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

前言《遵义市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向社会发布反映当年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主要通报当年来水、供水、用水及水环境状况,反映重要的水事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水资源、关心水资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保障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按年度反映我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污情况、水环境状况及重要水事等,分别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供数据和信息。

《公报》本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之目的,力求全面、准确地提供数据,使之便于各级部门、领导和全社会了解我市的水资源状况,促使我市的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对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报》的编制由遵义市统计局、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遵义市环保局、遵义市水利局等单位提供有关资料,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提供实测水文资料,由遵义市水文水资源局分析、计算、汇总而得到。

在此,对积极支持协作配合2005年《遵义市水资源公报》完成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公报》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肯地希望各有关单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目录前言一、概述 (1)二、水资源量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量 (7)(三)地下水资源量 (9)(四)水资源总量 (9)三、水质评价 (11)(一)河流水质状况 (11)(二)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1)(三)废污水排放量 (12)四、蓄水动态 (14)五、水资源利用 (15)(一)供水量 (15)(二)用水量 (16)(三)用水指标 (16)(四)耗水量 (16)六、水资源运用简介 (17)七、遵义市主要河流开发利用情况 (18)八、2005年遵义市水利大事记 (19)附图:1、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距平图2、2005年遵义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3、2005年遵义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图一、概述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东连铜仁,西接毕节、四川,南与黔东南、黔南州、贵阳市接壤,北濒重庆,地处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市辖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务川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赤水市、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等十四个县市(区),江河湖库分属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水系和乌江水系。

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人口725.5万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2.3亿元,GDP增长率为11%,工业总产值326.6亿元,耕地面积586.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6.1万亩,农田实灌面积196.6万亩,粮食产量321.7万吨。

各县市区社会经济指标见图1。

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998.3毫米,折合水量307.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331.3亿立方米,2005年比多年均值减少7.3%,比上年减少13.4%;水资源总量160.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520.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3.40亿立方米。

全市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蓄水量增加0.4854亿立方米。

全市Ⅱ、Ⅲ类水质水域占全部评价河长的95.4%。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我市降水量比多年均值约偏低,南部地区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少,北部地区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多,各县市区降水量与多年降水比较见图2。

从2005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图3)看出:我市西部赤水及北部道真长坝一带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习水西部、桐梓松坎以北、务川、遵义市中心城区、凤冈及赤水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遵义县乌江河谷地带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其余地区降水量在900毫米左右。

年降水量最大值发生在赤水市大同镇,为1468.7毫米;年降水量最小值位于遵义县泮水镇,只有685毫米。

图为遵义市水文局旺草水文站遵义市水文局供稿1、行政分区2005年平均降水量998.3毫米,折合水量307.1亿立方米。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较减少7.3%,属平水年。

降水在地区和季节上分布不均,各县市区的降水量除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凤冈县等地略偏枯外,其余县市(区)与常年相比,基本持平,详见表1-1及图4。

表1-1 2005年遵义市行政分区降水量表2、流域分区按照新的Ⅱ级流域划分,我市划分为宜宾至宜昌区(原长江上游干流区)和乌江区。

对流域分区进行III级划分,则宜宾至宜昌区中,我市有赤水河片区和宜宾至宜昌干流片区(綦江河片区);而乌江区则划分为思南以上片区和思南以下片区两部分。

2005年宜宾至宜昌区年降水量为1004.3亳米,折合水量109.9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增加了1.7%,与多年平均比较增加了1.2%;乌江区年降水量为985.4毫米,折合水量197.2亿立方米,与去年比较减少了20.1%,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了11.5%。

各流域分区及主要河流年降水量见表1-2、表1-3,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多年比较见图5。

3、暴雨洪水2005年我市未发生全市范围的普遍暴雨过程,只在局地有雨量不一的局部暴雨,据我局报汛站点监测,日雨量最大值位于桐梓县松坎镇,5月5日雨量为127毫米,遵义县南面和中心城区南面则未发生日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暴雨。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75%。

枯期(1-4月,10-12月)的降水量仅占年总降水量的25%-35%。

洪水方面:由于本年度我市没有发生大范围的高强度、长历时强降水,故我市的河流也未出现大规模的洪水,在各报汛站点中,只在松坎河的松坎水文站、龙潭河的凤冈水文站、高坪河的九节滩水文站、喇叭河的观音阁水文站出现了超警戒水位的洪峰。

