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女生的体育教学
摘要:怎样克服女生对运动产生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中学女生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人。
从小学步入初中是学生的发育期,也是学生的人生转折点。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生理、心理有明显的变化。
这个时候由于身体的变化,有的学生因自己不匀称的体型而忧虑、苦恼,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有的学生为了避免别人的议论而很少与人交往;有的女学生因体态的变化(如乳房的突起、臀部的宽大),而害羞并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
“自我”形象也在发生作用,我们应该针对性地向女学生分别讲解有关性的生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她们正确对待性萌动带来的各种问题。
引导和帮助她们解除烦恼,摆脱困境。
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的发展和变化不同,体育运动在活动的内容和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意志品质方面,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缺乏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克服
困难的毅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在学习动机上:也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体育成绩无所谓,从而造成对体育学习的冷漠,由于学习的冷漠影响了对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不好,练习方法也不当。
那么如何克服女生对运动产生的心理障碍呢?
第一、耐心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大部分中学时期女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品质薄弱,往往在练习过程中,她们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针对女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她们完成动作,使她们减小畏怕的情绪。
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她们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她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她们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含义。
第二、精心设计场地器材,解除女生的畏惧心理。
我每节课都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真备课,尽量利用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让她们在视觉上解除对该项目的畏惧心理。
如在体操教学中,她们在器械练习:如跳马时,经常会产生畏惧心理,除用语言鼓励外,还应该运用合理的方法消
除她们的心理恐惧,这时可以在跳箱两侧放置高于跳箱的物体,使她们感觉跳箱变低,并敢于跳跃;在跳高时,可以用较长的横杆或用橡胶绳作为横杆,使她们在视觉上感觉高度变低,就敢于尝试。
同样也可以先降低高度,再慢慢升起。
这样就会使女生增强了自信,克服了心理障碍。
第三、提高理论知识有利于好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
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心理障碍,很大程度是由于对体育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对体育项目的技术了解不清所形成。
在教学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女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
动作的理解增加了她们欣赏能力,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多与体质差生沟通,多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她们消除心理障碍。
体质差生是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好胜心里特别强。
但又由于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较差,对上体育课有畏惧的心理,怕某一动作做不好引起同学笑话,常以病假、例假、事假等理由躲避体育课,即使上课也经常逃避技术练习。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多从理解、帮助、鼓励的角度,找学生沟通,和她们说心理话,了解她们所思所想,做到有的放矢,正面引导,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第五、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为了消除女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她们学习兴趣,我们应
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她们在良好的、兴奋的心态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树立良好心态,使她们的体能在学习和训练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渐适应大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除了我们从生理、心理上了解女生的这些弱点,对症下药,提高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激情外。
我们还应该注意:
1.教学内容:现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不仅给女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选择的自由空间。
教师在对于教材的选择上可以灵活多样。
教师可以根据她们的个体间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性格类型差异等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对能激发她们兴趣、便于长期开展,能形成锻炼习惯的体育项目增设课时。
因此我们在制定计划,选定教学内容,根据内容采用的方法一定要符合这些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只有符合规律才能促进健康,否则将有害健康。
2.教学方法的更新:根据新课程体育标准的改革和女生的特点,促进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来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为女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应:A、教学方法科学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方法应是符合女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教学方法不仅要生动有趣,更要
科学性,这样既让她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更有助于女生学习的进行,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始终乐此不疲。
从而逐步形成终身科学锻炼的习惯。
B、教学方法愉悦化:建立良好、愉悦的学练环境氛围,有利于女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对提高她们运动兴趣大有帮助,让她们在一种愉悦心理中“快乐学习”激发和保持兴趣,使她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教师在与她们共同学习时,除了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外,还应注重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这些女生的学习热情,让她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她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美感,并逐渐养成坚持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
总之,她们的成长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注意有科学,有依据,重方法,重情感,重兴趣。
在做好教学的同时还要与家长、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定期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运动新思想,帮助家长克服一些偏激的想法,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看法,转变成“我要运动,我要健康”的观念,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社会关心体育活动,让运动走进生活,为她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服务,为重终身锻炼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