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14.1安全目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严格遵守铁道部关于《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5]133号),认真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条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为“建立现场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机构,确定本标段安全方针和目标”。
安全目标:“四无、一杜绝、一控制、一达标”。
“四无”: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及无机破事故。
“一杜绝”:杜绝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重大、大事故及行车险性事故的发生。
“一控制”: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
“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14.2安全保证措施14.2.1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14.2.1.1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施工措施既有线施工行车防护严格按“技规”的有关要求执行,做到准备充分,设防及时,专职检查,万无一失。
凡妨碍行车的施工必须设置防护,防护由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防护员组成。
施工防护员、联络员由经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
未设置好防护禁止开工,施工防护信号由施工负责人经检查达到列车通行条件后撤除。
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本工程施工方案已经考虑了避免影响站台及行车线,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若需在站台和行车线上施工,需要在封闭区间或限速运行条件下进行时,应按有关文件提出申报和审批,在取得运输部门的认可后方可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执行。
既有线上施工必须按《铁路安全技术管理规程》设置施工安全防护,未设好施工防护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其防护内容按《铁路安全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防护办法实施。
对于紧靠既有线施工,工地设置无线对讲系统,有条件时联络员在车站增设有线电话与工地联系。
施工人员、防护员、联络员严格使用施工频道,严禁占用行车频道联系。
必须设拉绳防护并设专职防护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严禁使用劳务工担任安全防护工作。
防护员上岗作业必须穿防护服,配齐防护工具。
每个施工点应配备防护人员3人,在视线不良地段应增设中间联络员或信号传递备。
封闭要点施工,点毕销点前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具备开通条件并经设备管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驻站员办理开通销点手续,取得调度命令后方可撤离防护,开通线路后必须配足整修人员,加强点后养护。
做好与工务、电务、车站及铁通的配合,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
施工中各种沟槽的开挖,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调查,对各种电力、通信、信号电缆做出必要的防护,严禁挖断电缆的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避车制,来车时防护员要及时通知作业人员下道避车,作业人员下道后,防护员要检查线上是否还有施工材料或工具是否侵限。
施工人员不得在轨道上行走,如在两旁路肩行走时,所扛的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严禁酒后上道作业,严禁上道后扎堆聊天或干其它无关工作。
施工人员通过既有线路时,应止步观望,确认两端均无列车开来时方准通过。
休息时不准坐在钢轨上、枕木头、道心内、两线间及停留车底下等危险处所。
夏季严禁在列车底下避雨乘凉,严禁钻车和由车底下递送料具;冬季施工不得戴无孔遮耳防寒帽。
工程列车卸料时,开动前严禁抓车、扒车、跳车。
14.2.1.2施工现场及临时工程安全保证措施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有利于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具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条件。
施工现场内配备、架立并维护一切必要且合适的标志牌,为职工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标志牌应包括:警示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路标志与标准的道路标志等等。
所有标志上文字采用中文,标志上有图示的警示符号采用国家通用的符号,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设地点,均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现场采取防火与消防措施,在合适地点配备适当数量的手持灭火器,防火、防洪、防风及防雷击等安全设施完备,且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或更换。
现场运输道路平整、畅通、排水设施良好;特殊、危险地段设醒目的标志,夜间设有照明设施。
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分类码放整齐稳固,拆除的模板、钢管及其它废旧物品及时清理,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
易燃易爆品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
施工现场常设一名经过培训具有担任安全工作资格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制定健康保护与事故预防措施和个人检查,查看所有安全规则和条例的实施情况。
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照片,安全员的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2)场内交通及水电设施工地临时道路的修建尽量避开松软土地段。
如需通过,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临时道路必须通过既有公路及其它机动车道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设置路标及防护措施,另外派专人负责指挥。
临时道路、通道在狭窄、陡坡、急弯、穿越电力通讯地段设置交通标志,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车辆通过时设有专人负责指挥。