(二)地表水资源量1、行政分区200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60.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520.8毫米,与上年比较减少14.6%,与多年均值比较减少7.1%,属平水年。

径流系数为0.522,产水模数为5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全市14个县市区的年水量径流深在450-600毫米之间,除仁怀市、桐梓县外,其余各地均比去年偏少,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凤冈县偏少约20%,而务川自治县则偏少约30%。

见表2-1及图7。

2、流域分区宜宾至宜昌区地表水资源量为56.04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19.9毫米,与多年均值比较减少了1.4%,属正常年份;乌江区地表水资源量104.2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21.4毫米,与多年均值比较减少了9.8%,也属正常年份。

各流域分区年径流深与多年比较见表2-2及图8,各主要河流年径流深见图9。

3、地表水资源分布1)、地表水分布不均:按流域分区,全市年径流深最大为宜宾至宜昌干流片区,为616.6毫米,最小为思南以上片区,只有461.5毫米;按行政分区,最大为正安县,为586.9毫米,最少为余庆县,仅为452.2毫米。

2)、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占全年比重的55%~65%,所分析的主要水文站赤水站、茅台站、鲤鱼塘站、长坝站连续四个月(6-9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0%~60%。

(三)地下水资源量我市地下水除少部分向地下深层补给外,绝大部分在地下经过隙流、脉流、管流等方式流程后,汇入河川,成为地表水的一部分。

2005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43.40亿立方米,其中宜宾至宜昌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95亿立方米,乌江区为29.45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南方山丘区地下水排泄主要进入河川,其它排泄量很小,故可以将地表水资源量近似作为水资源总量。

200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60.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8立方米。

表3-2 2005年遵义市分区水资源总量图10 2005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三、水质评价(一)河流水质状况2005年监测了6条主要河流,设置水环境监测站点11个。

站点分布在我市的主要河流及流经城镇易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的河段。

评价方法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指标法确定水质类别,并以Ⅲ类地面水标准值为界限确定超标项目及河段。

主要评价项目有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砷、汞、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18个指标。

评价代表值采用全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均值,评价结果以河长表示。

全市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评价河长955公里,其中Ⅱ类评价河长800公里;Ⅲ类评价河长111公里;劣Ⅴ类评价河长44公里(湘江水文站以下44公里),其主要超标项目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挥发酚、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锰、五日生化需氧量、砷、总磷、化学需氧量。

全市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评价8个河段,7个河段为Ⅱ类或Ⅲ类水,即赤水河仁怀市段(128公里)、赤水河赤水市段(53公里)、芙蓉江旺草至出口段(195公里)、洪渡河遵义市段(205公里)、松坎河遵义市段(56公里)、湘江河鲤鱼塘段(111公里为Ⅲ类水)、乌江干流乌江渡至湘江入乌江口处(163公里)。

另一河段为劣Ⅴ类水,即湘江水文站以下44公里评价河段,据遵义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在湘江河公园监测断面处水质类别为Ⅲ~Ⅳ类水。

(二)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全年监测的北郊水库和南郊水库水质指标达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南郊、北郊水库的水质均为Ⅱ类水。

(三)废污水排放量全市废污水排放量51558.0万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46495.8万吨,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5062.2万吨。

宜宾至宜昌区废污水年排放量21123.5万吨,乌江区废污水年排放量30434.5万吨。

红花岗区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年排放量1385.0万吨,汇川区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年排放量531.5万吨,赤水市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年排放量333.1万吨。

四、蓄水动态全市统计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469座,总库容29.5936亿立方米,年初蓄水量15.1490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5.6344亿立方米,共增蓄0.4854亿立方米。

大型水库1座(乌江水库),总库容为23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12.491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蓄0.8312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2座,总库容2.9041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763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减蓄0.1801亿立方米;小型水库469座,总库容3.6895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559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减蓄0.1657亿立方米。

图15 2005年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五、水资源利用(一)供水量2005年全市总供水量与用水量持平,总供水量18.76亿立方米,其中蓄水供水6.7139亿立方米,引水供水7.3512亿立方米,提水供水2.0805亿立方米,人工载运水量2.155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4590亿立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