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周某,女性,77岁,退休,住址:北京东城区沁春园1号楼113号。
主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利4周”于2009年12月15日18:40由门诊收入院。
患者11月17日打牌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肢无力,遂自行打车至第二炮兵医院就诊,此过程中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至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于二炮医院行MRI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并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经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由门诊收入院。
入院症见:患者左侧肢体力量下降,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行走,左手持物无力,言语欠流利,无四肢抽搐,饮食可,二便调,夜寐可。
既往: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近期服用博苏2.5mg po bid,血压控制尚可;2004年发现冠心病、房颤,现服用欣康20mg bid ;11月17日于二炮医院住院期间发现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尚可。
20年前因可疑乳腺癌行双乳腺切除术;10 年前因胆结石于304医院行胆囊切除术。
否认其他外伤及手术史。
对青霉素及鱼虾过敏。
查体:T : 37.4C P:84 次/分R: 19 次/分BP: 150/80mmHg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问答切题。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右前胸可见各一长约10cm手术疤痕,右肋弓下可见一长约25cm斜行手术疤痕。
头颅对称无畸形,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
双软腭抬起对称。
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两侧语颤对称,心率84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脊柱无侧弯及后突畸形,双下肢不肿,下肢静脉无曲张。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专科情况: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定向力、计算力尚可,记忆力稍差,NIHSS评定:2分;ADL评定:20分;长谷川痴呆量表得分:32.5分。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水平眼震(+ ),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略有变浅,鼓腮无漏气,示齿两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颜面及右上肢针刺觉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肌张力稍高,右侧肌张力正常,四肢各肌腱反射活跃(+++),右侧巴氏征阴性,左侧巴氏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MRI (2009-11-21二炮医院)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头CTA (2009-11-二炮医院)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患者武某某,男,70岁,农民,住址: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村6号。
主因“左侧肢体麻胀2小时”由门诊于2009年11月17日收入院。
患者今日下午3时许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及肢体麻木、酸胀,偶觉头晕,无头痛,无视物模糊,急来我科门诊就诊,门诊考虑急性脑梗塞,为求系统治疗收入院。
刻下症见:偶有头晕,左侧头面部及左侧肢体麻胀感,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无视物旋转,无发热,饮食可,大便偏干,二、三日一行,眠安。
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最高时至160/90mmHg,现自服压氏达5mg qd、倍他乐克6.25g bid控制血压,血压维持在125/80mmHg左右;高脂血症3年余,现服用血滞通控制血脂。
查体T : 36.5C P:78 次/分R: 20 次/分BP: 12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形体肥胖,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无异常,口唇无紫绀,颈软,无抵抗,双侧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HR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部饱满,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专科情况:神清,语利,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记忆力均正常。
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震未引出,双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
左侧面部及左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左侧鼻唇沟略浅,伸舌左偏。
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张力5,双侧肢体肌腱反射(+ + ),双巴氏征(―),双霍夫曼征(―)。
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颅CT (2009 —11—17,本院):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方某,女性,81岁,无业,住址:北京朝阳区望京花园221楼1111号。
主因“意识障碍25天”于2009年11月15日1pm由门诊收入院。
患者家属诉2009年10月21日10am许发现患者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呕吐数次,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夹杂少量血性液,无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家属急送来我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大面积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大脑镰下疝,以“脑出血”收入神经外科。
患者入院后急于换药室行气管插管及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密切观察瞳孔及神志变化。
治疗以脱水降颅压、防止应激性溃疡、开窍醒神、补液补充血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因右侧脑室增大,予行右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定期复查头颅CT提示脑内血量明显减少,完整拔除引流管。
治疗八天后,患者家属签字自动出院。
今患者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收入我病区。
