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ppt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ppt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 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 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 种。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 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 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 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 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 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 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 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
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 )
6、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
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 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 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下定义的时候,可以 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 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 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二、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 点儿像独木舟。( ) 2、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 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宽9米。( ) 4、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5、苏 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6、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 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 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 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 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 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 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 法。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 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 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 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 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 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方法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 反问、设问、引用、对偶。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 较
一、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3、生活在沙漠中的白杨树,难道给我们的印象不够深刻吗?(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 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例如,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 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 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 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 :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7.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8.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 果。
( )( )
7、近一米高的洪水,在路面上跳舞了。( )
8、白发三千丈。( ) 9、一片冰心在玉壶( ) 10、黄河远上白云间。
()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13、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
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