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蔬菜腐烂B.面包发霉C.灯泡通电后发亮D.菜刀生锈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我们祖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诗句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气体逸出B.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C.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D.有其他物质生成5、纯净的铁是:①银白色固体;②密度为7.86g/cm3;③熔点为1535℃;④在空气中易生锈;⑤能导电;⑥可以做铁锅。
上面的叙述中,你认为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A. 物理性质B. 制法C.用途D.化学性质7、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气味。
氧气(O2)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物质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8、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变化,后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蔗糖溶于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钢铁生锈,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C.工业制氧气,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D.动植物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填空题9、下面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高铁酸钾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灭藻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点)(2)高铁酸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存高铁酸钾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是无色、无味、半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B.蜡烛浮于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热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3、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④D.①②③④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5、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6、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1)空气(2)人体呼出的气体(3)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4)氧气A.(1)(4)B.(2)(3)C.(3)(4)D.(1)(2)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图所示,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二、填空题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l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_______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__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导管_______吸气约15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
(2)然后由导管_______吹气约15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___。
10、下列是某同学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结论(1)取四只同样容积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四只集气瓶中的气体都是_____色______味的。
(2)分别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人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盛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较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________,它具有能使____________的性质.(3)分别在另一瓶空气和另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木条火焰_______;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木条火焰_______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减少而_________增多.(4)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看到玻璃片上有________出现.说明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增多.的不同已有了初步了解.请写下你初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D.将氢氧化钠的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的滤纸上称量3、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l/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上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4、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读数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7、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④⑤⑥8、用量筒量取20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等于20mL B.大于20mLC.小于20mL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9、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_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3)量取10 mL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液体的体积____(填“<”、“>”或“=”)10mL。
(4)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倾倒液体时,标签应_____。
10、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仪器中,选择相关的仪器,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a所示仪器的用途是____,其名称是_______;(2)过滤一定要用到的仪器_______(填编号),其名称是_______;(3)d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它的用途是_________;(4)用于少量试剂间反应的仪器是________(填编号),其名称是______。
一、选择题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蒸馏水C.冰红茶D.加碘盐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B.冰水混合物C.清新的空气D.生理盐水5、小丽同学要做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她选用最合理的试剂是()A.木炭B.铁丝C.红磷D.镁带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的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7、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8、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空气,它不仅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此外,空气还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