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穿市政道路施工方案

下穿市政道路施工方案

北京地铁X线工程土建施工X合同段X站区间穿越市政道路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X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X线土建施工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5)第一节编制依据 (5)第二节编制原则 (6)第三节编制范围 (6)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一节工程概述 (7)2.1.1工程位置、规模 (7)2.1.2区间隧道与道路关系 (9)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2.2.1、工程地质条件 (12)2.2.2、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三章风险工程及保护措施 (17)第一节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 (20)3.1.1施工风险管理的内容 (20)3.1.2风险工程及保护措施 (20)第二节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26)3.2.1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26)3.2.2施工风险管理职责 (27)第四章工程重难点 (29)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 (30)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的主要依据 (30)5.1.1工期安排 (30)5.1.2满足周围环境要求 (30)5.1.3场地施工设备、设施布设 (30)5.1.4临水、临电及通风 (30)5.1.5材料计划 (31)5.1.6人员配置 (31)5.1.7主要设备配备、仪器计划 (31)5.1.8施工期间视频监控设施 (32)第二节总体施工方案 (33)5.2.1区间施工顺序划分 (33)5.2.2施工作业面划分 (34)第六章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36)第一节既有道路探地雷达探测和处理 (36)6.1.1工前探地雷达探测的目的及范围 (36)6.1.2探地雷达异常区处理 (36)第二节降水施工方案 (38)6.2.1降水井布设图 (38)6.2.2 地面沉降预测 (39)6.2.3沉降监测方案 (39)第三节交通导改 (39)6.3.1交通导改的原则 (40)6.3.2交通疏解方案 (40)第七章 X站区间施工方案 (41)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法 (41)第二节工程施工配套系统 (41)7.2.1洞内、外运输系统 (41)7.2.2洞内通风系统 (42)7.2.3洞内排水系统 (43)7.2.4洞内三管两线布置 (43)第三节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3)7.3.1竖井及横通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3)7.3.2主体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8)第八章监控量测 (66)第一节监控量测内容 (66)8.1.1监测内容 (66)第二节监测点布设 (67)8.2.1监测点布设 (67)8.2.2监测点布设方法 (74)第三节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75)8.3.1监控量测方法 (75)8.3.2监测保证措施 (76)8.3.3测量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76)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 (80)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80)9.1.1主要预防措施 (80)9.1.2主要防洪措施 (80)9.1.3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81)第十章工程环境保护、绿色文明施工措施 (83)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 (83)第二节各种检查制度 (83)第三节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 (83)第四节加强检查制度 (83)第五节材料标牌清楚明确,堆放规整有序 (83)第六节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83)第七节隧道内通风措施 (85)第十一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86)第一节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86)11.1.1安全生产目标 (86)11.1.2安全监控网络及安全管理机构 (86)11.1.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87)第二节安全防范重点 (87)第三节各主要项目安全措施 (87)11.3.1安全防护 (87)11.3.2机械安全 (89)11.3.3安全用电 (89)11.3.4竖井口物料吊运安全措施 (90)11.3.5暗挖工程防坍塌安全措施 (90)11.3.6洞内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0)11.3.7注浆安全措施 (91)11.3.8预防空气中毒措施 (91)11.3.9防触电措施 (92)11.3.10门禁系统 (92)第四节突发事故防范措施 (92)11.4.1地表过量沉降的预防处理措施 (92)11.4.2管线事故的预防处理措施 (93)11.4.3意外停电的预防处理措施 (93)11.4.4建(构)筑物过量变形的预防处理措施 (93)11.4.5结构施工模板支架坍塌的预防处理措施 (93)第五节主要突发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93)11.5.1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93)11.5.2突发事件上报程序 (94)11.5.3土体坍塌应急预案 (94)11.5.4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95)11.5.5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95)11.5.6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96)11.5.7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96)11.5.8掌子面土层出现地下水应急预案 (96)11.5.9初支变形过快的处理应急预案 (96)11.5.10地面塌陷事故应急预案 (97)第十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98)第一节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98)12.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98)12.1.2质量保证体系 (98)第二节质量目标及管理制度 (99)12.2.1质量目标 (99)12.2.2质量管理制度 (99)第三节质量控制点的保证措施 (103)12.3.1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3)12.3.2开挖与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03)12.3.3钢筋、钢格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3)12.3.4喷射混凝土 (104)12.3.5外包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4)12.3.6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5)12.3.7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05)12.3.8钢筋工程 (105)12.3.9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6)第四节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06)12.4.1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107)12.4.2质量管理措施 (107)12.4.3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107)第五节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08)12.5.1应急响应 (108)12.5.2事故处置 (109)12.5.3应急终止 (109)12.5.4保障工作 (109)第十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111)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11)13.1.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11)13.1.2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11)13.1.3施工场地布置 (111)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2)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北京地铁X线工程土建施工X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招标补充文件等。

2、国内地铁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我单位科研成果。

3、我单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

4、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国家、行业、北京市以及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

5、北京地铁X工程土建施工X站区间1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结构施工图。

6、北京地铁X工程土建施工X站区间2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结构施工图。

7、北京地铁X工程土建施工东大桥站~工人体育场站区间穿越道路专项设计图纸。

8、北京地铁X工程土建施工10标东大桥站~工人体育场站区间及东大桥站主体结构首次空洞普查报告。

9、《北京地铁X线土建工点05标周边环境调查——管线初步调查报告》(工人体育场站(不含)~广渠门外站)及电子文件(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10月)。

10、《北京地铁X线土建工点05标周边环境调查——建(构)筑物初步调查报告》(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05月)。

11、北京地铁X线工程勘察03合同段东大桥站~工人体育场站区间(区间里程右K23+590.539~K24+428.52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05月)。

12、北京地铁X线工程现有地下管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国家、北京市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7)《钢筋焊接试验方法标准》(JGJ/T227-2001 140-200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J257-2003);(9)《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61-2002);(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2)《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09-2007);(1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1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5)《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第二节编制原则1、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前提,具有可操作性。

2、采用ISO9002质量标准全方位控制施工过程。

3、施工方案合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4、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

5、地面及地下按照北京市文明工地标准做好文明施工。

6、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行研究,以预防为主。

第三节编制范围1、X站区间隧道及竖井横通道初期开挖支护、临时支护、施工方法及监控量测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2.1.1工程位置、规模东大桥站~工人体育场站区间,从东大桥站出发,沿东大桥路自南向北延伸。

本区间线路平面曲线半径为5000m,直线段线间距为17.2m,线路为单向坡,坡度由南向北分别为14.485‰、2‰,竖曲线半径为5000m,轨面埋深27.5~29.9m左右。

本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

区间右线设计里程为K23+669.359~K24+507.339,区间结构右线长度837.98米;区间设置2处施工竖井,1号竖井及横通道中心里程为K23+914.197,位于工人体育场东路西侧绿化带及工人体育场绿地范围内日,2号竖井及2A横通道中心里程为K24+408.911,2B 横通道中心里程为K24+436.911,位于工人体育场用地范围内。

区间设置2处联络通道,与1号竖井横通道及2A横通道合建;区间在东大桥站北侧设置了人防段。

区间采用台阶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