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连续生物处理中的细菌状态表
细菌的生 长阶段 迟缓期 应用举例 无 特点
连续化稳定操作中没有这一阶段
1:0.4~0.8BOD.d- 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能大量
细菌与降解BOD重量比 去除废水中有机物。 (缺点是细菌
对数生长期
高负荷活性污 泥法 (大部分区域) 1:0.4以下
表面的粘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运 动很活跃,不易自行凝聚成菌胶 团,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有 机物浓度相对较高 ) 虽然比对数生长期的差,但仍有相 当的代谢活力,细菌体内积累了大 量贮存物,如异染粒、聚β —羟基 丁酸等,体表的粘液层和荚膜强化 了细菌的生物吸附能力, 自我絮 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池中泥水 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什么时期细菌细胞代谢活性最强
什么时候细菌细胞总数最多
什么时期菌体代谢产物最多
静止期(最高生长量) 静止期(最高生长量)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连续培养 continuous culture
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具体地说,当
பைடு நூலகம்
微生物以分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
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入新鲜培养基和 通入无菌空气;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
应用不利条件,控制微生物的不利影响或无用微生物的生长
6.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一、温度
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这些反应受
温度影响又极其明显,故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最适温度是生长繁殖最快 的温度。 为什么会存在适宜温度? 酶的活性 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 可将细菌分为四大类,嗜 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 及嗜超热菌。
静止期
t
时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衰亡期
细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值 0 t
特征:
生生率<死亡率
活菌数减少 细胞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 型
衰亡期
时间
原因:
内源呼吸,即自溶 有毒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小
结
什么时期细菌细胞生长速度最快
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对数生长期
什么时期世代时间短而稳定
低温的影响
嗜冷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为5~15℃。 嗜冷微生物能在低温生长的原因:
具备低温活性酶;
细胞质膜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低温下保持半流动性;
主动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运转良好。
嗜冷菌的环保用途
6.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二、pH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有密切关系。不同微生物 对pH的要求有不同。微生物对pH的要求也存在最高、最低和最适 三个点。 常见的四大类微生物中,对pH的最适(范围)要求分别是,
生 长 速 率
0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温度℃ 最高温度
6.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低温、中温和高温细菌的生长温度范围
细菌 嗜冷菌 最低温度℃ -5~0 5~10 30 55 以上 最适温度℃ 5~10 25~40 50~60 70~105 最高温度℃ 20~30 45~50 70~80 110~113
嗜中温菌
发酵生产较多(收获
大量菌体和代谢产物),
出 水
光源
生物治污很少应用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恒化连续培养
恒化 —— 维持进水中的营
养成分恒定--恒定流速,及时补充
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 恒定生长速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 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 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
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容器内的培养
物就可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可长期保 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恒定的生长速率
上,于是形成了连续生长。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恒浊连续培养
恒浊 —— 培养基浊
流速控制阀
度恒定(实质是细菌数
量恒定)--不断调节流速使
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反 馈 控 制
光电池
指标。通常对单细胞微生物来说,既可测定细胞数目,又可测定生长
量;而对多细胞 (尤其是丝状真菌 ) ,则常以菌丝生长的长度等作为生 长指标。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研
究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加以选择。
测定微生物总数 测定活细菌数
计算生长量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测定微生物总数
特征:
对 数 期
生长速率常数最大,代时最短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
群体中细胞的化学组分及形态、 生理特性都比较一致
时间t
指数生长:
Nx=N0· 2n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对数期细菌代时G计算
指数生长:
Nx=N0· 2n
lg Nx lg N0 n lg 2
lg Nx lg N 0 n lg 2
个体数目增加 生长是繁殖的基础,繁殖则是生长的结果。
从生长到繁殖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叫发育。
多细胞微生物的生长只是细胞数目增加,不伴随个体数目增加;如果细胞数目增加,个体数目也增加,则称为多细胞微生物的繁殖
一个微生物细胞 合适的外界条件,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个体的生长 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 个体的繁殖 如果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 后就会发生繁殖,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 群体内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
低温的影响
低温:细胞结冻~最适温度下限。 对中温、高温菌不利,休眠? 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遗传普遍停滞。
细胞膜流动性变差。
一旦获得适宜温度,即可恢复活性。
嗜中温菌(耐冷喜温)一般在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因
此实验室常用冰箱的 4℃冷藏温度保存细菌或甘油、石蜡冷
冻保存。
6.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G
G
tx t 0 n
0.301(t 2 t1) Nx lg N0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静止期
细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值 0
特征: 生生率=死亡率 活菌数达最高,且保持相对稳定 开始积累贮存物质(PHB、异染 粒、糖原、淀粉粒、脂肪粒等)
原因: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 耗尽 营养物比例失调 有害代谢产物累积 pH、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学 条件变化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其它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
生长(growth):
同化大于异化
吸收营养物质
细胞不断增长(重量、体积、大小)
繁殖(reproduction):
稳定期
生物膜法 常规活性污泥法 (大部分区域)
衰老期
低浓度污水延时 营养物浓度过低,难以满足其他阶 曝气法 段细菌的生长需要 污泥的厌氧消化
平 推 流 式 活 性 污 泥 法
衰老期
稳定期
占优势
对数期
进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四、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测定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状态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需要选用不同的
水处理设施,投加新鲜污泥时,接种的细 菌不习惯于新环境,会出现或长或短的迟
缓期,迟缓期的出现会增加操作时间,降
低工作效率。
采用处于高效菌群对数期的菌种、增大接种量、尽量 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等方法来缩短或
消除停滞期。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对数期
细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值 0
接种对数期的细菌,停滞期大大缩短。 静止期或衰亡期基本耗尽各种辅酶或其它细胞成分,代谢产物积累中毒, 而使停滞期延长。
营养:从富集培养基转移到贫乏培养基中也出现停滞期。
(尽量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停滞期(迟滞期或适应期)
在实际工作中如接种菌种以启动新的
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测定
——优点:快速
——缺点:不能区分细菌死活
计数器直接计数 染色涂片计数
比例计数
比浊计数法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测定活细菌数
稀释培养计数 生长较慢的细菌 过滤计数 微孔滤膜过滤,将膜臵于已倒好的平板上培养得到生长的菌 落,计数。 菌落计数 10倍稀释法稀释成系列菌液,然后各取1mL臵于无菌平皿中, 培养,计数。
群体的生长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世代时间(G)
细菌两次细胞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 指数生长:
Nx=N0· 2n
式中:Nx、N0为时间tx和t0时的细胞数,n为世代数
世代时间会随着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环境工程中需要选 取世代时间短的菌种,或缩短世代时间,以提高处理效率。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将少量微生物一次接种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 最后一次收获。 应用:生理特性研究、生物发酵和生物治污。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典型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定量描述液 体培养基中 微生物群体 生长规律的 实验曲线
+ 0 _
细 菌 数 目 的 对 数 值 对 数 期
停 滞 期
总菌数
静止期 衰 亡 期
活菌数
0 时间t
细菌的数量很大,都是10的n次方,取对数作图时方便
6.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停滞期(迟滞期或适应期)
为什么会出现停滞期?
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
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