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3、协助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 到低浓度的一种穿膜运输方式,它不消耗细胞的 代谢能,但需要专一性的跨膜蛋白的帮助
a.闸门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
* 电压闸门通道:只有当膜电位发生变化时,闸门才开启的离子通 道(例:Na+通道、Ca2+通道)。
* 配体闸门通道:配体与通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通道蛋白 构象发生变化,使闸门开放。
合位点;绝大多数还具有2个起调节作用的小的β亚基。 1、Na+—K+泵
(1)、Na+—K+泵的结构与运转机制 (2)、Na+—K+泵主要生理功能:
①维持细胞膜点位
②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平衡
③吸收营养
2、Ca2+泵及其他P型泵
(1)、Ca2+泵的结构与功能 (2)、P型H+ 泵
(二)、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V型质子泵广泛存在于动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制作人:15级生科二班
罗亚林 孔令陶 冯彩云 李发贵 李泽文 丁谷木 王祥星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1.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1.P-型离子泵 2.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 3.ABC超家族 4.协同转运 5.离子跨膜转运和膜电位
过程:RER上合成分泌蛋白-高尔基复合体上加工- 分泌囊泡-与膜结合,释放到膜外 胞吐作用分为两种途径:组成型分泌途径(几乎存 在于所有细胞中)、调节分泌途径(只存在于某些 特化的分泌细胞)
• 2、耦联转运蛋白:耦联转运蛋白介导各种离子和分子的跨膜运 动。
• 这类转运蛋白包括两种基本类型:通向协同转运蛋白和反向协同 转运蛋白。
• 3、光驱动泵:主要发现于细菌细胞,对溶质的主动运输与光能 的输入想耦联。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一)P型泵:所有P型泵都有2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具有ATP结
(一)被动运输:物质由高浓度一侧通过膜到 低浓度一侧而不消耗代谢能的一种运输方式。
• 1、简单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膜的一侧运送到另一侧, 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无需专一性蛋白做载体(疏水(脂溶 性)非极性小分子、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
• 2、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 水分子不带电荷但具有极性,尽管它可以通过简单扩散的方 式缓慢通过双脂层,但对于某些组织来说,水分子就必须借 助质膜上的大量水孔蛋白以实现快速跨膜转运。 此外,有些水孔蛋白还在植物逆境应答如抗旱性中起重要作 用。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1.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 2.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3.胞吐作用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1.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细胞内外的离子差别分布的两种调控机制: • 一是取决与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 • 二是取决于质膜本身的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特征。
膜转运蛋白:
*压力激活通道:受压力调控,如听觉毛细胞离子通道。
b.载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
在膜的一侧,溶质分子与载体蛋白上专一的结合位点结合,载 体蛋白构象发生变化,将溶质分子运至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与溶 质分离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构象(例: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C.特点 (1)饱和性
(2)高度选择性 (3)蛋白质变性剂对膜转运蛋白有抑制作用
载体蛋白:
1.载体蛋白几乎存在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属于多次跨 膜蛋白。 2.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往往含有各自功能相关的不同载体 蛋白。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所以每种载体蛋白对底 物具有高度选择性,通常只能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 4.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 5.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地抑制,又可被某种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pH有依赖性等,因此有人将载体蛋 白称为通透酶。
特点:不与细胞质内其他结构直接接触和混合 囊泡只与特定膜融合,直接转运 消耗代谢能。
基本形式: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一)胞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指通过细胞膜 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分外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包裹 成膜泡运进细胞的过程。胞吞作用主要分为两类:
1.吞噬作用:摄入大的颗粒,如细菌和细胞碎片。原生 动物摄食方式,哺乳动物只有少数特化的细胞,如巨噬细 胞等才有摄入和消化大颗粒的吞噬作用。
(二)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的一侧通过膜到 高浓度的一侧,同时消耗代谢能的一种物质运输 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分为: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简介提供能量以及光驱动泵三种基本类型。
• 1、ATP驱动泵是ATP酶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实现离 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或提供动力,间接消耗ATP,同时也需 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参与。
同向协同运输:Na+与葡萄糖 反向协同运输:Na+与H+
(五)离子跨膜转运和膜电位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膜泡运输:细胞在转运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过程 中,物质被包裹在膜脂双分子层围成的囊泡中, 通过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 式称为膜泡运输。
通道蛋白:
提供亲水通道。目前已发现100多种,几乎都是离子通 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性,主要有3类:电位闸门通 道、配体闸门通道、机械闸门通道。只参与被动运输。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方式: (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2)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物细胞的胞内体膜、溶酶体膜,破骨细胞核某些肾小管细胞的质膜, 以及植物、酵母及其它真菌细胞的液泡膜上。
(三)、ABC超家族:ABC超家族也是一 类ATP驱动泵,又叫ABC转运蛋白。
ABC转运蛋白与疾病:在正常生理条件下,ABC转 运蛋白是细菌质膜上糖、氨基酸、磷脂和肽的转
运蛋白,是哺乳类细胞质膜上磷脂、亲脂性药物、 胆固醇和其他小分子的转运蛋白。
2.胞饮作用:摄入液体和溶质分子进入细胞的过程。大 多数细胞都具有胞饮作用。
(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有一些物质的内吞, 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然后细胞膜内陷 形成有被小窝,继而形成有被小泡,这种内吞 方式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二)胞吐作用:又称出胞作用,指将细胞 内的分泌物质、未分解物质等,通过膜泡转 运至细胞膜与之融合,将膜泡内物质排出细 胞外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