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析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析
——评估是为了得到,而不是为了失去。
——评估是为了适应需求,而不是为了自我 完善。
——自主、开放、创新、发展。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二)以分析诊断、促进改革与发展为 主要目的,激发学校参与评估的内在需 求。 (三)引入多元评估主体。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强调评与 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及其 解决办法。
1级指标-2级指标- 主要评估指标-关
3级指标(观测点 键要素-重点考察
)
内容
迎评材料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高等院校、教科 院、评估机构等 领导、专家
各校基本相同
必须包括行、企业 人员,一线专任教 师
校校不同
以为评估结论提 以分析原因、提出
供依据为主
建议为主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四)评估指标体系
2、建立在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基础之 上。
(2)管理与流程——领导作用、教学( 学生)管理
(3)学习与创新——师资队伍、课程建 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等
(4)资源——平台(设施条件、投入、 领导、师资、文化、声誉等)
(四)评估指标体系 : 4、逻辑体系
重点考察内容(KPI)
果
关键要素(KSF)
因
主要评估指标(KRA)
效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五)实施方法 1、“采集平台”+现场考察。 2、平台强调独立、原始、实时、公开
(四)评估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模式
CIPP模式
绩效评价模式
评估主体 评估组织方
需求方
评估内容 逻辑体系 评估方法
背景、输入、过 程、输出
逐层分解、由面 到点
以查、核为主
主要成效区 果——因——效 以深度访谈为主
(四)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结 构
查阅信息主 要来源 专家组组成
现场考察程 序 反馈意见
因素,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三)评估原则 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强
调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 ,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 制。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 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 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工作评估方案解析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提
纲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回 顾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四、试点评估情况介绍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回顾
(一)成效 1、促进了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
2、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 3、争取了投入,加快了院校建设步伐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六)评估结论
分为“通过”与“暂缓通过”两种。
反馈意见的重点是对关键要素的分析和改进 工作的建议。
学校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
四、试点评估情况介绍
(一)试点评估的成效
1、试点表明,新的评估方案、指标体系、状 态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是可行的 。
2、试点表明,新方案是贯彻、落实16号文精 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引导院校和专家 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
3、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主要评 估指标)
(1)领导作用
(2)师资队伍
(3)课程建设
(4)实践教学
(5)特色专业建设 (6)教学管理
(7)社会评价
(四)评估指标体系
*主要评估指标与主要成效区(KRA)的 关系
(1)社会评价——人才培养、教育教学 改革、研究开发、社会服务——社会评 价
2、评估主体单一 ——单一 ——错位
3、评估指标刚性过大 ——未考虑地区差异 ——未考虑行业、专业差异 ——未考虑动态发展
(二)不足与问题
4、评估方法刻板 ——形式过重,导致缺少“灵气” ——考察过宽,导致疲于应付 —— 深度不够,导致缺少“整体”
(二)不足与问题
5、信息缺陷
。 3、现场考察以深度访谈为主,视实际
情况辅以专业剖析、说课、走访、查阅 原始资料等方法。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五)实施方法
4、专家组组成:必须包括行企业专家和一线 专任教师,并对社会公布。总数不超过8人(含 秘书)。
5、评估时间:现场考察不超过3天。
6、准备工作:各专家进校前认真审阅学校提 供的数据、信息,并对各“主要评估指标”提出初 步分析意见和考察重点的建议。
(三)评估原则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 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 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人才培 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 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提高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 序
6. 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一)指导思想 1、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 2、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的机制。 3、引导院校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
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把工作重 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
(二)基本任务 1、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
4、规范了院校管理; 5、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6、引导院校关注并培育自身的特色;
(二)不足与问题 1、评估目的偏移——重心偏移 ——向“鉴定”偏移 ——向“外延偏移” ——向“优秀”偏移
(二)不足与问题
——偏离“16号文”的精神:
* 重在内涵建设
* 重在改革创新
(二)不足与问题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五)引导院校逐步形成:
——以学校为核心、 ——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 ——社会参与的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与 要求贯穿于整个方案设计,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
——缺少原始性——影响可靠性 ——缺少即时性——影响准确性 ——缺少动态性——影响指导性 ——缺少比较性——影响有效性 ——缺少综合性——影响整体性 ——缺少透明性——影响自发性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宗旨 ——目的 ——主体 ——方法 ——导向
二、新方案评估工作目标
(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