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一、A11、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加深加快B、脉搏消失C、反射性反应消失D、血压降低E、瞳孔散大2、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B、每天口腔护理2~3次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3、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A、循环衰竭B、呼吸衰竭C、各种反射消失D、神志不清E、肌张力丧失4、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D、各种反射消失E、意识不清5、尸斑一般出现在死亡后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E、10~12小时6、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苍白B、心音低而无力C、四肢冰冷D、脉搏呈洪脉E、血压下降7、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8、临终病人最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忧郁期B、否认期C、协议期D、愤怒期E、接受期9、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D、防止下颌骨脱位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10、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D、防止下颌骨脱位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二、A21、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2、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生理学死亡期E、脑死亡期3、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4、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5、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生理学死亡期E、脑死亡期6、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三、B1、A.死亡后1~3小时出现B.死亡后2~4小时出现C.死亡后6~8小时出现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E.死亡后24小时出现<1> 、尸体腐败A、B、C、D、E、<2> 、尸斑A、B、C、D、E、<3> 、尸僵一般在死后几小时出现A、B、C、D、E、2、A.死亡后1~3小时出现B.死亡后2~4小时出现C.死亡后6~8小时出现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E.死亡后24小时出现<1> 、尸斑A、B、C、D、E、<2> 、尸僵一般在死后几小时出现A、B、C、D、E、<3> 、尸体腐败A、B、C、D、E、四、简答题1、尸体护理流程及内容要点2、尸体护理流程及内容要点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濒死期濒死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8】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7】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
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
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
)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
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
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6】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生物学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5】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4】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D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
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3】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2】8、【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2.愤怒期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宣泄内心的不快,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安抚和疏导,注意保护其自尊心。
3.协议期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4.忧郁期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是临终的最后阶段。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1】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87】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该题针对“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06171】二、A2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否认期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
2.愤怒期当否认无法再持续下去时,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或对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3.协议期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
病人为了尽量延长生命,作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
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4.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
5.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
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八章临终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60390】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一)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
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三)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
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
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
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 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