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发表时间:2020-01-07T10:48:46.0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作者:王新丽[导读] 因而各种外观造型奇异、结构复杂的规模化建筑应运而生,也给施工测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现就监理角度结合测量实践予以解析,与大家共勉。

陕西兵器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从现代化城市需求出发,当前建筑师既要考虑满足各项使用功能,又要注重外观造型适应周围环境,体现城市品味理念。

因而各种外观造型奇异、结构复杂的规模化建筑应运而生,也给施工测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现就监理角度结合测量实践予以解析,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施工测量监理要点监理工作一、建筑施工测量内容和作用测量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建筑施工测量只是其研究范畴的一部分,建筑施工测量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在实体施工过程中放样测设,就是将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利用规划给定控制点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平面或立面上,并设定标志作为建筑施工的依据,并指导施工过程,这项工作就叫测设,也称放线或放样。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以及运营使用、维修改建和扩建等都需要测量工作,其综合还包括以下几点:施工场地控制网的建立、场地平整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与抄平、多层高层建筑物竖向轴线投测和高层传递、设备安装测量、竣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所以测量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工程运营管理提供正确的成果依据上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测量的前期准备当前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大多数单位建筑单位并不配备合格的测量人员,且测量设备性能差且配备不全,不能基本满足需要。

就此而言容易导致差错发生,一旦发生就难以弥补。

作为监理工程师更应从源头把关,杜绝问题发生。

从监理角度分析除对除自身对设计图纸认真阅读外还应对下列影响测量质量的因素予以重视:1、人员因素:施工单位应配备具相应资质的合格专业技术人员。

核查资质的有效性,测量人员专业水平低,素质差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仪器设备因素:检查仪器设备型号、数量是否满足本工程。

合格证和年检证书是否有效。

仪器的效检应由权威鉴定机构进行,测量所用钢尺也应定期送有关计量部门检定以保证测量精度,并满足《钢卷尺检定规程》(JJG4-2015)标准。

3、施工单位提报的测量方案编制的合理性和是否履行程序报批,由于测量监理是检查、验收的最后一道程序这至关重要。

三、施工阶段测量监理工作1、场地的平整测量工程在开工前,需要进行“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将拟建建筑物场地内高低不平的地形整为平地,称为土地平整或场地平整。

平整测量严格来说涉及有土地面积和平整两个方面。

本文重点对平整测量进行说明。

场地平整应遵循的原则:满足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地面排水;挖填方量平衡,工程量最小。

方法有:实地方格网法;散点法;数字地面模型(DTM模型)法。

目前常用并被各方认知的是实地方格网法如下(1)用经纬仪测设方格网:边长大小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和施工方法确定,人工多用20米*20米方格;起伏较大时用10米*10米方格;机械施工多用40米*40米方格。

方格点测设,可根据实地情况及仪器设备条件,平坦地面也可用两把皮尺距离交会法和利用勾股定律测得。

在点位钉上木桩编号。

绘出方格图。

(2)用水准仪根据场地附近水准点或假定高程点为基点,测得方格点各点之高程填入方格图图。

以每个方格角点高程和除以4得方格平均高程,以此方法可得各点高程。

再把各方格高程和除方格数后,得到设计高程填入方格图。

下来利用公式挖填高度等于设计高程减地面高程正数为需填高度;负数为挖方。

期间必定有一零点,可用图解法或相似三角形比例的方法求得。

(3)本章节监理要点:跟踪观测、记录各点高程数据,以便内业计算;测设区域应有代表性,避免以点代面现象;作业过程应详细记录在案。

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首先是建立施工控制网,一般情况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或称建筑方格网,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

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标系(亦称施工坐标系)。

其坐标轴与建筑主轴线相一致或平行,便于设计和施工放样。

本章节监理要点: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施工控制网时,首先应审查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情况:(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及现场的实地地形的匹配(2)方格网布置应布设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并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3)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度(4)方格网的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一般为1/10000~1/20000(5)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确保长期保存。

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的复合步骤: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将主轴线点的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在适当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通过调整来定出主轴线,以进行复核、对照。

详细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在主轴线测定以后,监理工程师可详细测设复核方格网。

复核方法:根据主轴线四个端点通过交会定出方格四个角点,角桩应用混凝土桩规范设定。

以上述构成“田”字形的各个格点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复核方格网中所有各点,并用木桩或混凝土桩设定。

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是一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

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必须事先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审查,测设复核的程序,不能简单沿用施工位布设施工控制网的顺序。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存在的偏差错误,并及时纠正。

同时,监理工程师要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严格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校定情况、测量数据的精度情况进行核查,使其符规范要求。

3、建筑物定位测量对于结构施工测量,首先是建筑物轴线测设,一般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计位置进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放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主要有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二种方法。

本章节监理要点: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关系是否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检查设计总平面图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制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检查核实设计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位置的关系,及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可采用延长直线性、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监理工程师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中心桩),测设时,应检查复核房屋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2000)。

4、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

对于基槽挖土,本章节监理要点:检查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标高误差控制±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

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定出标高控制线,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水准点进行复核。

5、结构施工测量对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测量中,由于地面施工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高层施工部分场地较小,测量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干扰,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查、复核时应着重注意施工测量的方法是否有针对性及符合规范要求和所用的仪器是适用、匹配。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网布设于地坪层(底层),其形式一般为一个矩形或若干个矩形,且布设于建筑物内部,以便逐层向上投影,控制各层的细部(墙、柱、电梯井筒、楼梯等)的施工放样。

平面控制点一般为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块小铁板,上面划十字线,交点上冲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先检查平面控制点点位的选择是否与建筑物的结构相适应,具体要点: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控制点向上层作垂直投影时,要在各层楼板上设置垂准孔,因此,通过控制点的铅垂方向应避开横梁和楼板中的主钢筋。

然后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并测设,精度控制: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测设的误差不应大于±10”。

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注意控制点在结构和外墙(包括幕墙)施工期间妥善保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

待建筑物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墙上或柱上从水准点测设“一米标高线”(标高为十1.000m)或“半米高线”(标高为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

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是否符合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还是高程传递,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一定要求,监理工程师应予以控制:垂准仪可以用于各种层次的平面控制点的直投影。

高程传递一般可采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超高层建筑应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

各种仪器使用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规定。

6、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控制(1)核查沉降观测点的位置监理工程师应核查现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与位置是否满足要求。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建筑物四大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m~15 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高低层建筑物交接处的两侧,建筑物的沉降缝两侧,在建筑内中部设内墙点。

(2)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控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测量方案要求的方法与周期及时进行沉降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审核。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情况下在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速度情况而定。

通常结构施工每加高1层~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则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月~3月观测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