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使用中的作用研究_顾中言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使用中的作用研究_顾中言
将新鲜的水稻、棉花叶片称重后在不同浓度的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 10 s,取出,至叶片不滴水 时再称重,重复 3 次,计算平均数。用哈尔滨市光 学仪器厂生产的 WDY-500A 型面积测量仪测定叶 面积,折算每平方厘米的持药量。将甘蓝苞菜叶切 割成 3cm×5cm 的长方形,豇豆叶切割成 4cm×5cm 的长方形,在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 10s,取出,至叶片不滴水时再称重,重复 3 次,计 算平均数,折算每平方厘米的持药量。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值测定 根据 Zisman 提出的测定植物临界表面张力方
法,或以接触角为零或接近于零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值估测植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值[1, 2]。 1.2.2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
按 GB 5549―90 的方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 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法测定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 临界胶束浓度 [1, 3]。 1.2.3 叶片持液量
36.97 38.78 39.49 41.95
3.906 1.953 0.977 0.488
40.50 47.33 53.30 53.30
42.32 50.15 55.68 60.18
42.08 44.96 50.95 56.38
44.37 48.02 54.66
从表 1 可知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的临界胶束浓度 为 62.5 mg/L,表面张力为 37.0 mN/m 左右;TX-10 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31.25 mg/L,表面张力为 29.0 mN/m 左右;6202-B 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125 mg/L,
20%氰戊菊酯 EC、2.5%三氟氯氰菊酯 EC、2.5% 溴氰菊酯 EC、5%来福灵(S-氰戊菊酯)EC、5%甲氰 菊酯 EC、10%氯氰菊酯 EC、4.5%高效氯氰菊酯 EC、 2.5%天王星(联苯菊酯)EC;40%氧化乐果 EC、80% 敌敌畏 EC、40%毒死蜱 EC、30%乙酰甲胺磷 EC、
药剂喷洒到这些植物上后,是以水珠的形式从叶面 滚落的。棉花、黄瓜等易被药液润湿的植物,临界 表面张力大,很多药剂喷洒到这些植物上后,在润 湿叶片的同时,从叶缘滴落。
表 2 21 种植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值
植物名称
雀麦 狗尾草 牛筋草 日本看麦娘 苞菜 水稻 小麦 无芒稗 鸭跖草 水花生 豇豆
临界表面 张力(mN/m)
收稿日期:2003-02-25 作者简介:顾中言(1957-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应用研究。
22
现代农药
第2卷 第4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表 1 为表面活性剂吐温 80、TX-10、6202-B
和 0202 的不同浓度以及对应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 基本维持不变时所对应的最低浓度为该表面活性剂
收稿日期:2003-02-25 作者简介:顾中言(1957-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药应用研究。
42
现代农药
第2卷 第4期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 1、表 2。
表1 50%多·福·硫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
处理
剂量(g/667m2) 病穗率(%) 病指 防效(%)
150
50%多·福·硫WP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作物 持液量
我国农药利用率低,除喷洒器具、喷洒方式等 因素外,农药制剂本身的贫乏和制剂的性质也是导 致农药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将农药喷洒到植物上 时,能发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些植物难以被 喷洒液润湿,大量药液以水珠的形式从叶片上滚落, 只有少量的药液粘着在叶面上,另一些植物极易被 喷洒液润湿,但叶面上只有很薄的一层水膜,大量 药液从叶缘滴落。本文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植 物表面持留量之间的关系,阐明根据不同植物的表 面特点,研制相应的农药制剂,有利于增加植物表 面的持药量,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作物 持液量
我国农药利用率低,除喷洒器具、喷洒方式等 因素外,农药制剂本身的贫乏和制剂的性质也是导 致农药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将农药喷洒到植物上 时,能发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些植物难以被 喷洒液润湿,大量药液以水珠的形式从叶片上滚落, 只有少量的药液粘着在叶面上,另一些植物极易被 喷洒液润湿,但叶面上只有很薄的一层水膜,大量 药液从叶缘滴落。本文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植 物表面持留量之间的关系,阐明根据不同植物的表 面特点,研制相应的农药制剂,有利于增加植物表 面的持药量,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
