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税收学基本术语概述.pptx
税收学基本术语概述.pptx
税收法制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依法纳税是纳税人
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收, 凡违背的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因此,税收制度中必须作 出违章处理的规定。违章处理是税制构成必不可少的要素之 一。其内容包括欠税处理、漏税处理、偷税处理、抗税处理 以及违反税务管理行为的处理等等。对于税务违章行为税务 机关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进行处理: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9.720.9.7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7:41:1417:41:1417:419/7/2020 5:41:14 PM
纳税地点是税法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 由于不同
税种的纳税环节不同,各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不尽 一致,因此纳税地点也有不同的几种形式.
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鼓励和支
持某种生产经营,减轻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在税 法中规定的某些减轻或免除税负、加速报税和减少资金 占用的优惠待遇。最主要的形式是“减免税”。减税免 税是依据税法规定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 负担的一种税收措施。按照减税免税的目的和方式,减 税免税分为:
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
负有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纳税 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大多数情况 下,纳税人自己向税务机关申报 纳税。而在少数情况下,由扣缴 义务人代收或代扣税款,并向 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征税对象是进行税收分类的主要依据。我们在广播、电视、
报纸里经常听到、看到国家税务总局公布诸如“流转税收入较上 年同期增加15%,所得税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之类的消息.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9.717:41:1417:41Sep-207-Sep-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7:41:1417:41:1417:41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 家调节社会经济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由于税收的征集牵涉 到千家万户的实际经济利益,税收问题必然成为社会普遍关 注的问题。探讨税收运动规律,揭示税收本质,要从丰富多 变的税收现象出发。税收现象最集中的表现是税收制度及其 执行。税收制度及其执行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但税制最基 本的要素是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计税依据是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课税对象的数额,是课
税对象的数量化,也称为税基.它是决定国家税收收入和纳税人 税收负担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来划分, 有两种类型:一是从量计征,二是从价计征.
计税依据(税基)可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种。广义意义上的 税基又被称为税源或税本,中义上的税基指的是征税对象,狭义 上的税基即计税依据。这里我们指的是狭义意义上的税基。
税务违章处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 税收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处罚措施,以利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 执行中有法可依,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办事,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国家税收法制的贯彻实施,确 保国家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以上是导论的全部内容,稍做休息,就让我们开始 的动感网络急速之旅吧!
0.1 0.1.1 0.1.2 0.1.3 0.2 0.2.1 0.2.2 0.2.3 0.2.4
三大税制要素 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其他税收学基本术语 税目与计税依据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 违章处理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税制要素是构成税收制度, 尤其是构成税种的基本元素,也 是进行税收理论分析和税收设计 的基本工具.其中,纳税人,征税对 象和税率是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 它们旨在解决税收的三个最基本 问题,即对什么征税,由谁纳税以 及征多少税.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和劳务活动
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商品流通和劳务活动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计算申报和缴税
的时间段。与纳税期限相关的还有申报期限和缴库期限,其 中, 申报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 时间;缴库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把应纳税 款缴入国库的时间。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
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税法中对每一 种税都有关于其纳税义务人的规定,如 果不履行纳税义务,则该行为的直接责 任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收实际
负担的人,即其经济意义上的负担 人。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时候,纳 税人就是负税人;而有的时候,纳 税人并不是负税人,而将税款转嫁 给其他人最终负担。当然,有时纳 税人可将部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 自己也要负担部分税款。
其它税制要素主要包括税 目,计税依据,纳税期限,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违 章处理等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一般是指具体的征税品目活征
税客体. 在税目设计上通常有两种方法:一,单一列举法,即按照 某种商品或经营项目分别设计税目的方法. 二,概括列举法,即 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的方法
征税对象在质上通过税目加以 具体化,在量上通过计税依据加以 具体化。按征税对象分类的税类可 见下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税率是税收领域最常见的名词之一,它一般情况下是应纳
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率。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 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政策的趋势,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与纳 税人负担水平。因此,税率常被称为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
与其相联系的两个重要概 念是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亦 称“起税点”。它是税法规定 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 数量界限。免征额亦称“免税 额”。它指税法中规定的课税 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 额。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
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额征税,而免 征额的仅对课税对象的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