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成型复习题

材料成型复习题

二、判断题:1.铸型中含水分越多,越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流动性。

F2.铸件在冷凝过程中产生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收缩。

T3.同一铸件中,上下部分化学成份不均的现象称为比重偏折。

T4.铸造生产中,模样形状就是零件的形状。

F5.模锻时,为了便于从模膛内取出锻件,锻件在垂直于分模面的表面应留有一定的斜度,这称为锻模斜度。

T6.拔长工序中,锻造比y总是大于1。

T7.二氧化碳保护焊由于有CO2的作用,故适合焊有色金属和高合金钢。

F8.中碳钢的可焊性比低强度低合金钢的好。

F9.同一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过冷度愈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愈低。

10.金属固态一定是晶体,不存在非晶态金属;同样玻璃也不存在晶态玻璃。

11.锻造只能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而不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

12.去应力退火一般在A1以下(500℃~650℃),因此退火过程是没有相变的。

13.过共析钢结晶的过程是:L—→L+A—→A—→A+Fe3CⅡ—→P+ Fe3CⅡ。

14.可锻铸铁是可以进行段造的。

15.加工硬化是指在冷变形加工后的金属,位错密度增加,提高了其强度的现象。

16.锻造后的18Cr2Ni4W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要进行正火处理。

17.金属的抗拉强度越高,金属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也越高。

18.金属铸件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19.淬透性好的钢淬火硬度一定高。

20.淬火钢在回火时无组织变化。

21.渗氮零件渗氮后必须经淬火、回火后方可使用。

22.去应力退火可以细化钢的晶粒。

23.高温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24.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都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定的。

25.渗碳零件经渗碳后就可以加工使用。

26.淬火变形和开裂是由于热应力和相变应力复合作用的结果。

当内淬火应力大于钢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变形,大于钢的抗拉强度时工件发生开裂。

27.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淬硬层深度取决于电流频率,频率越高,淬硬层越浅,反之越深。

28.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29.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30.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31.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m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32.马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位置主要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而与冷却速度无关。

33.临界冷却速度是指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最快的冷却速度。

34.马氏体转变的Ms和Mf温度线,随奥氏体含碳量增加而上升。

35.机器造型只能采用两箱造型。

36.在选择铸件的浇铸位置时,大平面、重要加工面和厚大部分应放在铸型下部,以保证铸件质量。

37.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38.含C3.5%、Si2.4%的灰铸铁的流动性比含C3.6%、Si1.8%的灰铸铁的要差。

39.锻造流线通常可采用热处理方法消除。

40.为简化模具加工,同一锻件的內、外模锻斜度应取相同值。

41.圆筒形件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变形越大。

42.锻件出现过热现象时可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

43.属锻压时,变形速度越大,则变形抗力越高。

44.J422是一种结构钢酸性焊条,其最低抗拉强度为42Mpa。

45.对裂纹倾向大、塑性和韧性要求高的焊件,应选用酸性焊条。

46.激光焊接时,激光焊接装置不需要与被焊工件接触。

47.铸件的机械应力一般为压应力。

48.灰铸铁的收缩率比铸钢小的原因是凝固温度范围窄。

49.在板料冲压多次拉深工艺中,有时穿插退火工序,这是为了消除回弹。

50.适用于焊接厚大截面材料的是爆炸焊。

51.机器造型方法中,可用于制造大型铸件的是射压造型。

52.牌号为QT400—18的铸铁表明其最大抗拉强度为400Mpa。

53.在设计V形件冲压弯曲模具时,一般模具弯曲角要比零件的小一些。

54、焊条只有药皮有添加合金元素的作用。

55、金属锻造时,压应力数目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好。

56、锻件出现过热和过烧现象时可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

57、粗大厚实的铸件冷却到室温时,铸件的表层呈拉应力,心部呈压应力。

58、铸造中缩松和缩孔缺陷产生在液态金属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阶段。

59、在铸造工艺规划时,分模面位置的确定至关重要。

60、焊条电弧焊接时,负接法适合焊接厚板零件。

61、锻造流线的产生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方向性,沿着流线方向的抗剪强度最高。

