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生态环境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声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废弃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环境整治目标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主要实施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休闲小广场改扩建与绿化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公厕建设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总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费用计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投资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主要成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成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达到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项目概况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逐步推进,XX市XX镇XX村积极主动配合全镇开展生态镇的创建工作,生态村作为生态镇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生态村创建中的细胞工程,为此,XX村村委会高度重视,依照《关于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3号文)的精神,全村开展了以农村垃圾治理,水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其目的就是初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确保整治工作富有成效,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项目名称: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项目申报单位:XX村村委会3、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镇XX村4、项目方案编制单位:XX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3号);2、《关于修改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申报材料的通知》(赣环然字[2008]25号);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IBI—1999;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5、《江西省农村面源与生活污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赣环然字[2010]16号);6、《江西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操作指南(试行)》();7、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8、其他相关材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农”,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庄规划为布局,以治理污染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主要抓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镇建设规划》提出的环保措施,以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环保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对农村环境展开全面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意义随着XX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XX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严格处置,随地丢弃或随地填埋。
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随便排放、淤积,严重污染空气、水体环境,影响卫生。
由于农村上述大部分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和抚河及支流水质,直接危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
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卫设施投入严重滞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产生面广、来源多、增长快的问题,并给当地人民群众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带来积极的作用。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这个平台,能使XX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村容村貌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农村面貌干净、整洁、有序,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群众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
第二章基本概况自然地理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镇的北部,东与XX村毗邻,南界XX村,西连XX村,北接XX 村。
(见区位图)地形地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逐渐倾斜,全村处在抚河冲积平原之上。
(见遥感影像图)气候特征境内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全年无霜期250天,实际日照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在1550毫米左右。
土壤类型境内平原地区大部分为砂壤土,低丘岗地为红壤土。
水系。
(见水系图)自然资源XX村所辖自然村紧紧相连,人口密集。
耕地总面积673余亩,其中水田500亩,旱地173亩。
社会经济行政人口2011年XX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224户,1024人。
经济现状XX村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主要收入来自水稻、大棚蔬菜、豇豆、荸荠等,优势农产品缺乏规模和深加工能力。
2011年XX村人均农民年收入8024元。
环境现状XX村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产生量大,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造成村内垃圾随处堆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村内环境受到极大影响,污染非常严重,对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抚河的水质。
第三章生态环境预测水环境XX村位于公路两侧,地势低洼,两侧居民生活污水都流入屋后水沟,由于地势低洼造成XX村积水严重,污水横流。
水环境问题严重。
生活污水量计算:2012年-2016年人口分别为1024人,1039人和1055人。
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00升,污水量为75%计算(未计列禽畜粪污及流入XX村的污水量),XX村的生活污水量预测见表3-1。
表3-1 XX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单位:吨大气环境XX村境内无工矿企业,无大型畜禽养殖场,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小,由于地处偏僻,外来影响较小,空气质量优。
声环境XX村小组主要噪声污染为汽车噪声,无其他重大声污染源,声环境质量优。
固体废弃物XX村的固废排放主要是生活垃圾的排放,由于村内无固定的垃圾存放地,村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的现象严重,导致村内脏、乱、差。
生活垃圾量计算:2012年人口达1024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公斤计算;2014年人口达1039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公斤计算;2016年人口达1055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量公斤计算,XX村生活垃圾排放量预测见表3-2。
表3-2 XX村生活垃圾排放量预测单位:吨第四章环境整治目标及原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贯彻到农村建设管理中,将农村环境视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采取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手段和措施,适应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管理、有效控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做到经济建设、农村建设、农村管理、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文明和谐、适宜创业居住的农村环境。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是为了深入推进农村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面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适宜居住的农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从2012年10月开始,分层次、抓重点,对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到2014年,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和生态村,力争率先在全省成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具体目标:按照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村建设考核指标,并达到下表要求: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创建生态村为载体,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力度,紧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一两年的时间使XX村的乡村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