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学习心得分享

北京大学学习心得分享

北京大学学习心得
非常有幸在收获的秋季参加了北京大学-管理提升班的培训,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予我此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带着对北京深深的向往,带着对北京大学深深的向往,带着对知识深深的渴望,开启了我们此次的学习培训。

一、初到北京大学——参观校园
初到北京,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

14日下午伴随着北京的霾,带着对首府深深的向往,我们参观了百年名校—北京大学,曾经是我学生时代的神圣向往。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领队老师说北大燕园可以用“一塔湖图”概括,博雅塔下悟精神,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燕园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带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漫步在北大校园里,可以听到时而传来的读英语的声音,可以时而看到未名湖畔跑步的身影,一切感受在心,让人不自觉的感受那种从心底溢出的东西。

二、开学了——感受浓厚文化
15日是来到北大培训的第一天,在开学典礼上,陈瑞老
师介绍了北大的历史,北大的现在及北大继续教育的情况,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漫步在北大的校园,耳濡目染了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这里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积淀,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治学思想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构成了北大独特的精神瑰宝。

刘董给我们提出了要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带着好奇心,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

三、汲取新知识——带着浓浓的求知欲开始了培训之旅:
1、首先接触的是北大经济学院张元鹏教授的《作为管理者的财务》,张教授指出一个公司,一个组织的核心是财务,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财务工作者的不易。

我作为了个财务的外行,并且没有接触财务的任何知识的情况下,基本的了解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一个好的企业要把企业的盘子做的大一点,底子要厚一点,面子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才是自己的。

他认为会计是一门算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魔术。

要认识报表的基础是财务报表的形成与构成,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是“一张照片,两段录像”就是所说的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通过举典型的案例训练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关于财务方面的知识。

2、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王秀丽教授的《新媒体环境
下的舆情特点和媒体应对》,单单看到这门课的名称是,心中有几个疑问:1)什么是新媒体?2)什么是舆情?3)什么是媒体应对?
带着这几个疑问,我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也就是说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使得新媒体下的舆情复杂多变。

对舆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有大众媒体、意识形态、政治知识、隶属党派、教育背景、经济收入、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地域)等的影响。

在如今这样一个便捷的网路时代,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网络舆论有着很强大的力量,或者说新的特点,比如新生代的崛起、网络反腐出现新特点、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叠加、环境、公共卫生、无效疫苗、食品安全等。

公司的发展在如今也会遇到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危机舆情,在面对危机舆情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首先是要建立危机舆情的预警管理。

其次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抓住舆论的主动权。

态度比事实重要,事实比原因重要;我们在应对危机舆情的过程中要,用于承担责任,跟客户进行真诚的沟通,对外要讲真话;速度第一,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处理;制定危机处理计划,并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不断完善,重视公众利益,尊重生命价值;要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证实,最好用第三方的身份来进行。

3、郭丽华教授的《团队与个人的高效能管理》,首先
提到了组织与团队的三个关键能力:前瞻力、创新力、管控力。

高效能就是为了取得最佳业绩,我们管理自己、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优先顺序的能力。

其核心是改变认知和态度。

当你有能力提升自己的业绩时,你才能真正改善他人的业绩。

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有计划性的建立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计划,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等等,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目标作为导向,进行自我激励,根据计划来进行自我设限和自我激励。

团队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要明确去哪,如何去。

一个团队首先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实践,建立目标,利用SMART原则,定目标,分析现状,制定方案,行动。

我们团队的终极价值观是爱和平等。

4、刘海峰教授的《颠覆——品牌管理与核心竞争力重塑》,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管理没有答案,创新没有方法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做喜欢做的事才能创新。

企业最重要的是竞争优势,有优势才有利润,而产品是获得利润的媒介,利润来源于客户,营销是获得利润的手段,为了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购买产品而获得价值。

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就是不断创造客户的价值。

品牌与生俱来,做品牌的前提的定位目标人群,保住核心市场,核心竞争力,品牌使一个运营系统。

营销的核心是产品,产品至关重要,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但核心业务不等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
和相关能力、要素的组合。

定位我们的核心市场是新疆,立足新疆,放眼全国,我们的核心产品是爱克林系列酸奶,在包装上要新颖,设计要符合产品定位的目标人群的特质,为目标人群创造价值,从而使得有了竞争优势,我们的产品就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与生俱来。

5、刘立峰教授的《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创造下的商业变革》,说起大数据,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是大数据呢?大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而是对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及处理。

大数据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学革命。

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简单的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公司已经开始推行阿米巴和MAS,这些都是大数据的体现,在这个智能制造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理论,来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6、周建波教授的《企业文化与变革管理》课程中,企业的文化要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的文化不是一个定数,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文化的传承要有一定的场所,通过各种聚会来体现,团队合作的前提是信息的畅通。

在企业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培训、聚会、各种庆典和表彰会议等来进行,可以塑造团队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有弹性、能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不间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7、江英教授的《毛泽东智慧与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中,
对毛主席的战略及一生进行分析,在听课过程中,有很多次我们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对毛主席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江英教授围绕毛泽东同志智慧与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回顾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并结合现代管理理论科学深入阐述了毛泽东智慧的精华。

毛泽东思想是在实战中产生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毛泽东具有很高的哲学素养,所以他的思想又有很强的理论性。

对课程的学习,我粗略的总结了一下几点: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领导的责任:出主意,用干部;团队建设的原则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领导要善于当“班长”,进行分工,放权,通过组织管个人,互相交流,取得共同语言,不耻下问,善于倾听下面人的意见,落实工作要抓紧,团结一些可以团结的所有力量,使得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

真正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可操作化,可操作的问题数量化,数量化的问题可考评化。

通过5天的短短的培训,细细想来,受益匪浅:
一、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

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管理学知识。

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探索、创新。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

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启迪了思想,拓宽了创新的思路。

教授们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启迪与教育。

三、带着归零心态,不断学习
在这令人神往的圣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感到遗憾,学习的时间太短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

因此,我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勤奋学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要不断学习,努力丰富自身知识,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北大是一种能量,学习是一种信仰,改变从现在开始,梦想在明天成真。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

我们永远在路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