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0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4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020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在局党组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农机科开拓思路,认真谋划,扎实工作,积极进取,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全力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

二月份,市局下达《关于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在今年的春季农机化生产中,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组织投入20万余台农机具大力开展机耕作业80万亩,土地深松作业15万亩、精量播种20万亩、机械施肥92万亩、植保作业600万亩,节水灌溉660万亩,为夏粮丰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为保证作业质量,举办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150余期次,培训机手1.2万余人次,接受农机技术咨询20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

各县(市、区)安排专人负责,在每周一报送春耕农机作业进度,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具体措施、存在问题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二)不断推进合作社建设水平。

上半年,全市新增注册农机合作社26个,正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9个。

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有注册农机合作社370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市局于3月份积极组织评选出第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制定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并依据规定在各县(市、区)农机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局审核、公示,确定东昌府区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35家合作社为第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二是结合2020年农机规模化作业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建设。

通过严格把关,精心组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实施单位,我市上报。

三是省农业厅公布了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我市推荐上报的2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四是大力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生产服务。

在今年上半年农机化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完成作业服务面积达500余万亩,上半年服务总收入近2亿元。

在今年三夏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小麦机收200余万亩,其中订单作业150余万亩,玉米机播160余万亩,共有40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600余台收割机进行了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量60余万亩,三夏作业总收入1.5亿余元。

五是积极推动合作社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

充分利用合作社设备、人员、技术的优势,积极推动合作社推广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大力鼓励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等,促进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其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今年夏季积极推广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余亩。

(三)圆满完成三夏农机作业。

***市“三夏”麦收自6月4日开镰收割,14日顺利结束,全市604万亩小麦机械化收获602.3万亩,机收率达99.7%。

麦收高峰期,全市上阵各类农业机械19.2万余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近1.76万余台,日收获面积达到138.4万亩。

上阵玉米播种机2.6万台,夏玉米播种面积549.6万亩,其中机播面积54 6.6万亩,机播率达99.5%。

小麦机收率及玉米机播率均创历年新高。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麦收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三夏”农机作业一线检查指导麦收农机工作。

5月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三夏”农机作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三夏”生产的责任分工。

二是部门配合密切。

麦收期间,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夏”生产工作,集中力量保障麦收。

交通公路部门落实有关车辆的免费通行政策,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石油供应企业备足油料,合理分配资源,中石化对农机加油实行0#柴油优惠0.05元/升的优惠。

气象部门及时为机手提供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

市电视台、***日报开设“三夏”生产专栏,每天报道“三夏”生产情况,为“三夏”生产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准备工作充分。

麦收前,全市农机维修部门进村入户,强化机具检修保养,确保各类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三夏”生产。

共检修各类农机具9.5万余台(套),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8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4万余份,保证了麦收农机作业的高效开展。

四是各项服务到位。

麦收期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停止了一切休假,向社会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

安排专人每天统计上报麦收进度,仅市农机局接听各类咨询、求助电话200余人次。

针对阴雨天气,市农机局成立了2个“三夏”农机化工作督导组,领导班子带队分赴各县区进行巡回督导,对作业机械进行科学调度,保持作业机械供需平衡。

全市组建65个农机服务队,送维修、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及时给农机手发布天气预报、农机供需、市场行情等信息,引导作业机械合理流动;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44个接机服务站,接待外地机械3660余台;成立了52个小麦抢收突击队和困难户帮扶队,帮助农村军烈属、孤寡老人和缺少劳力的农户搞好农机服务,保障了“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五是宣传效果明显。

“三夏”期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加大对农机补贴、维修保养、跨区作业等工作的宣传引导力度,督促农机作业进度,突出宣传农机作业的好典型、好做法,为“三夏”农机化生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夏”期间,共编发简报10期,农机化网站编发信息30余条,与媒体合作报道10余次。

