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风险管理:第五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金融风险管理:第五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 5.1.2 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
战略风险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 声誉风险
法律风险
• 5.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客户分散 地区分散 行业分散 资产种类分散
风险分散
。
• 风险转移
保险与担保.
转让
风险转移是一种事前风 险管理手段,是指在发生 风险之前,通过各种交易 活动,把可能的风险转移 给其他人承担,避免自己 承担的损失。
机构类 AAA A+至A- BBB+至 BB+ B-以 未
别 至AA-
BBB- 至B- 下 评
级
主权评 0%
20%
50% 100% 150% 100
级
%
银行类 20% 50% 100% 100% 150% 100
方法1
%
银行类 20% 50%
50% 100% 150% 50
方法2%Βιβλιοθήκη 公司评 级AAA 至AA-
新资本协议增加了信息披露的有关强制性规定和建议,并在四个 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包括适用范 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 监管当局应对银行管理部门进行“道义劝说”、批评,严重的可 以进行罚款
最低普通股要求:由现行的2%严格调整到4.5%,一级资本由4%调 整到6%。 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在最低监管要求之上的资本留存缓冲将应达到 2.5%。 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建立0%-2.5%的普通股或全部用来弥补损失 的资本
资本的组成
资产风险加 权的计算
• 银行的资本组成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核心资本 又叫一级资本,应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附属资本也 称二级资本,其作为资本基础的第二档,不能超过核心资本。
• 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 帐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
分析: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随 着资产不断的增长,分母在增大,因此,为了保持资本充足率, 银行就要相应增加其资本总额。因此用发行次级债的方式来补 充附属资本,是银行为了支撑未来业务发展的考虑。
银行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
细节。
5.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其他风险 控制部门
风险管理部 门
高级管理层
董事会及专门 委员会
监事会
• 5.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 识别
风险 计量
风险 监测
运用一定的方法
指在各种风险发生之前,估计和测定发生风 对风险的类型及其产生的 险损失的概率和损 根源进行分析判断,以便 失大小及其对银行 对风险进行评估预算 产生影响的程度。
5.2 商业银行风Y险OUR管理的基本架构
TEXT
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
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
一般泛指公 司管理和激励 约束的方法。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营目标,协调与规范商业 银行整体,内部各部门, 各层次员在业务经营管理 活动中的关系与行为的相
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条件
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制度,
和外部环境,围绕银行的
组织,措施办法以及程序
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
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 管理战略
的总和,重心是风险控制 。
效性标准,风险对冲,风 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 补偿等总体策略,确定风 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 源的配置原则。
风险文化
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每一 项业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时 刻,无论银行的风险管理规章制 度如何完善,变化莫测的市场随 时可能出现风险,这就需要商业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或者由各国监管当局自 己决定允许采用银行提 供的估计值(但不包括
某些风险暴露)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银行提供的估计值 (但不包括某些风
险暴露)
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区别
遵循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 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 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银行账簿利率 风险的处理。
一种风险监测程 序,以实现对银行 面临所有类型的定 性和定量进行监控 与评估。
风险 控制
在实际风险发生 后,对发生的风险 和分析按资产进行 处理,以控制风险 损失的扩大,同时 避免引发其他类型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Ⅰ 2004年的巴塞尔协议Ⅱ 2010年的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产生于全球银行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 197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 成立;1975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即 《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管》;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颁布了 《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规定 出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以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而稳 定地运行;二是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 间的不平等竞争。
知识要点
掌握程度 相关知识
商业银行的监管 掌握
商业银行性质及业务种类
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
掌握 重点掌握
表外业务概念机内容 金融风险分类
导入案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各方代 表就《巴塞尔协议III》的内容达成一 致。
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 商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上调至6%,由普 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 险资产的下限提高至4.5%。各家银行 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 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
三大支柱
1. 最低资本金要求
2. 3.
风险权重
资 监市
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法 资产证券化
标
操作风险
基标 高 本准 级 指法 计
市本 场的 风定 险义
管 部 门 的 监
场
约 束
准
标
量
督
法
法
法
检
查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结构
新资本协议在第一支柱中维持了原有资本的范围和计算方法,但通过并表的方式在最大 限度上涵盖银行集团内部所有的银行业务和其他有关金融业务。
资本中需要取消的项目过渡期安排:现有的政府部门的资本注入将到2018年1月1日后被取 消;从2013年1月1日起,不再作为核心资本或者附属资本的非普通权益的资本工具将通过 10年逐步取消。 监督检测期安排。监督性监测始于2011年1月1日,并行运行期从2013年1月1日一直持续 到2017年1月1日。披露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构成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基于并行运行期的 结果,任何最终调整都将在2017年上半年执行,并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计算的情况下,作为 2018年1月1日正式执行时的最低资本要求。 对LCR和NSFR的时间安排。在2011年观察一段时间后,流动资金覆盖率(LCR)将于 2015年1月1日被引入。修订后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将变动到2018年1月1日执行的最 低标准。
• 表内项目:表内项目的风险划分为四级 • 表外项目:对表外项目的风险按“信用换算系数”划分为四级
标准化比率 的目标和过
渡期安排
• 标准化比率的目标是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为8%(其中 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
• 银行的业务活动分成正常的银行业务活动和交易活动两类。前 者指表内和表外正常的业务活动;后者指诸如衍生产品交易等 交易活动
考虑以杠杆率指标作为最低资本要求的补充。
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
2013年达到的最低资本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银行最低资本要求:3.5%,普通股/风险 加权资产;4.5%,一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8.0%,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普通股和一级资本过渡期要求:到2013年1月1日,最低普通股要求将由2%提高到3.5%,一 级资本将由4%提高到4.5%。到2014年1月1日,银行须达到普通股4%和一级资本5.5%的最低 要求。到2015年1月1日,银行将必须达到普通股4.5%和一级资本6%的最低要求。 扣减项比例过渡期安排。监管调整将从2014年1月1日从普通股中减去扣减项的20%,到2015 年1月1日的40%,到2016年1月1日的60%,2017年1月1日的80%,最后到2018年的1月1日 100%。 资本留存缓冲过渡期安排:将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分阶段实施,并从2019年正式生 效。在2016年,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的0.625%,随后每年增加0.625个百分点,直到达到2019年 的风险加权资产的2.5% 。
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的影响,导致 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背离,导致银行蒙 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个组织或一 个互动的资源要素,通过各种风险管理方法, 有效控制各种风险,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 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银 行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 逐步形成的比较系统科学的办法。
20%
A+至A50%
BBB+至 BB100%
BB以下
150%
未评 级
100%
标准法风险权重标准
数据 违约概率 (PD) 违约损失率 (LGD) 违约风险暴 露(EAD)
期限(M)
IRB初级法(基础法)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IRB高级法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银行提供的估量值
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
新资本协议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资本的比率的分母也由上述3部分 组成:所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以及12.5倍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
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两种信用风险的基本计量方法:标准法及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es)
对操作风险资本金的计算,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由简到繁的三种计算方式:基本指标法、 标准法、内部计量法(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