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病理学传染病模拟试题汇总

专升本病理学传染病模拟试题汇总

临床医学专升本病理学模拟试题传染病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A.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B.巨噬细胞增生C.坏死性肉芽肿D.纤维组织增生E.钙化2.结核结节最主要的细胞成分是A.郎罕巨细胞B.淋巴细胞C.纤维母细胞D.类上皮细胞E.浆细胞3.肺结核原发性病灶的好发部位是A.肺尖部B.肺门部C.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D.肺膈面E.肺内弥漫性病变4.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A.肠阿米巴病B.肠伤寒C.肠结核D.细菌性痢疾E.肠血吸虫卵沉积5.伤寒增生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红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6.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A.小肠B.结肠C.胆囊D.肝脏E.肾脏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肉芽肿性炎D.出血性坏死性炎E.蜂窝织8.哪种炎细胞浸润支持梅毒的诊断?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及浆细胞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9.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A.睾丸树胶样肿B.硬腭坏死穿孔C.皮肤斑疹或丘疹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E.脊髓后根和后索变性10.有关急性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B.脑膜病变重C.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D.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的内毒素所致E.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功能衰竭11.有关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B.筛状软化灶形成C.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E.胶质结节12.有关暴发性脑膜炎时的临床病理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皮肤粘膜广泛淤点及淤斑B.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C.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D.起病急骤,高热,头痛,呕吐 E.伴有周围循环衰竭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下列哪个部位最为轻微?A.大脑皮质B.基底节C.丘脑D.中脑E.脊髓14.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输血E.泌尿道15.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多发于儿童B.原发病灶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C.可顺支气管播散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E.血道及淋巴道播散为主16.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病变新旧交错,上重下轻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C.不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自然痊愈D.不易有纤维空洞形成E.血道播散常见17.伤寒的传染途径是A.经口传染B.呼吸传染C.血液传染D.接触传染E.内源性传染18.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A.空肠B.回肠下段C.回盲部D.横结肠E.乙状结肠二多项选择题1 伤寒病变主要累及部位是:A肠末端淋巴组织B系膜淋巴结C脾脏D骨骼肌E脑膜2 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A毒性肝炎B行性乙型脑炎C行性脑脊髓膜炎D伤寒E结核病3 肠伤寒常见的并发症有:A狭窄B穿孔C出血D粘连E阻塞4. 假膜性炎有可能发生于:A支气管B结肠C咽喉D皮肤E子宫内膜5.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可为:A呼吸道B消化道C血道D淋巴管E皮肤6 .结核球的特点包括:A单个结核病灶B直径大于2cmC干酪样坏死D纤维包裹化E相对静止7. 急性肠阿米巴溃疡的形态特点:A口小底宽B黏膜表面溃疡口小C于整个黏膜下相互沟通D周围炎症明显E黏膜外观如破絮8. 肠阿米巴病常见肠道并发症:A肝脓肿B肠出血C肠穿孔D肠梗阻E肠粘连9. 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病变有:A血吸虫病B阿米巴痢疾C慢性溃疡行结肠炎D细菌性痢疾E结核10 发生结肠的疾病有:A伤寒B细菌性痢疾C血吸虫病D阿米巴痢疾E结核病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出现的病理改变及其后果包括:A脑膜刺激症B颅内压升高C可伴败血症D脑脊液混浊E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板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包括: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血管淋巴套C筛状软化灶D脑脊液混浊E胶质小结形成13. 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病理特征有:A病变多从肺尖开始,以增生为主B慢性经过、渗出增生和变质病变并存C主要沿支气管播散D儿童多见E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14. 急性重症肝炎死亡的原因是:A肝性脑病B急性肾功能衰竭C小叶性肺炎D消化道大出血E核黄疸15. 一中年男性,体检线发现右上肺有一核桃大圆形阴影,应初步考虑诊断为:A局灶型肺结核B结核球C肺癌D小叶性肺炎E干酪性肺炎16 梅毒的病理变化是:A硬下疳B梅毒疹 C树胶肿D灶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E玫瑰疹17 三期梅毒可累及的器官有:A心脏B脑C肝D骨骼E睾丸18 下列可以分离出HIV的是:A血液B精液C唾液D尿液E眼泪和乳汁三填空题1.结核病是由------------------------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可发生于全身各器官,但以------------------------结核为最多见。