62、三维印刷工艺成形生产的零件强度高、可作为最终零件使用。

63、快速成型技术是基于离散-叠加原理实现快速加工零件的工艺。

64、复合材料的成型和制品的成形一般是同时完成的。

6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

66、喷射成型适用于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形。

67、粉末材料的粒度越大,松装密度越大,流动性越好。

68、提高粉末材料的粒度可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流动性。

二、单选题:1.将模型沿最大截面处分开,造出的铸型型腔一部分位于上箱,一部分位于下箱的造型方法称A. 挖砂造型B. 整模造型C. 分模造型D. 刮板造型2.灰口铸铁体积收缩率小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A. 析出石墨弥补体收缩B. 其凝固温度低C. 砂型阻碍铸件收缩D. 凝固温度区间小3.合金流动性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合金的成份B. 合金的结晶特征C. 过热温度D. 砂型的透气性或预热温度4.下列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差的是A. 铸钢B. 铸铁C. 铸铜D. 铸铝5.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A. 利于金属液充填型腔B. 利于补缩铸件C. 防止错箱D. 操作方便6.各种铸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 金属型铸造B. 熔模铸造C. 砂型铸造D. 压力铸造7.合金化学成份对流动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 熔点B. 凝固温度区间C. 凝固点D. 过热温度8.确定浇注位置时,将铸件薄壁部分置于铸型下部的主要目的是A. 避免浇不足B. 避免裂纹C. 利于补缩铸件D. 利于排除型腔气体9.确定浇注位置时,应将铸件的重要加工表面置于A. 上部B. 下部C. 竖直部位D. 任意部位10.铸件形成缩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合金的A. 液态收缩B. 固态收缩C. 凝固收缩D.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11.单件生产直径1米的皮带轮,最合适的造型方法是A. 整模造型B. 分开模造型C. 刮板造型D. 活块造型12.控制铸件同时凝固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应力B. 消除缩松C. 消除气孔防止夹砂13.自由锻件控制其高径比(H/D)为1.5-2.5的工序是A. 拨长B. 冲孔C. 镦粗D. 弯曲14.金属材料承受三向压应力的压力加工方法是A. 轧制B. 挤压C. 冲压D. 拉拔15.绘制自由锻锻件图时,为简化锻件形状,需加上A. 敷料B. 余量C. 斜度D. 公差16.锻造前加热时应避免金属过热和过烧,但一旦出现,A. 可采取热处理予以消除B. 无法消除C. 过热可采取热处理消除,过烧则报废。

17.设计和制造机器零件时,应使零件工作时所受拉应力与流线方向A. 一致B. 垂直C. 不予考虑D. 随意18.下列钢中锻造性较好的是A. 中碳钢B. 高碳钢C. 低碳钢D. 合金钢19.冲孔模或落料模是属于A. 跳步模B. 连续模C. 简单模D. 复合模20.在锤上模锻中,带有毛边槽的模膛是A. 预锻模膛B. 终锻模膛C. 制坯模膛D. 切断模膛21.模锻件的尺寸公差与自由锻的尺寸公差相比为A. 相等B. 相差不大C. 相比要大得多D. 相比要小得多22.锤上模锻时,用来减小坯料某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加坯料另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使坯料的体积分配符合锻件要求的模膛称为A. 拔长模膛B. 滚挤模膛C. 弯曲模膛D. 成型模膛23.以下冲压工序中,属于冲裁工序的是A. 落料B. 拉深C. 冲挤D. 弯曲24.锻造10kg重的小锻件选用的锻造设备是A. 蒸汽空气锤B. 空气锤C. 压力机25.具有较好的脱氧、除硫、去氢和去磷作用以及机械性能较高的焊条是A. 酸性焊条B. 结构钢焊条C. 碱性焊条D. 不锈钢焊条26.大批量生产汽车油箱的焊接方法是A. 手工电弧焊B. 气焊C. 点焊D. 缝焊27.焊缝内部质量的检验方法是A. 密封性检验B. 耐压检验C. 超声波检验D. 放大镜观察28.手弧焊时,操作最方便,焊缝质量最易保证,生产率又高的焊缝空间位置是A. 立焊B. 平焊C. 仰焊D. 横焊29.手弧焊采用直流焊机焊薄件时,工件与焊条的接法用A. 正接法B. 反接法C. Y接法D. Δ接法30.焊接热影响区中,晶粒得到细化、机械性能也得到改善的区域是A. 正火区B. 熔合区C. 过热区D. 部分相变区31.在铸型中,主要起补缩作用的是。

A. 冒口B.直浇道C. 浇口杯(外浇口)D.内浇道32.铸铁中碳以石墨形态析出的过程称为。

A.变质处理B.石墨化C.球化过程D. 孕育处理33.在Fe-Fe3C相图中,GS线也称为。

A.共晶线 B.共析线 C. Acm线 D. A3线34.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A.P B.S C.B D.M35.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温度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 MfB MsC A1D A336.球化退火一般适用于A 合金结构钢B 碳素结构钢C 碳素工具钢D 合金刃具钢37.确定碳钢淬火加热温度的基本依据是A C曲线B Fe-Fe3C相图C 钢的Ms 线D CCT曲线38.亚共析钢加热到AC1~AC3之间某温度,水冷后组织为.A 马氏体+珠光体;B 马氏体+铁素体;C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D 铁素体+渗碳体39.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

A 淬火+高温回火;B 淬火+中温回火;C 淬火+低温回火;D 淬火+退火40.合金固溶强化的原因是。

A 晶格类型的改变;B 晶粒细化;C 晶格发生畸变;D 发生了化学反应41.晶格中原子偏离平衡位置的现象称为A 位错B 间隙原子C晶格畸变 D 空位原子42.拉伸试验时,试样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 屈服强度B 弹性极限C 抗拉强度D 疲劳强度43.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根本区别是A 加热温度B 组织变化C 钢成分变化D 性能变化44.确定碳钢热处理加热温度的基本依据是A C曲线B Fe-Fe3C相图C CCT曲线D 钢的Ms 线45.钢的低温回火的温度为()。

A.400℃B.350℃C.300℃D.250℃46.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A.随炉冷却B.在风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48.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A.随炉冷却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49.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D.所有钢种50.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