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学培训课程
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技术思路 (一)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 (1)年金法的基本公式
P=A / r P——企业评估价值; 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资本化率。
(2)年金化的公式变形
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年金法,是将已处于均衡状态,其未 来收益具有充分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企业收益进行年金化处 理,然后再把已年金化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企 业的价值。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
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 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1、评估对象是由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2、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3、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
【解答】
P
R1n
(P
/
F
,
r,
n)
Rn r
(P
/
F,
r,
n)
=(100×0.9091+120×0.8264+150×0.7513
+160×0.683+200×0.6209)+200÷10%×0.6209
=536+2 000×0.6209
=1778(万元)
承上例资料,假如评估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企 业从第六年起,收益额将在第五年的水平上以2%的增长率 保持增长,其他条件不变,试估测待估企业的价值。
2、不同口径收益的选择及计算
资产 = 付息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企业整体价值
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息前净现金流量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EBIT×(1-T) +折旧与摊销 -营运资本增加 -资本性支出
净现金流量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债权人现金流量
股利支付-股权发行
税后利息支出 -债务净增加
△(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
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 (2)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
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二)具体范围
企业资产的具体范围是评估人员具体实施的资产范围,即有 效资产范围,是在评估的一般范围的基础上经合理必要的 重组后的评估范围。
界定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的正确处 理:
(1)对于在评估时暂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 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为“待定产权资产”,暂不列 入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
判断。
2、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 (1)评估基准日审计后企业收益的调整。 (2)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3)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① 对企业未来前若干年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 预测内容(见后表)
② 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 A. 保持递增比率g; B. 保持一个固定值; C. 收益额等差级数变化。
易对方对拟交易企业的价值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所以 企业价值评估应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上,其显示的是企业 的公允价值。
6、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口径分别衡量 企业价值具体表现为企业整体价值(总资产价值)、股
东全部权益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净资产价值)和股东 部分权益价值(部分股权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
P' R1n (P / F , r, n)
A P' (P / A, r, n)
P A/r
【例】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 元、110万元、130万元、120万元,假定本金化率为10%,试 用年金法估测待估企业价值。
【解答】
(1)计算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的现值 =100×0.9091+120×0.8264+110×0.7513 +130×0.6830+120×0.6209=437(万元)
3、银行票据的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二)风险报酬率的估测 (1)风险累加法
风险报酬率 =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 +财务风险报酬率+其他风险报酬率
(2)β系数法 ① 基本思路 企业报酬率=社会平均风险报酬×β β系数是指某个上市公司相对于充分风险分散的市场投
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的参数。
② 数学公式表示
式中:
Pn —— 第n年企业资产的变现值
三、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定 1、企业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1)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净利润、净现金流量(不容易被改变,更客观准确) (2)企业收益的其他表现形式 息前净利润
息税前净利润
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息税前净现金流量
— 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
注意:这里的R
f
1和R
f
一般情况下是相等的。
2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
R
E D
E
K
+
e
D
D
E
Kd
(1-t)
式中:
E — 权益的市场价值;
D — 债务的市场价值;
Ke — 权益资本要求的投资回报率; Kd — 债务资本要求的投资回报率; t — 被评估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长期资产支出-无息长期负债)
资产 = 付息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企业整体价值 债权人价值 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息税前净利润
I × (1-T)
净利润
三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长期负债=企业投资资本价值 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的付息债务=企业整体价值
(二)企业收益预测
1、收益预测三个阶段 (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2)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的预测。 (例如: 未来3-5年); (3)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程序(续)
(二)指定评估工作方案,做好人员和进度安排; (三)收集资料与现场勘察相结合,做好评估的基础工作; (四)确定价值类型和评估方法,进行评估估算;
分析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 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方法进行评定估算 ,得出企业价值评估结果。 (五)撰写资产评估报告,得出评估结论。
第二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 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一、利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应注意的问题 收益法的基本思路是对被评估资产预期收益进行折现从而
作为评估值,其基础是对被评估资产未来获利能力的判断和 把握。
1、正确确定企业收益; 2、合理预测企业收益; 3、正确选择折现率
资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评估目的 和评估对象范围的基础上。企业资产评估的范围至少包括 以下两个层次:其一是企业资产范围,即企业评估的一般 范围;其二是企业有效资产的范围,即企业评估的具体范 围。
(一)一般范围 在具体界定企业的资产范围时,应根据下列资料和数据
进行: (1)企业的资产评估申请报告,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文
4、企业价值的评估结果有别于账面价值、公司市值和清算 价值; 企业账面价值是一个以历史为基础进行计量的会计概念 ,可以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获得。 公司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股票的市场价格(市 场价值之和)。 清算价值是指企业停止经营,变卖所有的企业资产减去 所以负债后的现金余额。
5、企业价值的评估值是企业的公允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服务,使交
— 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系数; — 企业特定的风险调整系数。
Ⅲ. 如果所求β系数是被评估企业的β系数(=企业所在行业的 β系数×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α),直接利用β系数就可以了 ,而不需要再考虑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α因素了。
(三)折现率的测算
1、累加法
R R f+Rq 式中: R —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 Rf — 无风险报酬率; Rq — 风险报酬率;
2)计算五年预期收益额的等额年金值 A×(P/A,10%,5)=437 A=437÷3.7907=115.3万元
(3)计算待估企业价值 P=A÷10%=115.3÷10%=1 153(万元)
2、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为前后两段。
(1)假设以前段最后一年的收益作为后段各年的年金收益;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程序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如下程序 实施: (一)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基准日 评估人员在开展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时,应当明确以下事项: (1)委托方基本情况; (2)委托方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 (3)被评估企业的基本情况; (4)评估目的; (5)评估对象及其相关权益状况; (6)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7)评估基准日; (8)评估假设及限定条件; (9)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单位:万元
20××年
学习小资料: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012宣传片
四、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在本质上是相同,都属于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一)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是行业平均收益 率可作为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是用来测算权益资本折现率的一种工具 (2)数学表达式
R R f 1+(Rm R f 2 )
式中:
R —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
Rf 1 — 现行无风险报酬率; Rm — 市场期望报酬率历史平均值; Rf 2 — 历史平均无风险报酬率;
— 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系数;
史上实力最悬殊 的棋局, 却有一 个最完美的结局 (如右图),那 就是红先和。
第十章 企业价值评估
❖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 第二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市场法与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