结核菌主要经---------------------传播。

2.局灶型肺结核位于------------------------,多为---------------------病变,属于------------------------肺结核。

3.浸润型肺结核多位于------------------------,多为---------------------病变,中央常发生------------------------,属于---------------------肺结核。

4.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往往是血行播散的结果,常为------------------------的一部分。

5.脊椎结核多侵犯第------------------------胸椎至第---------------------腰椎,病变开始于------------------------,破坏椎间盘和邻近椎体,引起脊柱------------------------,压迫------------------------,引起---------------------。

6.伤寒的并发症有------------------------、---------------------和------------------------。

7.细菌性痢疾是------------------------引起的传染病,病理学上表现为大肠的------------------------炎症。

主要累及------------------------和---------------------。

8.中毒性痢疾时全身------------------------,肠道表现为---------------------。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传播,病理学上表现为------------------------炎症。

10.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炎症,传播途径是---------------------传播。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包括------------------------、---------------------、------------------------和------------------------。

12.艾滋病是由------------------------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和---------------------。

四简答题1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有何不同?2如何区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3后天性梅毒分那几期?各期的病理特点是什么?4爱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预防感染的原则是什么?答案单项选择题1.A2.D3.C4.C5.E6.C7.B8.C9.D 10.B 11.D 12.C13.E 14.B 15.D 16.C 17.A 18 B多项选择题1 ABC2 ADE3 BC4 BC5 ABE6 ABCDE7 ABC8 BCD9 ACD 10 BCDE 11 ABCDE 12 ABCE 13 ABC 14 AD 15 ABC 16 ABCD 17 ABCDE 18 ABCDE填空题1.结核杆菌;肺;呼吸道2右肺尖;增生;早期3.肺尖或锁骨下区;渗出;干酪样坏死-;活动性4.儿童;原发性肺结核5 10;2;椎体;后突畸形;脊髓;截瘫6.肠穿孔;肠出血;支气管肺炎7.痢疾杆;急性卡他性;直肠;乙状结肠8中毒症状;病变和症状不明显9.脑膜炎双球菌;呼吸道;急性化脓性。

10.乙型脑炎病毒;变质性;蚊虫11.神经细胞变性;淋巴细胞袖套反应;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12. HIV;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简答题1 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感染第一次感染(外源性)再感染(主要为内源性)好发年龄儿童成人特异性免疫力低一般较高早期病变肺原发综合征肺尖或锁骨下局限性病变病变特点早期出现渗出和干酪样坏死病变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其周围常不易局限有结核结节形成,故病变易局限病程短(急性经过)长(慢性经过)播散方式淋巴道、血道为主通过肺内支气管播散为主常见类型支气管淋巴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外结核病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脑膜炎球菌嗜神经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途径呼吸道昆虫媒介病变性质化脓性炎变质性炎分期:上呼吸道感染期镜下:脑血管改变败血症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膜炎期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临床表现脑膜刺激症状高热、嗜睡、昏迷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改变脑疝后遗症少见多见脑积水痴呆、语言障碍面神经麻痹肢体瘫痪3后期梅毒按病程经过分为三期第一期:病变处出现充血质硬的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底部平坦、边缘整齐的圆形溃疡,直径约1—2cm ,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较硬,故又称硬下疳。

硬下疳发生一周后局部淋巴结肿大,为非特异性急性或慢性炎症。

第二期:疳后 3—4周后,螺旋体继续繁殖大量进入血循环,引起全身广泛性皮肤、黏膜斑疹及丘疹,称梅毒疹。

病变常互相融合成片,形成表面湿润、暗红色突起的平坦斑块称梅毒湿疹或扁平湿疣。

镜下: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特征。

第三期梅毒基本病变有两种,1、树胶肿为三期梅毒的特征性病变。

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非化脓性局部坏死。

坏死灶不规则形,边界清楚,质坚韧似树胶状。

镜下:大片坏死组织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有上皮样细胞及少量郎汗斯巨细胞,与结核结节十分相似2、灶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