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修养判断题

职业道德修养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对或错。

每小题1.5分)(一)1、道德的本质是由个人利益决定的。

(X )2、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

(√)3、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 √)4、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同职业道德义务是完全相同的。

(X )5、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X )6、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应该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准则或标准。

(√)7、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因此,只要注重社会公共道德的良好修养,就能做好教育工作。

(X )8、从本质上讲,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

(√)9、广义的师德范畴就是指可以纳入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并需要专门研究的基本概念。

(X )10、教师职业道德深深根植于教师的劳动之中,它既是教师劳动的内在需要,又是教师劳动的内在规定。

(√)11、教师劳动关系的丰富性和这一关系调整所具有的自由度决定着必须有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

(√)12、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X )1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X )14、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5、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17、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

(X )18、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而"感人者莫先于情"。

(√)19、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X )20、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二)1、孔子没有提出“以身作则”的思想。

2、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教师道德传统都强调教师的自我修养,强调内部的道德养成。

3、对于传统师德也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4、师德的师范作用,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作用决定的。

D5、市场经济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D6、教师职业道德只能调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7、正确处理高校教师与同行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其立足点首先在于对高校教师进行政治教育。

8、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穿着打扮等生活习惯纯属个人的私事。

9、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D10、严师出高徒,亲切和蔼不能发挥教师的权威。

11、教师职业面向不特定的学生,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也没有适用的针对性。

12、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仅仅限于教师行业,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内容比较单一。

13、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渐被淡化了。

14、教师道德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对学生的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用功效长。

D15、教师作为一种备受社会敬重的职业,其道德行为直接对全社会产生示范作用。

D16、博学多才要求教师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17、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

办学应以教师为中心。

18、教师职业道德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作用很大,而社会精神文化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则非常微弱。

19、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这就是它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20、新时期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经没有必要了。

(三)1、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是大势所趋。

( A )A、对B、错2、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人才的跨国流动必然造成本国人才奇缺。

()A、对B、错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

( A )A、对B、错4、我国高等教育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投资体制,有助于高校教育自主发展。

(A )A、对B、错5、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想与国际趋势接轨,首先必须制定体现国际化的政策。

(A )A、对B、错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不同。

( A )A、对B、错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健康、文明、现代的市场经济。

( A )A、对B、错8、高校教师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以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双重影响。

( A )A、对B、错9、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了。

()A、对B、错10、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与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存在一定冲突,从而导致一些高校教师重金钱,淡责任。

( A )A、对B、错11、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应包括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 A )A、对B、错12、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要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于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大量优秀人才。

( A )A、对B、错1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大。

()A、对B、错14、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A )A、对B、错15、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务实,有功利化倾向,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

(B )A、对B、错16、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A )A、对B、错17、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

(A )A、对B、错18、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教育新理念。

(A )A、对B、错19、高校教师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就必须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情,做到对症下药。

( A )A、对B、错20、高等学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与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没有什么关系。

()A、对B、错(四)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表现着教师同教育事业的关系。

∨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其核心是要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

×4、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

×5、团结协作只是为了给教学科研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环境,对学生意义不大。

×6、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7、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说教师之间应避免竞争。

×8、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没有什么区别。

×9、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穿着打扮等生活习惯纯属个人的私事。

×10、严师出高徒,亲切和蔼不能发挥教师的权威。

×11、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行为提出来的主观要求。

×12、教书是专业教师的事,育人是德育教师、班主任的事。

×13、教师职业道德只能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

∨1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标准。

×16、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17、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8、教师只要教好书,培养好学生就可以了,和同事、领导的沟通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19、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时,实际上你就选择了对他人、社会无私奉献的自觉承诺。

∨20、教师爱学生与父母爱子女是完全相同的。

×(五)1、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对象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客观的,由社会产生的。

(D )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方式要受到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的限制。

(D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D )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是抽象的自由。

()5、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是从主观进入客观,又从必然进入应然的过程。

()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不是主观随意制定的,而是纯粹的客观规定。

()7、自主、自决、自控等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

(D )8、高校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对道德行为选择客体作用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D9、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机地结合了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

()10、在道德行为总体上,动机和效果的善恶是相互贯通或一致的。

(D )11、考察行为善恶不需要注重效果。

()12、在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善恶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对某一行为的判断,应注意其动机。

(D )13、凡是维护道德标准评价主体集团或者阶级的利益的行为就是善行,否则就是恶行。

(D )14、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行为就是善行,而阻碍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行为就是恶行。

(D )15、高校教师行为道德评价的形式只有社会的道德评价。

()16、校内外舆论和教育传统习俗是被评价的行为者内部的手段和形式。

()17、教师内心信念是被评价的行为者外部的手段和形式。

()18、教师的职业公正和职业良心是高校教师行为道德评价的主要机制。

(D )19、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归旨。

()20、道德行为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社会生活,而且取决于社会制度。

(D )(六)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2.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3.人文关怀就是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关怀备至。

(×)4.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教师个人需要自我激励,社会、学校的激励机制同样不能少。

(√)5.高校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当人师。

(√)6.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着眼于传道、授业、解惑等领域。

(×)7.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缓解。

(×)8.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就是要从转变学校领导干部作风抓起。

(√)9.《中华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10.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11.师德评议包括自我评议、社会评议、同行评议和学生评议四者结合。

(×)12.提高师德水平,基础是教师,制度是关键,领导是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