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


当堂小练
2.地球的形状是( C ) A.正球体 C.不规则的球体
B.椭圆形的球体 D.两极略鼓的球体
3.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A )
A.北极星
B.天狼星
C.小熊星座
D.哈雷彗星
当堂小练
4.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该做成( A )
A.
B.
C.
D.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2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归 纳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天圆地方
确证 地球 是球 体
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环球 航行,证实 地球是一个 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1)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边缘是圆弧形的。
(2)等高望远。
(3)海岸观船。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在茫茫大海上,被袭商船应该如何在求救电报中说明自己的 位置,才能让护卫舰队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实施救援呢?
一、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 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纬线。
2.纬线的特点
(1)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2)形状:除南、北极点外,每条纬线都 自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 (3)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4)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从赤道向 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 的纬线长度相等。
D.地球上的最北点是北极点
【解析】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地球模型,用不同的颜 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南、北两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点,也是地球上的最北点,故答案选A。
课堂小结
对地球形状的 天圆地方→推测地球是球体→证实地球是球体→确证地球是
认识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认识经线和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2.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 3.学会对半球纬度的确认
新课导入
2012年8月28日,正在索马里海域附近执行护卫任务的中国 海军,收到求救电报,称一伙海盗正在袭击一队商船,中国海军 “昆仑山号”战舰和“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迅速准确地赶到商 船被袭击海域,并成功将海盗击退,整个行动只用了约30分钟。
2.南极和北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 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 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 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南极
北极
典例分析
例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南极点
B.可以方便了解地球的面貌
C.可用不同颜色、符号等表示地理事物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 型——地球仪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知道地轴、南极点和北极点的位置。 4.利用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的形状。
新课导入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站在地球的表面,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 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 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 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 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1.地轴
地 轴
地轴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讨论一下 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结论
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 假想的轴。
讨论一下 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
北极星
结论
地轴的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 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地轴北端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一、地球的形状的大小 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代人眼中的天地形状(天圆地方)
进一步认识: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
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 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 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有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 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 是个球体,有了“地球” 的概念。
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 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 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地球的形状——地球卫星照片
现代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 体。
【解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 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A错误。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B正确。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 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便于人们间接地了解 和认识地球。
3.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心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典例分析
例 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B ) A.能把地球装起来的袋子,至少需要5.1亿立方千米
B.小仓鼠绕地球跑一圈的最大距离约为4万千米
C.小仓鼠要遁地穿行到地球另一端,直线距离为6371千米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球体
形状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
地球仪
大小 概念
作用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的地球模型就是地球仪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 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当堂小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 为球体的是( B ) A.中国“嫦娥3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B.哥伦布航行发现美洲大陆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2018年3月31日“蓝月亮”天文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