临时道路平整无坑洼;路面高过自然地面20cm,低洼地段适当加高;面层用小碎石或透水性良好的山皮土铺垫,并派专人维护。
工地施工用水和饮用水在施工前对水质进行化验鉴定,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护措施。
生活用水必须符合中国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的要求,PH值介于7.5~7.8之间。
工地内合理布置排水沟。
排水沟不得妨碍工地内的交通。
(3)临时通讯线路减少与既有通讯、电力等线路的交叉和干扰。
通讯线路与地面等建筑物的最小距离,符合国家现有规定。
(4)临时电力及照明安全变压器设在施工现场边角处,并设围栏;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电杆上装设分线箱。
在施工现场专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中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工地内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
工地内的电线按标准架设。
不得将电线捆在无瓷瓶的钢筋、树木、脚手架上;露天设置的闸刀开关装在专用配电箱里,不得用铁丝或其它金属丝替代保险丝。
生活区室内照明线路用瓷夹固定,电线接头牢固,并用绝缘胶布包扎;保险丝按实际用电负荷量装设。
电工在接近高压线操作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
使用高温灯具时,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m,一般电灯泡距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移动式电动机具设备用橡胶电缆供电,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埋入地下或穿管保护。
电器设备的传动轮、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安设防护罩。
在施工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照明。
在不便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特殊照明设施;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场所的照明供电电压不大于36V。
(5)安全标志在施工区内设置标准的安全标志,以引起职工对现场不安全因素的注意,对威胁安全与健康的物体和环境做出快速反应。
安全标志设置见表。
安全标志设置表14-1(7)油料的存放及运输油料的存放符合有关规程规定,存放仓库与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油料的存放和运输方式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8)接地及避雷装置在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及储存油料等物品的建筑物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
14.2.1.3主要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高架桥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基坑开挖前,事先改移排水系统,雨季施工时做好防水围堰。
基坑开挖时,根据规定的基坑边坡开挖。
吊斗出土时,设专人指挥并统一信号。
吊斗拴溜绳,吊机扒杆和吊斗下面严禁站人。
机具、材料、弃土等须堆放在基坑边坡四周安全距离以外。
临近站台及既有线基坑开挖时,要采取适当措施,对站台和既有线进行加固防护。
钻孔桩基础施工,钻机安设时,应做到支撑稳定牢固,并做好防护设施,谨防机具倾斜和高空坠物。
钻孔桩施工时,工作平台及钻机平台上应满铺脚平板及设置栏杆、走道,并随时清除杂物,设有施工的孔口,均应加防护盖。
钻机作业人员均应戴好安全帽。
桥墩施工时,在桥墩身钢筋模板安装前,应搭设脚手架平台,栏板及上下扶梯。
在脚手架平台上运送混凝土时,其走道满铺脚手板、安装栏杆,并安设安全网。
使用吊斗灌注时,先通知作业面操作人员避让,并不得依靠栏杆推动吊斗,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2)房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土方工程做好土方开挖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
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2)钢筋工程成型钢筋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在切断、弯曲钢筋时必须保证安全操作距离,防止机械或钢筋头抛出造成人员伤害。
钢筋棚及施工操作面钢筋堆码不能太高,防止钢筋滑下伤人。
在绑扎柱钢筋时,施工操作面上的绑钢筋人员必须在有可靠、安全的防护架子上施工。
成型钢筋在吊装运输时必须捆扎牢靠。
操作面上钢筋水平运输时,要防止钢筋坠落伤人。
3)模板工程模板及钢管、木方、配件在安装、拆卸及人工倒运时,必须在安全、可靠、实用的防护条件下进行。
脚手架上下层同时有作业人员时,防止工具、模板坠落伤人,操作人员配工具袋,施工完毕必须将遗留在现场的铁钉、铁丝、卡具等物品清理干净。
模板在加工过程前,先对加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操作。
若在夜间施工,照明要充足。
4)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振捣人员戴绝缘手套。
地泵、振捣棒等电动工具有接地、接零保护。
打混凝土前检查振捣棒是否漏电。
配备专门的看模人员。
振捣临边构件时要有防护措施,操作人员要有可靠的操作平台。
5)装饰装修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楼内孔洞的临边防护设施需临时拆除时,必须设警示标志,作业完毕后及时将原防护设施复位,直至工程施工结束时方可将防护设施拆除。
施工中楼内光线较暗处必须设置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施工中严禁使用简易流动配电箱和开关箱,应使用符合部颁标准的流动电箱。
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易爆材料严禁在结构工程内部存放,并以当日的需求量发放。
室内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属支架应搭设平稳牢固,脚手板跨度不得大于2 m,宽度不得小于60 cm,架上堆放的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在同一跨度内不得超过两人。
6)脚手架施工脚手架的材料要求:扣件式钢管要求外径48mm,壁厚3.5mm。
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可锻铸铁扣件。
木脚手板质量要求:杉木或松木板,厚度≥5cm,宽20~30cm为宜。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有方案和严格的验算并经工程部门、安质监察部门审批验收后方可使用。
搭设方案必须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方可施工。
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7)吊装作业安全措施吊装作业必须执行规定的统一信号。
并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