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2 . 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3 . 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4 . 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C.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物体的像5 . 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6 . 如图甲所示,是王爷爷的小孙女,王爷爷用照相机给她照相时在胶片上得到的像是下图中的C.D.A.B.7 .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8 . 为了师生的安全,在学校校门及校园内一些地方安装上了“电子眼”,其镜头是A.平面镜B.潜望镜C.凸透镜D.凹透镜9 . 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cm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0 . 小元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其现象如图所示。
从图中现象可看出()A.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B.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C.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D.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11 . 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A.虚像B.放大的C.正立的D.缩小的二、多选题12 . 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Р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Р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Р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可能是厚平板玻璃B.可能是凹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D.可能是凸面镜三、填空题13 .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14 .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_ m,他的像高为________ m.15 . 小华测焦距 f 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 l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 l 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从紧贴透镜处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 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要在银幕上得到幻灯片景物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应使幻灯片到镜头距离在__________的范围内。
17 . 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的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18 . 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焦距。
凸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____________,用f表示。
透镜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_______。
19 . 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应当戴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20 . 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1 . 人的眼睛由晶状体等一系列光学系统组成.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但是靠近了就能看清楚,假设不考虑近视眼的调节功能,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断出远处物体成像是在视网膜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的,应佩戴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这种镜片对光有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22 . 如下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若是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____cm四、实验题23 . 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
(2)当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选填“倒立、缩小”、“倒立、等大”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直到看见清晰的像,这是_________的成像原理。
(4)若保持图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动,用另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
25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如图甲所示,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2)改变烛焰在透镜前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他用如图乙所示方法记录了每次成像时像与物的对应情况,其中透镜左侧数字1、2、3、4、5代表烛焰的不同位置,透镜右侧数字1、2、3代表对应位置的烛焰所成实像的位置、倒立、大小情况,分析记录发现:①烛焰在1位置时经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②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靠近透镜时,像逐渐_________透镜,所成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③烛焰在5位置时的像应记录在图乙中透镜的______________侧,这个像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3)实验中,当他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时,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