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美学
镜子与反映
朱生豪的译本没有译出“镜子”的说法,译文 是“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 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 发展的模型。”
mirror作名词是“镜子”,作动词是“反映”。 电影改编《哈姆莱特》保留了原著的“镜子”翻译。
镜子说的源流
文艺复兴美学的“镜子论”源于古罗马西塞罗 “戏剧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文艺复兴以后,它 成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
莫里哀谈道:“喜剧是一面公众的镜子。”歌 德认为他的叙事长诗《列那狐》是“宫廷和统治者 的一面镜子”。菲尔丁谈到他创作的人物“是给成 千成万的人在密室里当作镜子。”(《约瑟夫•安德 鲁斯的经历》P198)司汤达也提到小说是反映生活 的一面镜子。别林斯基称《浮士德》“是当代法国社 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比做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3、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
坚持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美学 原则。主张文艺要给人以娱乐,更要给人以教育。 英国诗人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指出:诗“就是 一种说着话的图画,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 。
塞万提斯认为,在一出好戏里,“诙谐的部分 使观众娱乐,严肃的部分给他教益。”
美善等同
文艺复兴美学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把美与 善等同起来,这在当时是一股很突出的美学倾向。 例如意大利的瓦尔齐就把“教益”和“诗的公道” 混为一谈,认为诗、哲学和历史这三种学问在目 的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促进人类生活的完美。诗 所采取的摹仿形式最为有效,它用活生生的具体 事例教育读者,从艺术作品中看到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因而自己也就趋善避恶。这就是“诗的 公道”。
米开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罗·夜
2、重视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继承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这个传统 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点,提出艺术要反映现实人生的主 张。突出表现为“镜子”说。
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 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着多少事物,就 摄取多少形象。”画家应该是“自然的儿子”,而不 是“自然的孙子”(即临摹别人摹仿自然的作品)。
文艺复兴美学
1、强调感性的美:认为美感是人的一种天
性。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对直观的美具有无法抑 止的向往。达•芬奇在《绘画论》中也谈到对感性 美的追求。他建议画家应该去“窥见”大自然和 人的美,要在他们最充分地表现出美的那一瞬间 去观察他们。他说:“请你在傍晚或在阴天注意 男人和女人的面部,他们的脸是多么的迷人、多 么温柔呀。”
莎士比亚“镜子说”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谈到“镜子说”。 他说:“戏剧的最终目的,如同镜子反映自然, 显示它的善恶,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的样子和 印记”(三幕二场)
Whose end, both at the first and now, was and is, to hold, as’t 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 to show virtue her own feature, scorn her own image, and the very age and body of the time his form and pressure.
业余科学家
文艺复兴研究解剖学、 透视学、配色学等科学的, 大都是业余科学家,而不 是专业的自然科学家。他 们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 研究自然科学。
比如达·芬奇研究解剖 学是为了更好地雕塑和画 出人的合自然的肌肉块面 和比例。图为达·芬奇的的 解剖学手稿,精确地绘出 肌肉和关节。
达芬奇·解剖学手稿
BBC纪录片《达芬奇》 达芬奇解剖尸体
BBC纪录片《达芬奇》:借助专家的力量,制 造并测试达芬奇发明的降落伞、坦克、机器人,均 获得成功。
中世纪不允许解剖尸体,为了了解人体构造, 达芬奇偷尸体解剖。
美的比例
文艺复兴美学追求 技巧也表现在比例方面。 他们苦心钻研,想找出 最美的线形和最美的比 例,并以“适中的尺度” 作为规范。这已经感觉 到了美的形式是一般的、 典型的和理想的。美、 和谐、匀称、优雅,都 是文艺复兴美学研究的 问题。
威尔第·歌剧《福斯塔夫》 福斯塔夫的荣誉心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 亚笔下的喜剧形象,一 个五毒俱全的人物。他 没有道德感和荣誉心。 幽默是他的最大优点, 显示出艺术魅力。
意大利歌剧泰斗威 尔第的轻歌剧《福斯塔 夫》 再现了福斯塔夫 性格,美与善分离。
4、追求形式技巧
文艺复兴美学重视技巧是科学对艺术的要求, 是科学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上的运用。当时的一 些大艺术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如阿尔伯蒂、达•芬 奇和米琪尔•安杰罗。他们除了强调艺术家要精细 地观察自然事物外,还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表达 方面的科学技巧。
美善相乐
在传统的美学观中,通常 把美与善等同起来,认为美就 是善,善就是美。实际上,美 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它可以脱 离善而独立存在。“美善相乐” 是从伦理观出发看问题,从审 美的观念看,艺术美不一定是 善的东西。在伦理上被否定的 东西,在艺术审美上可以是被 肯定的东西。
福斯塔夫在道德上是丑的, 但在审美上他的幽默却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