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表态发言(精选多篇)第一篇:在市区试点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129在全区创建“洁净村居”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白云社区居委会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为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控制城市垃圾污染,实现市区环境卫生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区委、区政府选定白云社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试点工作。
这是对我们白云社区的信任,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
打造“优美、整洁、宜居”的人居环境,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区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进程,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
白云社区作为先行试点单位,我们将责无旁贷,举全力落实试点工作,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其次,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舆论氛围。
为使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将组织社区干部、居民代表、楼道联络员等召开各种会议,层层贯彻落实,让居民群众提高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的意义,了解垃圾如何分类、哪些为可利用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做到广泛宣传、详细介绍,让居民像认识交通信号灯一样了解熟习垃圾分类的标识。
并在社区内悬挂宣传条幅、张贴环保和垃圾分类宣传画、标语,逐户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资料,开展多方位的宣传,在社区营造人人环保、家家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认识。
再次,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
为把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向辖区所有单位、家庭免费发放垃圾分类袋,引导居民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落实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垃圾房门口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及时纠正一些居民不分类、分错类、误投、错投垃圾等现象,提高辖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养成分类投放习惯。
垃圾分类后,实行垃圾不落地的直收直运模式处置。
同时,组织社区居民、义工、社工等人员,成立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在社区进行义务巡逻,并不定时对垃圾房的垃圾进行检查,对错误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分捡。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协助。
作为社区这一基层组织,我们更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千方百计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全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制订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标准体系和长效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谢谢大家!2014年 1月 31日第二篇:人口普查试点工作会议表态发言一人口普查试点工作会议表态发言一此次区人普专项试点工作选在街办的东社区进行。
试点选择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不得少于三个试点题目的专项普查要求,辖区内集居民住户、高校学生、流动人口等多种情况,人员分布比较复杂,人员类型比较繁多,人户情况更是错综复杂,为积极应对复杂的普查情况,理清试点工作开展的条理和思路,我们重点将落实以下几项工作:一、谋划到位。
借鉴历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区统计局作为人口普查的牵头单位,借助驻地单位——学的大力支持,对试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谋划、精心设计,根据辖区内居民住户、高校学生、流动人口并存的事实情况,从确保领导力量,确保人员力量,确保普查方法,确保数据质量,确保督察力度五方面着手开展,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做好充足细致的工作准备。
二、组织(: :///)机构组建到位。
按照省市人普工作的要求尽快完善组织机构,已经组建完毕的乡街和社区人普办要帮助学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的普查组织机构,确保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三、人员到位。
根据此次试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北校区,及时合理布置人员。
分情况区别对待:辖区内居民住户由比较了解情况、长期与其打交道的社区普查员普查,学校的师生由学校的自己布置力量普查,各司其职。
区人普办抽掉街办专职统计员负责协调综合事宜。
四、责任到位。
从全局出发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加强区统计局、社区、学校三方面的协调配合,建立纵横交错、立体式的协调网络。
区人普办对街办、社区、学校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化,细分化,保证各方面的普查人员间不推诿、不扯皮,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节水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会上的表态发言节水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会上的表态发言尊敬的验收组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刚才,验收组宣读了对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评估意见,通过了考核验收,标志着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入崭新的阶段,必将使全市人民受到极大鼓舞。
检查验收组在情况通报中,既充分肯定了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中肯地指出了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同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在全市迅速传达贯彻检查验收组的意见,动员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珍惜成绩,勇找不足,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刚长,陈司长、的讲话,高屋建瓴,从更高的层面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全市人民,对各位领导,检查验收组的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效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战略性选择。
**市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省会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只有17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2。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4年我市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水利部对我市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极为重视这一难得的机遇,一直当作大事紧抓不放。
几年来,我们在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验收只是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目标,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按照检查验收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进行整改。
以整改促巩固、促深化、促提高,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为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检查验收组各位领导、专家表个态:我们将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期抓下去:一是工作无止境。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个长远的系统工程要常抓常新,由点到面,逐步向纵深推进;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组织主导作用,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
三是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力争在规划层面的水资源论证、水量分配和水权交易、纳污总量控制、河道生态需水调度、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
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努力争走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前列。
最后,祝验收组各位领导和专家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谢谢大家!第四篇:太峪镇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试点工作表态发言111强化措施标本兼治为全县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带好头太峪镇镇长徐亚莉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听了杨局长的讲话,我深受鼓舞、备受启发。
有效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太峪镇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严格按照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村级不良债务化解工作。
我们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强化认识,在“思想上”绷紧弦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组织乡村干部对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的有关文件再学习、再讨论,吃透政策、领会精神,充分认识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克服消极畏难情绪,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宗旨,坚持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依靠群众,发扬民主,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分类处置陈债,防止发生新债,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在“化解上”出实招我们将成立镇村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责任制,镇村干部联合行动,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原则,从干部群众最关心、利益关系最直接、矛盾问题最集中的涉农债务入手,特别以因垫交农业税、累欠村干部工资、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村级不良债务为重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核实、分类清理,以村级账面挂账数为依据,逐笔登记村委会债权债务,在村民小组公开栏对登记情况进行公布,经公示无异议后,并将债权债务逐级汇总上报,然后进行第二轮公示,作为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的基本依据,确保化解不良债务工作不掺杂水分、不流于形式。
三、建章立制,在“防范上”做文章我们要从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村工作运行机制入手,创新管理制度,标本兼治,彻底消除村级不良债务“前清后欠”的现象。
一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切实执行好“村财村用镇监督”制度,并严格按照年初预算的财务支出计划报支各项管理费用,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二是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成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工作领导组织,指导农民群众依法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监督评议组织,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统一规范村级财务行为,全面实行村级招待费“零管理”、报刊订阅“限额制”等制度。
四是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责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规定,擅自借款发生的债务,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处理。
对给村集体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我们镇村干部定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我县化解不良债务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谢谢大家!第五篇:乡镇全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表态发言乡镇在全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结合我镇该项工作的实际,我汇报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镇位于**区南部山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70余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现有农户17600户,人口4.5人,耕地面积34700亩。
根据这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我镇**、**、**三个村为首批试点村。
三个试点村1999年第二轮土地延包签订的耕地面积2497.21亩,签订土地延包合同1135份。
二轮延包后共收回330人承包地。
其中因家庭人口变化收回承包地的有236人(死亡、出嫁),因上学收回承包地的有36人,因户口迁移收回承包地的有52人,外出务工经商收回承包地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