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二十九讲香港、澳门、台湾、南海诸岛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对促进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读图,完成1~2题。
1.大桥修建海底隧道最主要的原因是()
A.节约建设成本
B.降低技术难度
C.保持区域内的通航能力
D.促进港澳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大桥修建海底隧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保持该海域的通航能力。
所以选C。
答案:C
2.有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A.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B.有利于提升香港物流业的地位
C.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D.有利于稳固澳门“购物天堂”的地位
解析: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可以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提升香港物流业的地位,缩短港澳和珠海的通行距离和时间。
所以选D。
答案:D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A.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B.香港土地面积广大,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C.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D.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解析: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由于香港注意城市绿化、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并不是因为有大量的闲置土地,也不是很少有人开发,故选D。
答案:D
4.目前,香港的许多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
A.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C.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有限
D.祖国内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解析:目前,香港的许多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香港土地价格高,资源不足,而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故选B。
答案:B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港澳地区担任的角色是()
A.“前店”——产品销售B.“前店”——产品制造
C.“后厂”——产品销售D.“后厂”——产品制造
解析: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港澳地区担任的角色是负责产品销售的“店”,故选A。
答案:A
三沙市以群岛设市,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015年10月9日,三沙市华阳礁
(8°51′36″N ,112°49′48″E)上的灯塔建成并发光启用。
读“三沙市行政区图”,完成6~8题。
6.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
A.渤海B.黄海
C.东海D.南海
解析:三沙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所辖地区所属的海域是南海,故选D。
答案:D
7.三沙市的主要地理特征是()
A.陆地面积大,淡水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主要从事种植业
C.平均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
D.我国纬度最低的市级行政区
解析: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市级行政区,驻地在永兴岛,故选D。
答案:D
8.华阳礁位于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华阳礁是中国驻守的最南端的南沙岛礁,对永暑礁起前哨式拱卫作用,其地理坐标是(8°51′36″N,112°49′48″E)读图可知选B。
答案:B
读下图,回答9~11题。
9.该地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中⑤指的是()
A.澳门半岛B.路环岛
C.氹仔岛D.以上都不是
解析:图示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图中⑤是指路环岛,④为氹仔岛,③为澳门半岛。
答案:B
10.与该地区相邻的经济特区①指的是()
A.珠海B.深圳
C.广州D.海口
解析:与澳门相毗邻的是珠海,而与香港相邻的是深圳。
答案:A
11.近几十年来,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A.纺织品工业B.建筑业
C.金融保险业D.旅游博彩业
解析:澳门自然资源缺乏,旅游博彩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答案:D
12.(2018·广州月考)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是()
解析:天坛大佛是全球最高的户外青铜坐佛,位于香港;我国上海、香港都有迪士尼乐园,图示迪士尼乐园位于香港;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是其标志性景观;水立方位于北京,是重要的游泳场馆。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台湾地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2017年4月9日,据媒体报道,台湾面临自1947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位于北台湾的新竹市、桃园市和新华市在清明节假期结束即实施第三阶段停水措施。
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表示,此次旱灾暴露了台湾水资源匮乏的窘况,当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1)与台东相比,说明新竹气候特征的不同之处。
(2)分析台湾北部闹水荒的可能原因。
(3)针对台湾北部水荒,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解析:(1)台东和新竹分别在台湾的南北两地、东西两岸,台东最冷月气温大于15度,是热带季风气候;新竹最冷月气温小于15 ℃(为14.9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
(2)闹水荒的原因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
(3)解决水荒的措施一般针对产生原因、区域特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答案:(1)气候类型不同,新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更低,气温年较差更大;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差异较小。
(2)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河流流程短;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大,河水流速快。
人为原因:①台湾北部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耗水量大;②水体受污染及水资源浪费严重。
(3)措施:①修建水库;②跨区域调水,从福建调入淡水;③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④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⑤防治水污染。
14.读左图和右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1)左图中①是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②是________省,③处有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____________。
(2)由材料可知台湾的工业,形成了“______________”型经济。
(3)图右中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B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C是________省。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A、B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关系,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
在下列影响工业的要素中,A、B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珠江三角洲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①科学的管理水平②低廉的土地资源③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④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
(5)B特别行政区地少人多,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解决人多地狭的矛盾,你会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措施)
解析:(1)由左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我国东海的台湾海峡;该海峡西岸②是福建省、东岸③是台湾省,台湾省有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日月潭。
(2)由材料可知:台湾工业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由右图可知:A是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澳门特别行政,B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C是珠江流经的省区广东省。
(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香港、澳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关系,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港澳地区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科学的管理水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低廉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故港澳地区占优势的是①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
②③。
(5)解决香港地区人多地狭的矛盾有修建高楼和填海造陆,填海造陆可以人为地增加陆地面积,但是也有不良影响。
答案:(1)台湾福建日月潭
(2)进口—加工—出口(或外向)
(3)澳门香港广东
(4)①④②③
(5)修建高楼填海造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