现症见: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呕吐,无发热,无四肢抽搐,留置胃管、尿管,大便三日未行。
既往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可达170/100mmHg,晨起口服降压0号1 片控制在130~140/80~90mmHg ;有双膝骨质增生病史十余年,曾行小针刀等保守治疗,疼痛时口服氨糖美辛肠溶片;患者有咳嗽史2年,口服中药治疗,未明确诊断。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否认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其他慢性病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否认外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7C P:82 次/分R:14 次/分BP:158/10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平车推入病房,查体不合作。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口角无歪斜,伸舌无法检查。
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呈桶状,呼吸浅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
心律齐,心率8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尖搏动正常。
腹膨软,无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无法检查,未扪及包块、结节,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
留置尿管,尿管畅,尿色淡黄。
舌未见,脉滑。
专科情况:昏迷,压眶右眼可睁,疼痛刺激双上肢呈过伸,双侧瞳孔不等大,左直径约2mm,右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消失。
视力、眼球运动、听力检查不配合。
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伸舌无法检查。
四肢感觉、肌力无法检查,四肢肌张力稍高。
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 )。
颈无抵抗,Kernig征、Brudz in ski征无法检查。
5辅助检查:头颅CT (2009-10-21 本院急诊):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100ml,中线明显右移,脑室受压,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四脑室均可见血性液,大脑镰下疝。
头颅CT (2009-10-25 本院):脑内血肿较前减少。
双下肢血管彩超(2009-10-27 本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双下肢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某某,男性,50岁,职员,住址:北京朝阳区南湖东园小区41楼120号。
主因“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2天”于2009-11-12由门诊收入院。
患者前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休息后无缓解,遂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行头CT 口头回报未见出血灶,考虑急性脑梗塞,予阿司匹林200mg qd+st、奥扎格雷钠80mg ivgtt qd+st、克林澳160mg ivgtt qd+st等治疗2日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今由家人陪同来我科就诊,由门诊收入院。
刻下症:言语不利,右侧口角流涎,右上肢抬起困难,右下肢无力,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体健;吸烟20余年,日一包;否认酗酒史。
查体:T 36.5 C, P 84次/分,R 19次/分,BP 150/90 mmHg,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步入病房,查体配合,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皮肤色泽正常,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皮温、弹性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各鼻窦无压痛。
伸舌居中,口角右歪,未见震颤和萎缩。
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未见肿大,口唇无紫绀,牙龈无肿胀,咽后壁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
心前区无隆起,胸骨无叩击痛,双肺叩清,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叩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可,心尖搏动正常。
无胸膜摩擦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结节,未见肠蠕动波,未见肠型,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4次/分。
双下肢不肿,下肢静脉无曲张。
专科检查:神清,言语欠流利,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记忆力可。
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未见凝视,无眼震。
双额纹等深,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右歪,伸舌居中。
面部及四肢针刺觉对称存在,右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指间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尚可,四肢肌腱反射对称活跃(++ ),双巴氏征(―)。
咽反射活跃,脑膜刺激征(―)。
5、辅助检查:头颅CT回报(2009 —11—10,本院):未见出血灶。
患者张某,女,75岁,退休,住址:北京朝阳区花园小区21楼1203号。
主因“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动欠利1天”于2009年11月8日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昨日晨起早餐后感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家人搀扶卧床休息,因症状不缓解。
急来我院急诊。
时查血压170/110mmHg,言语不利,口角左偏,左上肢肌力3级, 左下肢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阴性。
予丹红,奥扎格雷钠,依替米星静点,阿司匹林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晚间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仍感头痛,予醒脑静,甘露醇静点。
今晨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变,查体左上肢肌力有所减退,左侧巴氏征阳性。
联系我科住院进一步治疗。
刻下症见:头痛,以右侧眼眶为著,言语含混,吞咽困难,偶咳有痰,咯出费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以上肢明显,食少,小便自知,大便未行,夜寐差。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系统监测血压,目前服用0号片控制血压;多年头痛史,间断服用愈风宁心片;否认糖尿病,慢支等慢性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