解决。
关注存在的管线密集布置的区域,并重点对管线密集部位绘制剖面图,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管线密集区域的具体布置情况。
以地下车库为例,其工程项目较大,上部空间能直接看到,一般都具有密集的管线分布,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如果不能合理布置,不单影响美观,而且使空间高度过低造成人员心里压抑;所以从设计开始就必须注意综合管线的合理设计,施工方合理安排各专业的安装顺序与现场协调,捉住重点,落实施工样板制度,由样板可行,再到大面积施工,保证质量要点减少返工。
若管线施工的项目较大型,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就要做好对管线的分层梳理,要尽量合理布置支架位置,施工人员可以适当的移动相邻或相同走向的管线,以减少管线交叉出现的可能性。
在管线施工过程中,也要关注工程的美观程度,要建立专门的管线工程美化小组,并加强与管线设计人员和综合管线布置人员的沟通,确保管线的安装方式和尺寸合理,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保证管线施工的外观美观度符合工程要求。
结语: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却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人员必须做好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并积极应用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的综合平衡技术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管线布置交叉出现的概率和工程综合管线安装的不协调问题,促进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工程的进度,保证机电设备系统安装的质量,减少工程作业的材料消耗,减少施工的劳动力,加强整个系统的安装美观度和楼层的净空高度。
参考文献:
[1]党晓鹏.装配式管线支吊架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
[2]董锦洪.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
[3]丁创锐.浅谈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综合管线施工[J].机电信息,2016(03).
[4]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机电工程管理及实务.201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