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关于教学督导工作暂行办法
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教学督导工作,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二条学校成立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作为负责全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常设机构。
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校级干部担任;委员若干名,由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宣传部、学生处等单位负责人和校教学督导组组长担任(具体人员名单见附件)。
第三条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下设校教学督导组,督导组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具体督导。
校教学督导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教学督导员若干名。
第四条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督导制度,各教学单位成立院(系、教学部)教学督导组,负责本单位教学督导工作;校教学督导员不再同时参加各院(系、教学部)教学督导组工作。
第三章督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第五条规划、安排和指导全校教学督导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1
第六条组织开展各类教学督导活动,审议教学督导结论,并就有关工作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开展调查研究,对教学的组织、管理、运行以及教风、学风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予以总结、介绍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出,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八条建设和管理全校教学督导队伍,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第四章督导组工作职责
第九条检查各类教学规范执行情况。
主要包括:参加学校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检查课堂教学秩序、考场纪律;组织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实践教学等专项检查;检查教学大纲等教师教学必备资料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对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调研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教学任务的指导、批改、评价等情况,并将检查情况通报教务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
第十条检查各类教学活动完成的质量。
主要包括:对理论课、理论(含实验)课、实验课等各类课程随机听课,对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提出建议,并将听课意见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参加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的精品课程、研究型和应用型课程、晋升职称教师课程等各类课程的听课活动,根据要求,给予评价。
第十一条参与教学工作的评估与考核。
主要包括:参加学
2
校对各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的考核;参加对新进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竞赛和其他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学、教研的评审和评奖工作。
第十二条与各院(系、教学部)教学督导组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并予以工作上的帮助和指导。
第十三条完成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章督导员的聘任
第十四条学校教学督导组督导员由教务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推荐,经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和分管校长同意并颁发聘书后上岗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教学督导员聘期一般为3年;3个月不能履职可停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尽职、身体条件不适者可提前解聘。
第十六条学校教学督导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热爱教育教学事业,有长期从事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且具备较高水平,以及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在职或退休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
2.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工作勤勉,团结同志,公道正派;
3.身体健康,能胜任教学督导工作。
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员的起始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7周岁;
第十七条学校提供校教学督导员酬金;在职教师可选择折算教学工作量方式。
第十八条学校对停聘或提前解聘的教学督导员自次月始停
3
止给付酬金;在职教师选择以教学督导工作量折算教学工作量者,自停聘或解聘之日起停止工作量折算。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原《****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各院(系、教学部)应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单位的教学督导工作办法并报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