29.84 30.11 29.69 29.51 29.51 29.51
36.97 37.12 37.06 37.61 37.74 37.79
62.5 31.25 15.625
7.813
35.14 36.09 36.85 38.34
30.95 32.15 34.53 38.53
29.51 30.34 34.27 38.53
31.9 34.2 36. 0 36.1 36.4 36.7 36.9 37.1 36.26~39.00 36.26~39.00 39.00~43.38
植物名称
马齿苋 剌苋 茄子 辣椒 小飞蓬 裂叶牵牛 玉米 黄爪 丝爪 棉花
临界表面 张力(mN/m) 39.00~43.38 39.00~43.38 43.38~45.27 43.38~45.27 43.38~45.27 46.49~57.91 47.40~58 ?0 58.70~63.30 45.27~58.70 63.30~71.81
加工与助剂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使用中的作用研究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京 210014)
摘 要 水稻、小麦及苞菜等难以被药液润湿的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小,棉花、黄瓜等易被 药液润湿的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大。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后,在水稻和苞菜上的 持液量增加,但在棉花和豇豆上的持液量下降。测定的 30 种常规杀虫剂中,大多数药剂推荐剂 量药液的表面张力介于水稻和棉花等作物之间,不利于增加在这些作物的持液量。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值测定 根据 Zisman 提出的测定植物临界表面张力方
法,或以接触角为零或接近于零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值估测植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值[1, 2]。 1.2.2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
按 GB 5549―90 的方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 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法测定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 临界胶束浓度 [1, 3]。 1.2.3 叶片持液量
持液量(×10 -4g/cm2 )
110 90 70 50 30 10 -10 0.98
吐温80 农乳6202-B 农乳0202 TX-10 水
3.9 15.6 62.5 250 1000 4000
水稻
浓度 (mg/L)
持液量 (×10 -4g/cm2)
100
80
60
40
20
0
0.98 3.9 15.6 62.5 250 1000 4000
的临界胶束浓度。
表 1 4 种表面活性剂不同浓度的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
浓度 (mg/L)
0202
表面张力值(mN/m)
6202-B
T 000 1 000
500 250 125
34.05 34.14 34.23 34.36 34.27 34.75
27.03 27.52 27.81 27.81 28.35 28.70
50%丙溴磷 EC、50%地亚农(二嗪磷)EC、50%辛硫 磷 EC、20%三唑磷 EC;20%灭多威 EC、20%好年 冬(丁硫克百威)EC;20%米满(虫酰肼)SC、5%抑太 保(氟 啶 脲)EC、5%氟铃脲 EC、50%宝 路(丁醚 脲)WP、25%扑虱灵(噻嗪酮)WP 、5%卡 死 克(氟虫 脲)EC;10%吡虫啉 WP、5%锐劲特(氟虫腈)SC、10% 除尽(虫螨腈)SC、3%乙虫脒(啶虫脒)EC、1.8%阿维 菌素 EC 和 0.6%阿维菌素 EC。
2.3 表面活性剂持液量变化
从图1可以看到,水稻和甘蓝苞菜叶片对清水的
2.3.1 水稻和甘蓝苞菜的持液量
持液量非常少,分别为0.05 mg/cm2和0.33 mg/cm2,
第2卷 第4期 2003 年 8 月
现代农药 Modern Agrochemicals
Vol.2 No.4 Aug. 2003
125
4.75 1.25 6.25 1.50
100
50%福美双WP
100
50%多菌灵WP
50
7.25 1.94 8.00 2.88 7.00 2.06
将新鲜的水稻、棉花叶片称重后在不同浓度的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 10 s,取出,至叶片不滴水 时再称重,重复 3 次,计算平均数。用哈尔滨市光 学仪器厂生产的 WDY-500A 型面积测量仪测定叶 面积,折算每平方厘米的持药量。将甘蓝苞菜叶切 割成 3cm×5cm 的长方形,豇豆叶切割成 4cm×5cm 的长方形,在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 10s,取出,至叶片不滴水时再称重,重复 3 次,计 算平均数,折算每平方厘米的持药量。
20%氰戊菊酯 EC、2.5%三氟氯氰菊酯 EC、2.5% 溴氰菊酯 EC、5%来福灵(S-氰戊菊酯)EC、5%甲氰 菊酯 EC、10%氯氰菊酯 EC、4.5%高效氯氰菊酯 EC、 2.5%天王星(联苯菊酯)EC;40%氧化乐果 EC、80% 敌敌畏 EC、40%毒死蜱 EC、30%乙酰甲胺磷 EC、
棉花
浓度(mg/L)
持液量 (×10-4g/cm2 )
100
80
60
40
20
0
7.81 31.3
125
500
2000
甘蓝
浓度(mg/L)
持液量 (×10 -4g/cm2)
120 100
80 60 4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