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困生帮教转化实施方案

学困生帮教转化实施方案

学困生帮教转化实施方案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为了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新突破,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补偿的学生,他们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却不能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业,学习成绩低下。

学困生一般分为两类:(1)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虽经努力,成绩依然低下。

但每班人数极少或没有。

(2)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是学困生的主体,具有较大潜能,是转化的重点。

每个学科都有一部分学困生。

但数学、英语、这二个学科,学困生人数多,差距大。

我们把各班各科后25%的学生视为该科学困生。

各年级用考试成绩确定学困生,平时插入的学生用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确定。

二、转化学困生的理念
相信每一个学困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学生的确存在个体智力差异。

非智力因素在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只要具有适当的学习条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法,都能学好。

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

三、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了解、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有的放矢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品质。

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学困生转化小组,负责对每个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转化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

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方法,可采用下面方法中的一条或几条同时进行:
①单项突破法: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尝到成功,找回自信。

⑵激将法。

⑶目标转移法:将学习替代其他东西成为学生的兴奋点。

⑷榜样法。

⑸同伴相助法:给其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桌,请优秀学生讲解思路。

⑹团体发展法: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竞赛,每组3—5人为宜。

⑺强化矫正法: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学习问题有计划的训练。

⑻狠抓作业的完成。

⑼“小助手法”:让学习困难学生担任课代表,或轮值干部,让他们比其他同学先学一步。

⑽低速高频教学法:放慢节奏,经常复习。

⑾尝试教学法:让学习困难学生多参与交流,促其领悟。

⑿阅读启蒙法:扩大学习困难学生课外阅读量,并与其讨论,开启智慧。

⒀教育会诊法:教师小组仔细分析成因,提出对策,订出计划,协同作战。

⒁个别交谈法: 与学生进行平等轻松的交谈,捕捉教育契机。

⒂行为矫治法:帮学生订计划,请家长督促,逐步递减检查频度。

⒃及时反馈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测验、考试及作业情况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反馈。

⒄保密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偶然错误和不良成绩暂不告知家长,并以此与学生建立攻守同盟。

⒅学习策略指导法: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学习理论,帮他制定学习策略。

⒆家访。

2、教师在教学工作上,要坚持做好以下三点:①课堂教学上,心中时刻装有后进生,多看一眼,注重提问学困生,通过提问难度适合他们的问题,再恰当的与其他同学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找回自信;②采取分类布置作业。

对学困生布置区别于其它75%学生的作业,作业以基础题甚至以课本上的原题为主;③加强课内外的个别辅导,包括知识、技能、方法、心理、情感态度等。

3、实行学困生任课教师承包制。

每个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承担相应学生的本学科的课外辅导和活动课的辅导。

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对学困生转化的过程管理,并把学困生转化的评价,作为对教师教学成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教导处把学困生转化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成绩的重点。

在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上,重点抓优秀率和学困生转化。

对学困生转化的评价,尊重起点,强调提高。

通过计算“发展值”,计算出每一个学生的纵向提高幅度,用学生的提高幅度再评价教师。

对学困生的转化评价分数占教师教学成绩考核的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