(四)精心组织农机跨区服务。

全市共组织90支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其中明星作业服务队10支。

425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了跨区作业,其中出省作业的达到3030余台,完成作业面积258万亩,其中省外作业162.2万亩,平均每台机械作业收入4万余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引进外地小麦联合收割机3360余台,完成作业面积160余万亩。

一是精心做好跨区作业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组织人员赴河南、安徽等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机手联系跨区作业最佳地点,与当地农机部门洽谈跨区作业引机数量、机收价格、跟踪服务等相关事宜,签订作业合同200余份,严格《跨区作业证》的发放和管理。

积极开展跨区作业机手培训。

全市共计培训跨区作业机手9200余人,检修机具跨区作业机具4100余台(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二是确保跨区作业秩序良好。

农机部门积极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石油、气象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全力维护好麦收期间秩序,做好机车道路通行、机械引导、车辆抢修、油料供应、气象预报等各种服务。

三是全力做好跨区作业后勤服务。

及时提供信息服务、接待服务、技术服务。

全市农机部门在重要路段设立44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及时安排外地机械开展作业,抽调260余人组成65支农机服务队,出动车辆800辆次,深入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三夏期间,跨区作业秩序良好,未发生截机拦机等违法事件。

(五)扎实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

一是机具推广取得新成绩。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推广部门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推广玉米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等,全市推广各类农机具2414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51台,免耕播种机60台,深松机(含整地机)280台,玉米收获机340台,小麦收获机880台,大蒜收割机30台。

二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新局面。

全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观摩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组织农机、农业专家对保护性耕作地块小麦和传统耕作的小麦进行了测产对比,经过测产,我市253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比传统小麦亩均增产25.5公斤,平均每亩542.7公斤,按小麦收购价格2.4元/公斤计算,每亩保护性耕作小麦增收61元,机械作业成本每亩平均节省20元,农户每亩地增收节支81元以上,农民共计增收2亿元以上,极大调动了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因此我市将继续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

全市春花生种植面积35万亩,花生播种机680台,机械化种植34万亩,机播率达97%;棉花种植面积31万亩,拥有播种机2300台,机械化播种30万亩,机播率97%;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亩,专用播种机100台,机械化播种面积2万亩,机播率67%。

东昌府区、茌平、临清市建立了大蒜机械化收获示范区。

高唐县举办了花生起垄种植机械化现场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

茌平县、东昌府区、高唐县和冠县大力推广花生机械化起垄种植技术、联合收获技术和相关机具。

5月份,临清市和茌平县分别召开了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茌平县冯屯镇农民张金城自己研制的大蒜收获机还获得国家专利,生产效果很好,在当地已推广使用。

四是秸秆回收利用取得新突破。

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积极开展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加大综合回收利用力度,特别是高唐县农机局与当地造纸企业联合,推广秸秆打捆机148台,全市总量近600台,回收小麦秸秆12万余吨,为民增收6600余万元。

有效避免了秸秆过量还田、秸秆焚烧和环境污染,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认真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

上半年全市共完成职业技能鉴定900余个,超额完成省站下达的任务指标。

为进一步规范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市局采取多种措施,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部署安排。

一是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农业部《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农人发[2006]6号)、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实施细则(农办机[2007]3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二是严格执行几个关键环节。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各个工作环节要狠抓落实,把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严格报名、严格公示、严格考试、严格归档。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指导。

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各工作环节是否规范,考务档案、试卷的管理及保存是否符合规定,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

四是认真做好考评员培训工作。

为提高考评员工作水平,今年,我市上报8人参加农业部举办的考评员培训班。

(七)积极培育农机市场主体。

我市现有以时风、润源为代表的农机生产企业8家;大型农机经销商44家;大型农机市场9个,其中***国际农机市场位于***北部物流园区内、北环路中部,临近城市主干线、济馆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占地约2200亩,分三期完工,一期工程占地约260余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有2万余平方米的农机专用展览区域,已完工;融合农机产品销售、物流配送、展览、演示、信息发布、维修服务和技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该市场的建立,将引领***市农机农资销售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民朋友得实惠,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前进步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