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习题-整理

机械原理习题-整理

第二早4 .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移动副或转动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5. 组成机构的要素是 构件和转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_运动—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1-2。

7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_(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

8 .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 运动的单元体,而零件是 制造的单元体。

9 .由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 m-1个转动副。

10 .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所组成的可动联接。

1•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3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同一直线上。

2 .含有六个构件的平面机构, 其速度瞬心共有15个,其中有5个是绝对瞬心,有10个是相对 瞬心。

3 .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 两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即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不同点是绝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为零,相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不为零。

4.在由N 个构件所组成的机构中,有 (N-1)(N/2-1)个相对瞬心,有 N-1个绝对瞬心。

5•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上_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6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在 转动副中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 移动方向的垂 直无穷远处处;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 高副接触点处。

7 .一个运动矢量方程只能求解 _____ 2 个未知量。

速度。

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a*kc2c3 ,方向与将 vc2c3沿3 2转90度的方向一致。

1.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位于摩擦锥之内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位于摩擦圆之内。

2 .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 n< 0。

3 .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在同样条件下大于矩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因此它多用于联接。

4 .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 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械都无法运动。

5. 在构件1、2组成的移动副中,确定构件 1对构件2的总反力F R12方向的方法是与2构件相 对于1构件的相对速度 V12成90度+fai 。

6 .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 槽面的法向反力大于平面的法向反力 。

7 .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 传动,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 联接。

8 .机械效率等于 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它反映了 输入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9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

1.机械平衡的方法包括、 平面设计和平衡试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在设计阶段,从结构上保证其产生的惯性力最小 ,后者的目的是为了 用试验方法消除或减少平衡设计后生产出的转子所 存在的不8.平面四杆机构的瞬心总数为 _6__。

9 .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10.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移动,牵连运动为三心定理确定。

转动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平衡量_。

2.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可近似地看做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平衡条件是。

刀F=0即总惯性力为零;另一类是动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点是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平衡条件是 刀F=0,刀M=03 •静平衡的刚性转子 不一定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刚性转子 一定是静平衡的。

4 •衡量转子平衡优劣的指标有许用偏心距e ,许用不平衡质径积 Mr 。

1 •机械中安装飞轮的目的是 减少周期性的速度波动。

2 •某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 ?n=100rad/s ,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则该机器的最大角速度?max 等于S ,最小角速度?min 等于S 。

3 •最大盈亏功是指机械系统在一个运动循环中 —动能 _______ 变化的最大差值。

4 .某机械主轴实际转速在其平均转速的 ?3%范围内变化,则其速度不均匀系数 ?=。

5 •机械产生速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在某瞬时,驱动力所做的功与阻抗力所做的功不等,速度波动类型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

6 •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分别是 安装飞轮和调速器。

7 .为了减少飞轮的重量和尺寸,应将飞轮装在 高速轴上1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两个曲柄的条件是符合杆长和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2 •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该机构的压力角 0度,其传动角为90度。

3 •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选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直动导杆机构。

4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摇杆为原动件,曲柄与连杆构件两次共线时,则机构出现死点位置。

5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6•右图的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 AB 杆为机架时,则为 双 曲柄机构;以CD 杆为机架时,则为 双摇杆机构;而以AD 杆为7 .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从动件的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能差。

8.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 ?为0,压力角?为90。

9 .右图所示的运动链中, 当AD 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选曲柄摇杆机构。

择BC 杆为机架时为双摇杆机构;选择AB 或CD 杆为机架时为10.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等。

11 .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选曲柄为机架,则将演化成_回转导杆 机构。

12.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其它型式的四杆机构有4种方法,它们是改变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尺寸改变运动副的尺寸,选不同构件为机架,运动副元素逆换。

13 •机构倒置是指变换原动件。

倒置以后相对运动不变,其原因是 相对尺寸未变。

1 •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从 凸轮回转轴心—到理论轮廓的最短距离。

2 •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压力角恒等于 0。

3.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 等加速减速 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无冲击。

4 •凸轮机构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为:满足工作对从动件的运动要求,保证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考虑所设计出的凸轮廓线 便于加工_。

5.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时, 若发现工作廓线有变尖现象时,则尺寸参数上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基圆半径。

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压力角愈大,则机构 传动性6•尖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加大时,压力角将减少。

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它的实际廓线是理论廓线的内等距曲线。

8•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从动件的所受正压力方向和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1.以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廓的优点是能保证定传动比传动、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传动具有可分性。

2.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其刀具的分度线与轮坯分度圆之间做纯滚动;加工变位齿轮时,其刀具的分度线平行的直线与轮坯的分度圆之间做纯滚动。

3.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比较其分度圆齿厚增大,齿槽宽减小,齿顶高依毛胚大小而定,一般增大,齿根高减小。

4.蜗轮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中间平面内蜗杆与蜗轮的模数与压力角分别相等且分别为标准值;丫1 = 3 2,且旋向相同。

5.决定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尺寸的参数有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_。

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节圆总是相切并相互作纯滚动的,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总等于两轮的分度圆半径之和。

7.斜齿轮在法面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8.若两轴夹角为900的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齿数为乙=25, Z2 = 40,则两轮的分度圆锥角?i = 32 度,?2=58 度。

9.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非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不重合,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齿数与模数,而节圆的大小取决于安装位置。

10.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是由端面重合度和轴面重合度两部分组成。

11 .已知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主动轮齿数乙=20,基圆直径d bi =,从动轮齿数Z2 = 67,则从动轮的基圆直径d b2 =。

12.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直齿轮时,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只改变刀具的移动线速度,则影响被切齿轮的齿数。

1.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是作为输入或输出运动的构件。

2.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的最本质区别是行星轮中有一个太阳轮是固定不动的。

3.具有确定运动的差动轮系中其原动件数目为2。

2.微动螺旋机构的两段螺纹的旋向应相同,两导程应不相等。

3.在单万向联轴节中,主、从动轴传动比i12仁2的变化范围是1/COS a ~COS a,其变化幅度与两轴夹角a有关。

机构中按给定的运动规律对立运动的构件称为原动件;而其余活动构件称为从动件。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内。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曲柄为机架,则该机构演化为导杆机构。

齿轮机构的重合度愈大,表明同时参加啮合的轮齿对数愈多。

棘轮机构的主要组成构件有:棘轮、棘爪、止动爪等。

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轮廓线时,若发现工作廓线有变尖现象时,则尺寸参数上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基圆半径。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当两构件组成兼有滑动和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过接触点高副元素的公法线处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臂w摩擦圆半径。

一、判断题:1•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大于或等于1。

T2.虚约束是指机构中某些对机构的运动无约束作用的约束。

在大多数情况下虚约束用来改善机构的受力状况。

T3.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机构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由度。

T4•只有自由度为1的机构才具有确定的运动。

F5.任何机构都是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面构成的。

T6 •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数。

F7.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因此杆组是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

T1.瞬心是作平面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T2.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之间共有三个速度瞬心,它们不一定位于同一直线上。

F3•在平面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则该机构的瞬心总数为n(n 1)。

F24.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

F5•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三心定理来确定T。

6 .速度瞬心是指两构件相对运动时相对速度相等的点。

F1•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的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用应于联接,矩形螺纹多应用于传动。

T 2•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

T3•平面摩擦的自锁条件是压力角大于摩擦角。

F4.平面摩擦的总反力方向恒与运动方向成一钝角。

T5•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

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